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厘定和问题讨论——兼评Lapierre等关于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的论述 被引量:36
1
作者 陶奎元 邢光福 +3 位作者 杨祝良 毛建仁 赵宇 许乃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21,共8页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的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主要分岐为浙东磨石山群和浙西建德群时代究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抑或晚白垩世。Lapierre等(1997)的一文中据两条Rb-Sr等时线年龄,给出了如下论断:浙西火山活动(建德群)时代为124Ma,划...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的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主要分岐为浙东磨石山群和浙西建德群时代究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抑或晚白垩世。Lapierre等(1997)的一文中据两条Rb-Sr等时线年龄,给出了如下论断:浙西火山活动(建德群)时代为124Ma,划归为第一幕第一次岩浆事件;浙东(磨石山群)时代为97Ma,划归为第一幕第二次岩浆事件,而第二幕岩浆事件(指永康群)时代<97Ma。本文就Lapierre等文中124Ma和97Ma两个年龄的地质意义、幕次划分以及浙西与浙东火山岩时代对比作出评论,并厘定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归属,提出:①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为132~83Ma;②浙西建德群与浙东磨石山群火山岩并不存在上下关系,地质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大量同位素定年数据都不支持Lapierre等的浙西与浙东火山活动幕次的对比方案;③110~100Ma为早期高钾钙碱性英安岩—流纹岩(伴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向晚期玄武岩—流纹岩(伴生钾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过渡的转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火山活动时代 火山岩 时代厘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山前大邑断裂活动时代与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董绍鹏 韩竹军 +2 位作者 尹金辉 李峰 安艳芬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6-1003,共8页
通过野外地质填图、3D扫描仪以及全站仪测量等技术手段,取得了大邑断裂活动时代与最新构造变形样式的初步证据。大邑断裂所在地区白垩纪和新近纪地层的褶曲变形时代应在新近纪末—早更新世,而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是全新世,其最新构造变... 通过野外地质填图、3D扫描仪以及全站仪测量等技术手段,取得了大邑断裂活动时代与最新构造变形样式的初步证据。大邑断裂所在地区白垩纪和新近纪地层的褶曲变形时代应在新近纪末—早更新世,而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是全新世,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主要表现为全新世地层的褶皱,在地貌上表现为多个山前鼓丘。这些鼓丘单个平面形态呈椭圆形,沿山前呈雁列状分布,延伸长度为2.5km。根据鼓包的剖面形态,推测大邑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盲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邑断裂 构造变形样式 活动时代 隐伏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隐伏断裂上断点与最新活动时代关系的初步分析——以邢台、唐山地震区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传友 汪一鹏 王志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1-445,共15页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大多为较厚第四系松散物覆盖区,许多城市附近发育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断裂。在这些第四系较厚覆盖区发育的隐伏断裂的上断点是否代表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文中通过对邢台、唐山等发生过强震的中国东部城市附近地区地...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大多为较厚第四系松散物覆盖区,许多城市附近发育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断裂。在这些第四系较厚覆盖区发育的隐伏断裂的上断点是否代表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文中通过对邢台、唐山等发生过强震的中国东部城市附近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地形变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讨论这些较厚第四系覆盖区隐伏断裂的上断点与断裂的最新活动年代的关系问题。初步分析表明,作为邢台地震和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新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带,并不象其上断点显示的为晚更新世不活动断裂或者为局部活动段,而均为大型活动断裂。由此认为,在中国东部沉积层较厚地区,不能完全根据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确定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对于一条穿过新沉积较厚地区的断裂,其最新活动时代应根据构造背景、断裂对新地层的控制作用、断错最新地层、新地层沉积厚度、构造地貌、地震活动、地形变、现今构造应力场等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上断点 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时代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俞维贤 谢英情 +1 位作者 张建国 杨继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2,共6页
