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肠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活动期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廖志远 孙平良 +4 位作者 兰智妮 梁运特 汤勇 赖斯华 张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 探讨安肠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活动期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泼尼松、补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肠汤,疗程8周。检测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安肠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活动期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泼尼松、补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肠汤,疗程8周。检测近期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免疫指标(IgM、IgG、LMR)、血清炎症因子(ESR、hs-CRP、TNF-α、IL-1β)、全血细胞(WBC、RBC、PLT、D-D)、复发率、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IgM、IgG、RBC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LMR、血清炎症因子、全血细胞降低(P<0.05)。2组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肠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活动期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肠汤 常规治疗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治疗活动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 朱兆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有关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有效率比安慰剂高 9%~2 8%,平均高 1...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有关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有效率比安慰剂高 9%~2 8%,平均高 18%,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结论】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结肠炎 抗菌药物 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及粪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文斌 吕愈敏 +1 位作者 金珠 杨雪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及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以及临床使用粪便钙卫蛋白作为炎症活动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2人和正常对照 20人,采用抗钙卫蛋白单克隆抗体对结肠黏膜的钙卫蛋白进行...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及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以及临床使用粪便钙卫蛋白作为炎症活动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2人和正常对照 20人,采用抗钙卫蛋白单克隆抗体对结肠黏膜的钙卫蛋白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同时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严重程度根据Truelove Witts标准判断。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黏膜中有不同强度的钙卫蛋白表达,表达强度与组织学严重程度显著相关(r=0. 89,P=0. 000 1);缓解期结肠黏膜无或仅有微弱的表达,缓解期与活动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ELISA方法测定结果显示,粪便钙卫蛋白含量与结肠黏膜的钙卫蛋白表达强度呈显著相关(r=0. 90,P=0. 000 7),并且粪便钙卫蛋白含量与组织学严重程度亦显著相关(r=0. 849,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的钙卫蛋白可以反映炎症的组织学严重程度,也是粪便中钙卫蛋白的来源,因此检测粪便中的钙卫蛋白可以反映炎症的组织学严重程度。该检测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黏膜 钙卫蛋白 粪便 临床意义 患者 ELISA方法 表达及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严重程度 蛋白含量 活动标志物 免疫组化分析 免疫组化染色 蛋白表达 疾病活动 单克隆抗体 组织学 临床使用 正常对照 不同强度 测定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肠同治指导下中医药联合SASP灌肠对AUC Th1/Th2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俊杰 窦英磊 +1 位作者 张以来 张静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9-773,共5页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肠、单独治肠方药联合SASP灌肠及单独SASP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Th1/Th2调节作用的对照研究,证明肺肠同治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9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AUC的...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肠、单独治肠方药联合SASP灌肠及单独SASP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Th1/Th2调节作用的对照研究,证明肺肠同治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9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AUC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SASP灌肠(对照组),白头翁汤、调胃承气汤配合SASP灌肠(治肠组),白头翁汤、凉膈散配合SASP灌肠(肺肠同治组),每日1次,持续60天,各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肠镜检查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结肠溃疡组织Th1/Th2相关指标。结果:各组临床疗效评价,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Th1(INF-γ、IL-2)皆降低,Th2(IL-4、IL-5)皆升高,Th1/Th2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比较,Th1: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Th2: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Th1/Th2: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肠同治理论对AUC中药灌肠疗法抗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肺肠同治 灌肠疗法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