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光度活动星系核M87辐射特性研究
1
作者 景锐 冯建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用ADAF-jet耦合模型拟合了M87的高分辨率多波段能谱,其中毫米波段的鼓包主要由ADAF贡献,而喷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他波段。同时基于ADAF-jet耦合模型来理论计算其吸积盘上的物质和磁场等物理量,特别是其黑洞周围10个引力半径区域的这些... 用ADAF-jet耦合模型拟合了M87的高分辨率多波段能谱,其中毫米波段的鼓包主要由ADAF贡献,而喷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他波段。同时基于ADAF-jet耦合模型来理论计算其吸积盘上的物质和磁场等物理量,特别是其黑洞周围10个引力半径区域的这些物理量。根据计算得到的气体密度、温度、磁场等物理量,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利用光线追踪的方法得到黑洞周围的辐射图像,即黑洞照片,通过模拟黑洞的照片与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的黑洞照片比较,得到了黑洞的各项参数,进而有助于理解黑洞附近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积盘 喷流 活动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AGN)的宽线区(BLR)(Ⅰ)
2
作者 薛随建 程福臻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5-83,共9页
AGN天体(不包括BLLac天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光谱中有宽而强的发射线,因此,这些宽发射线的产生区域BLR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AGN天体物理本质的独特而重要的场所。在文中围绕讨论BLR的基本物理特征,评述近年来有关的理论... AGN天体(不包括BLLac天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光谱中有宽而强的发射线,因此,这些宽发射线的产生区域BLR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AGN天体物理本质的独特而重要的场所。在文中围绕讨论BLR的基本物理特征,评述近年来有关的理论和观测研究进展及其现状。在文(Ⅰ)中将重点介绍和讨论BLR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气体云团的光致电离模型以及发射线云团的起源和约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宽线区 热辐射 类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方法的窄线与宽线活动星系核的自动光谱分类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梅芳 吴潮 +2 位作者 罗阿理 吴福朝 赵永恒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等6个组织的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SDSS)的一批低红移活动星系核(AGN)光谱数据,针对宽线AGNs和窄线AGNs发射线的不同特征,在静止系的光谱上截取有效波段范围,采用自动分类的K近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宽线和窄线AGNs光... 对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等6个组织的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SDSS)的一批低红移活动星系核(AGN)光谱数据,针对宽线AGNs和窄线AGNs发射线的不同特征,在静止系的光谱上截取有效波段范围,采用自动分类的K近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宽线和窄线AGNs光谱的主要区别在于Hβ、[OⅢ]、Ha和[NⅡ]等发射线的幅度和半高全宽(FWHM)的大小,所以截取这些发射线所在的波段进行单独或组合的分类实验,实验证明,单独采用以Hα和[NⅡ]发射线为主的波段,分类效果最好,且对于训练样本数和测试样本数分别为1000和3313条的AGNs光谱的单次分类速度可达32.89秒.在充分利用光谱的典型特征的情况下,自动分类方法也可有效地应用于活动星系核的分类,为传统的通过计算发射线的FWHM值或发射线强比对大型光谱巡天所产生的庞大数据库进行分类提供了一种快速直接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活动 星系 谱线 轮廓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喷流 被引量:2
4
作者 卢炬甫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3-260,共8页
本文首先对由活动星系核中发出的喷流的研究历史和观测特征作了概括介绍。然后着重评述关于喷流的产生(即最初的加速和准直机制)的两类基本模型。辐射压支持的流体厚吸积盘模型已经得到比较多的研究,看来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电磁... 本文首先对由活动星系核中发出的喷流的研究历史和观测特征作了概括介绍。然后着重评述关于喷流的产生(即最初的加速和准直机制)的两类基本模型。辐射压支持的流体厚吸积盘模型已经得到比较多的研究,看来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电磁流体吸积盘模型似乎更有吸引力,但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进一步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射电星系 终极速度 河外 活动星系 流体流动 喷流 辐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有磁薄吸积盘结构及其冕区辐射
5
作者 杨兰田 吴学兵 杨丕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本文以磁应力取代粘滞传递角动量,考察了冻结磁场对轴对称稳态薄吸积盘内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积盘为类开普勒盘,其总光度为标准α模型的两倍.在盘内边界附近存在一个狭窄的冷却区,由于环向磁场的作用,高度准直的喷流很可能在此形成... 本文以磁应力取代粘滞传递角动量,考察了冻结磁场对轴对称稳态薄吸积盘内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积盘为类开普勒盘,其总光度为标准α模型的两倍.在盘内边界附近存在一个狭窄的冷却区,由于环向磁场的作用,高度准直的喷流很可能在此形成.本文还分析了吸积盘冕区形成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冕区产生的宽波段辐射,其结果能较为全面地解释活动星系核的高光度、光变以及"紫外超"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星系 吸积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AT巡天X射线选活动星系核的光学证认
6
作者 孙艳春 白宇 +5 位作者 何香涛 陈阳 吴江华 李庆康 Green Richard F. Voges Wolfgang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24,共19页