通过对昆明盆地周边地区 9条主要活动断裂中的 7条 (F2 :白邑—横冲断裂 ;F3 :黑龙潭—官渡断裂 ;F4:普渡河—西山断裂 ;F5:罗茨—易门断裂 ;F6:大春河—一朵云断裂 ;F7:富民—呈贡断裂 ;F8:草铺—鸣矣河断裂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对昆明盆地周边地区 9条主要活动断裂中的 7条 (F2 :白邑—横冲断裂 ;F3 :黑龙潭—官渡断裂 ;F4:普渡河—西山断裂 ;F5:罗茨—易门断裂 ;F6:大春河—一朵云断裂 ;F7:富民—呈贡断裂 ;F8:草铺—鸣矣河断裂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考察及年代学样品的采集测试 ,对其断层活动时代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F2 ,F3 ,F4,F5,F6,F7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活动仍较明显 ;F8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盆地 周边地区 活动断裂 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鸟山地区断裂的主要特征和活动时代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海军 李曰俊 +4 位作者 吴根耀 李勇 曾昌民 赵岩 谭泽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基于一系列地震剖面解释,发现塔里木盆地西部东西向的鸟山深部断裂(及其北的罗斯塔格深部断裂)白垩纪发生向北的冲断,向下收敛于中—下寒武统膏盐层;鸟山浅部断裂更新世向北冲断,可延至全新世。鸟山东断裂主要在白垩纪发生右行剪切,与... 基于一系列地震剖面解释,发现塔里木盆地西部东西向的鸟山深部断裂(及其北的罗斯塔格深部断裂)白垩纪发生向北的冲断,向下收敛于中—下寒武统膏盐层;鸟山浅部断裂更新世向北冲断,可延至全新世。鸟山东断裂主要在白垩纪发生右行剪切,与北西向的海米塔格深部断裂共同构成东西向冲断带中的变换构造带。鸟山北断裂中新世发生右行走滑,在北西向断裂的冲断活动中起了剪切变换作用。鸟山及邻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样式,可总结为2套不同方向的冲断系及与之配套的2套剪切变换系。据此认为该地区的油气前景不容乐观,并对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勘探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山断裂带 鸟山北走滑断层 鸟山东断裂带 构造样式 活动时代 油气勘探 塔里木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松-枞阳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翟洪涛 郑颖平 +1 位作者 李光 孟凡月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567-571,共5页
宿松—枞阳断裂卫星影像清晰,是一条对构造、地貌、中新生代盆地有着控制意义的断裂。本文对该断裂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断裂的发育历史,选择典型剖面,对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野外地质考察和断裂沿线... 宿松—枞阳断裂卫星影像清晰,是一条对构造、地貌、中新生代盆地有着控制意义的断裂。本文对该断裂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断裂的发育历史,选择典型剖面,对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野外地质考察和断裂沿线地震活动统计结果,对断裂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认为,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仍然有所活动,但活动强度已减弱,未来可能发生无地表位错的中强地震,最大震级综合判定为M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松—枞阳断裂 最新活动时代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活动时代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玲 宋鸿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及大量区域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西延部分是临河-集宁断裂。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资料中均有显著异常,莫霍面等深资料显示是一条影响达地幔的深断裂带。同时,该断裂带还是一条长寿断裂带,... 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及大量区域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西延部分是临河-集宁断裂。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资料中均有显著异常,莫霍面等深资料显示是一条影响达地幔的深断裂带。同时,该断裂带还是一条长寿断裂带,分别在中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不同形式的构造活动,笔者系统总结了该断裂带在不同活动时代的构造活动特点,并首次分析了该断裂带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多种断裂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时代 “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 断裂结构 地质资料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罗可努—阿齐克库都克断裂精河段古地震与最新活动时代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攀新 胡伟华 +5 位作者 胡朝忠 孙鑫喆 黄帅堂 郭春杉 陈志华 任金卫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5,共12页
博罗可努—阿齐克库都克断裂是西天山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系中最北端的一条活动断裂,其在中国境内延伸最长。本文在艾比湖西侧及精河县东南侧最新地表形变上开挖两条探槽,进行该断裂古地震的初步研究。根据活动性质差异和断裂截切关系将... 博罗可努—阿齐克库都克断裂是西天山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系中最北端的一条活动断裂,其在中国境内延伸最长。本文在艾比湖西侧及精河县东南侧最新地表形变上开挖两条探槽,进行该断裂古地震的初步研究。根据活动性质差异和断裂截切关系将该断裂分为艾比湖段和精河以东段,在对沉积物光释光年代和地震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此两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均为全新世,初步确定其古地震期次,最新地震事件距今3.7—4.86 ka之间;根据冲沟位错和洪积扇年代测定结果,确定精河以东段的活动速率大于4 mm/a;根据探槽错动至地表,及地表破裂带位置及长度,推测艾比湖段可能为1765年精河M6^(1/2)的发震构造,且其震级很有可能被低估,因为艾比湖段的破裂总长度超过60 km,震级极有可能达到M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阿断裂 古地震 最新活动时代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最新活动时代 被引量:5
9
作者 谭静 李加好 +5 位作者 陈守文 袁峰 宋传中 任升莲 张妍 蒋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6-374,共19页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其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地震活动性仍然存在争议。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段存在大量活断层,主要发育在合肥盆地东缘与肥东杂岩接触带内,呈北东—...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其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地震活动性仍然存在争议。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段存在大量活断层,主要发育在合肥盆地东缘与肥东杂岩接触带内,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以逆右行平移活动为主,是早期盆缘正断层复活的产物。根据活断层和擦痕数据反演得到肥东段活断层形成时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与该地区当今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对采集的3个断层泥样品进行ESR年代学测定,得到其年龄分别为510±72 ka,589±118 ka和940±94 ka,指示郯庐断裂带肥东段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与该段近代无强震及北东向小震聚集现象相符。活断层动力学背景可能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向的俯冲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向东挤出的远程效应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活断层 运动学 应力场 最新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柳树坝址区平硐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建宏 周本刚 尹功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70-373,390,共5页
通过重新采集大柳树坝址区主要平硐断层的断层物质,采用ESR测年方法,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程序,给出了这些断层物质年代测试结果,得出这些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均不属活动断层。
关键词 大柳树坝址区 平硐断层 最新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喀喇昆仑断裂断错地貌及最近强震活动时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伟 刘志成 +2 位作者 王继 高战武 尹金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5-943,共19页
喀喇昆仑断裂是青藏高原西部一条大型边界断裂,调节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变形,在青藏高原西部构造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阿里地区断裂迹线清晰,断错地貌显著,显示出晚第四纪强烈活动的特征。目前,断裂最近的强震活动时代、... 喀喇昆仑断裂是青藏高原西部一条大型边界断裂,调节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变形,在青藏高原西部构造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阿里地区断裂迹线清晰,断错地貌显著,显示出晚第四纪强烈活动的特征。目前,断裂最近的强震活动时代、复发间隔等地震活动性参数尚不清楚,极大地限制了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文中对阿里地区的断裂几何结构、断错地貌进行了调查,在扎西岗乡、门士乡、巴嘎乡等地对断错地貌面及断塞塘进行了光释光年代样品采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以扎西岗乡、索多村为界分可为3段,各段断裂结构及性质差异显著;断裂最近的强震活动在扎西岗乡西、门士乡东以及巴嘎乡一带,时间分别约为2.34ka BP、 3.01ka BP及2.54ka BP。断裂最近的强震活动距今的时间可能已非常接近地震复发间隔,其能量积累或已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再次发生强震事件的危险性很大,需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对断裂的古地震事件、复发间隔等地震活动性参数开展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断裂 晚第四纪 断错地貌 最近强震活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测定阿尔金断裂系多期活动的时代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文 葛肖虹 +3 位作者 叶慧文 刘新宇 刘永江 张思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系 多期活动时代 氩同位素年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西北段几何结构及其新活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方敏 袁道阳 +6 位作者 陈桂华 程建武 张兰凤 何文贵 葛伟鹏 苏鹤军 陆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60,共14页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在大地构造上属昆仑—祁连—秦岭加里东-华力西造山系,其西北段位于兰州中生代盆地内部。通过对该段的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弄清了其几何结构,获取了新活动时代、活动性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和年龄证据。结果表明...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在大地构造上属昆仑—祁连—秦岭加里东-华力西造山系,其西北段位于兰州中生代盆地内部。通过对该段的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弄清了其几何结构,获取了新活动时代、活动性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和年龄证据。结果表明,该段断裂由咸水沟—马泉沟、新城沟和青石咀3小段构成,其中咸水沟—马泉沟小段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新城沟和青石咀两小段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全新世晚期以来,咸水沟—马泉沟小段的左旋位移量5~8m,位移速率0.5~1.7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衔山北缘断裂 几何结构 活动时代 活动性质 位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谷地安庆-马鞍山段新构造和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方敏 邓志辉 +4 位作者 马晓静 祖金华 楚全芝 尹功明 周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10,共12页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探等成果,分析了长江谷地安庆—马鞍山段的新构造运动和断裂活动特征。资料表明,该段谷地及其两侧新构造时期总体以弱的间歇性隆升运动为主,其中无为、安庆一带受NE,NNE向断裂活动的影响,古近纪—新...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探等成果,分析了长江谷地安庆—马鞍山段的新构造运动和断裂活动特征。资料表明,该段谷地及其两侧新构造时期总体以弱的间歇性隆升运动为主,其中无为、安庆一带受NE,NNE向断裂活动的影响,古近纪—新近纪有较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并一直持续到早、中更新世。谷地及其两侧基岩中发育NE—NNE向与NW向2组断裂,前者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后者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中控制新生代盆地发育且规模较大的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而发育在前新生界内部且规模较小的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前第四纪。谷地中第四系厚度为10-50m,主要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堆积,等厚线总体分布平稳,为正常的河谷堆积。沿谷地及其两侧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仅发生4次破坏性地震,最大地震为1585年巢湖南534级地震,另有1次541级地震、2次43/4级地震,1970年有仪器记载以来,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为ML3.7。这些特征有利于该段谷地的地壳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谷地 断裂 活动时代 第四系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断裂第四纪活动新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方敏 汪一鹏 +2 位作者 李传友 陈伟光 赵红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1-526,共6页