获得完备的样本一直是类星体统计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类星体巡天选择候选体的方法主要有射电波段筛选、色指数筛选、无缝光谱筛选、X射线波段筛选、对红外源或变源进行筛选和零自行的方法。单独运用任一方法都有选择效应,采用... 获得完备的样本一直是类星体统计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类星体巡天选择候选体的方法主要有射电波段筛选、色指数筛选、无缝光谱筛选、X射线波段筛选、对红外源或变源进行筛选和零自行的方法。单独运用任一方法都有选择效应,采用多波段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样本的完备性。阐述了使用多波段方法选择活动星系核样本的研究现状,提出多波段类星体巡天方法和选源判据,给出ROSAT巡天中F.1002,F.Coma,F.836和F.Leo 4个天区以及空源的15年来X射线选活动星系核的选源和光学新证认的AGN结果,表明多波段类星体巡天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观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X射线 光学证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ET活动星系核的VLBI观测研究
7
作者 洪晓瑜 蒋栋荣 +1 位作者 王伟华 安涛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0-252,共3页
EGRET空间望远镜已检测到66颗高置信度的γ射线活动星系核.这些活动星系核都是 射电强的,具有很高的光度,迅速的光学变化,有相当的比例是机超光速源。对γ射线活动 星系核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前沿课题之一.为了完备... EGRET空间望远镜已检测到66颗高置信度的γ射线活动星系核.这些活动星系核都是 射电强的,具有很高的光度,迅速的光学变化,有相当的比例是机超光速源。对γ射线活动 星系核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前沿课题之一.为了完备EGRET活动星系核的射电观 测图像样本,以便进行更可信的统计研究.对一些缺少射电图像观测的EGRET活动星系核 进行了多历元的VLBI和VLA的观测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射电结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ET活动星系 射电喷流 Γ射线 VLBI观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选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性质(英文)
8
作者 袁启荣 吴江华 黄克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基于被ROSAT全天区巡天观测和射电 4.85GHz巡天观测同时探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的大样本 ,研究了X射线选的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性质 .通过分析该样本中的活动星系核的宽波段能量分布 ,确认了来自射电、光学和X射线波段的辐射光度之间... 基于被ROSAT全天区巡天观测和射电 4.85GHz巡天观测同时探测到的活动星系核的大样本 ,研究了X射线选的射电噪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性质 .通过分析该样本中的活动星系核的宽波段能量分布 ,确认了来自射电、光学和X射线波段的辐射光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对于类星体、赛弗特、蝎虎座天体和射电星系是有区别的 .同时 ,探讨了从光学到X射线波段之间的谱指数与红移以及 50 0 0 和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射电星系 多波段性质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中的铁线起源于Cerenkov线状发射的再论证——光薄情况下的模型计算
9
作者 陈磊 刘当波 +1 位作者 尤峻汉 袁爱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5,共9页
详细讨论了流行的"反射盘-光电吸收-荧光线"模型在解释活动星系核(AGN)的中、低价铁的Kα线起源时面对观测的困难,进一步指出新认识的谱线发射机制 -Cerenkov线状辐射有可能是产生AGN铁Kα线的主要机制.并论证等离子体中氢对... 详细讨论了流行的"反射盘-光电吸收-荧光线"模型在解释活动星系核(AGN)的中、低价铁的Kα线起源时面对观测的困难,进一步指出新认识的谱线发射机制 -Cerenkov线状辐射有可能是产生AGN铁Kα线的主要机制.并论证等离子体中氢对折射率的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计算了光薄情况下的Cerenkov铁Kα线发射,并与观测做了比较.进一步证实了新机制的合理性,并由此给出黑洞附近物理状态的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黑洞 观测 谱线 模型计算 论证 辐射 发射机制 折射率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ndra的活动星系核观测
10
作者 李丹丹 王竞 +1 位作者 陈阳 何香涛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7,共9页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光谱对这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Chandia卫星的部分观测结果为例,简要介绍了几类不同类型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进展: (1)宽吸收线类星体APM 08279+5255(z=3.91)的X射线谱分析,以及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概况; (2)Seyfert星系NGC 4151延展X射线发射问题的解决,及NGC 1068 X射线辐射与光学波段的高激发态发射线([OⅢ]λ45007)有很强相关性的发现; (3)6个BL Lac天体样本的X射线环境分析; (4)射电星系X射线喷流的观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活动星系 综述 CHANDRA X射线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天文台活动星系核研究
11
作者 蒋栋荣 洪晓瑜 曹新伍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活动星系核研究小组近几年来利用国际VLBI网进行活动星系核的VLBI观测情况以及在活动星系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星系 活动星系 喷流 VLBI观测 上海天文台 致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式
12
作者 洪晓瑜 万同山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本文评述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式理论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础是活动星系核的相对论性射束效应和它周围各向异性气体的遮蔽效应。我们首先叙述几种统一模式,并阐述其发展。然后讨论检验统一模式的统计检验进展,特别是R参数的作用。本文还... 本文评述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式理论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础是活动星系核的相对论性射束效应和它周围各向异性气体的遮蔽效应。我们首先叙述几种统一模式,并阐述其发展。然后讨论检验统一模式的统计检验进展,特别是R参数的作用。本文还评述了多波段(特别是光学和红外)的统一模式统计检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统一模式 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红移分布中的准周期峰