野外工作期间 ,在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发现两个切割第四系的断层剖面。这是首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见到的断裂第四纪活动的直接地质证据。对两个剖面作了详细介绍 ,并通过三角洲第四系的分析和对比 ,确认五桂山南麓断裂在中。
关键词 第四纪 珠江三角洲 五桂山南麓断裂 活动时代 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海断裂带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及断层活动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俞维贤 王彬 +1 位作者 毛燕 杨继武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根据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的鉴定研究 ,可将程海断裂中、北段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形貌特征分为 6类 ,这表明该段断裂经历了长期多期次活动 ,强烈活动时间在中晚更新世 ;5件样品中均未见破裂类 (Ⅰ0 )的石英颗粒 ,表明程海断... 根据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的鉴定研究 ,可将程海断裂中、北段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形貌特征分为 6类 ,这表明该段断裂经历了长期多期次活动 ,强烈活动时间在中晚更新世 ;5件样品中均未见破裂类 (Ⅰ0 )的石英颗粒 ,表明程海断裂全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频度相对较低。石英碎砾表面机械作用特征的分类统计研究显示 :程海断裂中、北段晚更新世以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断裂 石英碎砾表面 活动时代 活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志才 石荣会 +4 位作者 晁洪太 陶九庆 韩延宏 逄锦亮 张春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5-102,共8页
根据野外调查 ,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 根据野外调查 ,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 ,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 (5 0 0 ka BP)至晚更新世初期 (90 ka 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 ;其中前一类 (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 )断裂数量较多 ,分布较为广泛 ,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 ,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 ,前者可控制 5 .5级左右的地震 ,而后一类可控制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控震能力 第四纪 山东 断裂活动 活动时代 新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子—茅埠段新活动及其定量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宋方敏 杨晓平 +2 位作者 何宏林 李传友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11,共12页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青峰岭和三庄—宅科小段。各小段之间为左阶或右阶斜列,平面上呈向北收敛、向南撒开的帚状。断裂在卫片和航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线性影像,地貌上表现为清楚的基岩陡坎。根据野外所获得的天然和探槽剖面以及年龄样品测试结果,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性质是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挤压逆断。距今约70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64~73m,位移速率0.91~1.04mm/a。距今约12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5.5~7.8m,位移速率0.46~0.65mm/a;垂直位移量2~3.8m,位移速率0.17~0.3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莒县 活动 东安 位移速率 沂沭断裂带 位移量 组成部分 线性影像 样品测试 探槽剖面 活动时代 全新世 右旋 倾角 航片 基岩 地貌 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洼山断裂全新世活动特征与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柏林 刘建民 +1 位作者 刘建生 张永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阴洼山断裂属于河西走廊内的断裂带,位于嘉峪关以西28km的阴洼山北侧及附近,呈NW向延伸,长25km,自NW向SE具有活动时代逐渐变新的特点。其西北段仅切错了白垩系和上新统,中段则切错到上更新统(被断最新坡积物22.4kaBP,覆盖坡积物8.6kaBP)... 阴洼山断裂属于河西走廊内的断裂带,位于嘉峪关以西28km的阴洼山北侧及附近,呈NW向延伸,长25km,自NW向SE具有活动时代逐渐变新的特点。其西北段仅切错了白垩系和上新统,中段则切错到上更新统(被断最新坡积物22.4kaBP,覆盖坡积物8.6kaBP),而东南段切错了全新统(断层楔堆积物4.8~5.1kaBP)。断裂的活动性质在剖面上表现为西南盘上升、东北盘下降的相对位移,而平面上为右行的走滑。该断裂在晚更新世末(10~11kaBP左右)和全新世中期(5kaBP左右)发生过2次明显的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特征 年代学 全新世中期 河西走廊 活动时代 相对位移 晚更新世 断裂带 嘉峪关 上新统 白垩系 更新统 堆积物 全新统 活动 断层 上升 剖面 下降 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塘断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祖峰 张艳凤 +1 位作者 安晓文 王晋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通过野外考察,证实了热水塘断层的存在,对断层的规模、展布特征及其最新活动时代进行了认真地论证,认为该断层为中更新世活动断层,规模较小,晚更新世以来无活动迹象。
关键词 热水塘断层 活动时代 地貌特征 水平右旋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