13
作者 韩金林 何香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4-280,共7页
本文作者在活动星系核红移分布(0<z≤0.2)中发现了准周期性的峰。这些峰分布于z≈0.030,0.060,0.090,0.120处(其中z=0.060处的峰是1968年Burbidge发现的并于1990年证实)。红... 本文作者在活动星系核红移分布(0<z≤0.2)中发现了准周期性的峰。这些峰分布于z≈0.030,0.060,0.090,0.120处(其中z=0.060处的峰是1968年Burbidge发现的并于1990年证实)。红移数据的功率谱表明。这些峰值的准周期为△z=0.027±0.002。两个相邻的峰所表征的空间距离为81±6h^(-1)Mpc。这可能是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各个单元的特征尺度(H_0=100h^(-1)Mpc^(-1)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红移分布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外IRAS源,星暴星系和活动星系核
14
作者 夏晓阳 邓祖淦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6-294,共9页
本文对河外IRAS源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评述。介绍了河外IRAS源的空间分布,并着重介绍了河外IRAS源中的星暴现象和活动星系核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 河外IRAS源 星暴星系 活动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热力学量的演化
15
作者 陆由俊 周又元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考虑吸积和Blandford-Znajek过程的影响,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的无量纲化角动量最终要演化至一稳定值,也就是说中心黑洞不会演化至极端Kerr黑洞,即不会打破热力学第三定律.这一演化过程对厚、薄两种不同几何结构的盘是相似的,... 本文考虑吸积和Blandford-Znajek过程的影响,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的无量纲化角动量最终要演化至一稳定值,也就是说中心黑洞不会演化至极端Kerr黑洞,即不会打破热力学第三定律.这一演化过程对厚、薄两种不同几何结构的盘是相似的,即从性质上说其不依赖于盘结构.无量纲化角动量最终稳定值的大小由BZ过程的强度和吸积盘的几何结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吸积盘 BZ过程 活动星系 热力学 角动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非相对论性外流
16
作者 王挺贵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活动星系核有两类常见外流:相对论性的射电喷流和非相对论性的物质外流,前者主要在射电强的活动星系核中,以非热辐射为特征;非相对论性外流主要通过紫外吸收线观测到.总结了类星体非相对论性外流的一些性质及其X射线观测给出的问... 活动星系核有两类常见外流:相对论性的射电喷流和非相对论性的物质外流,前者主要在射电强的活动星系核中,以非热辐射为特征;非相对论性外流主要通过紫外吸收线观测到.总结了类星体非相对论性外流的一些性质及其X射线观测给出的问题,指出现有的观测表明非相对论性外流引起的质量损失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星体 吸收线 活动星系 SEYFERT星系 X射线 射电喷流 物质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结构与能源机制
17
作者 卢炬甫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1-278,共8页
本文分三部分。首先列举活动星系核的各项基本观测特征;其次是关于这类活动天体的结构,着重讨论宽线区和窄线区的物理性质以及光致电离过程,然后评述能源机制的主流模型即黑洞吸积盘模型,包括星系活动的起因和维持等问题上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活动星系 结构 能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家族
18
作者 程福臻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1-252,共12页
从观测事实出发,我们给出了活动星系核的定义,阐述了活动星系核的细致分类,探讨了影响活动星系核观测特征的各种因素,以及它的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我们指出活动星系核的现象是极普遍的。
关键词 活动星系 发射线星 特殊天体 蝎虎天体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与活动星系核
19
作者 汪珍如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本文介绍了宇宙X射线背景的研究近况。主要就宇宙X射线背景的两种理论观点——弥漫源观点和分立源观点来进行讨论。并对两派观点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个焦点问题与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辐射紧密相关。
关键词 活动星系 背景辐射 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FeⅡ发发射线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红强 陆伟坚 林樱如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FeⅡ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光谱从紫外到光学波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不仅与活动星系核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紧密相关,而且在宇宙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对FeⅡ发射线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有好几十年,但许多问题仍未有定论。主要对FeⅡ发射线... FeⅡ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光谱从紫外到光学波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不仅与活动星系核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紧密相关,而且在宇宙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对FeⅡ发射线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有好几十年,但许多问题仍未有定论。主要对FeⅡ发射线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与本征向量Ⅰ的关系、它的起源、激发机制、发射区的运动学特征及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并指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 类星体 发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