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提高活动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基于中国英语学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66-72,共7页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探讨意识提高活动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笔者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演绎法与归纳法相比,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学习者对所教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2)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所学知识保持时间的长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课堂...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探讨意识提高活动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笔者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演绎法与归纳法相比,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学习者对所教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2)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所学知识保持时间的长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课堂上对两个实验组分别进行演绎法和归纳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教学结束后的第四天进行第一次测试,4周和10周后又分别做了两次跟踪测验。调查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法在帮助学习者对所教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不同语法教学方法和所学语法知识保持的时间存在相互关系,在演绎法和归纳法中运用意识提高活动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法。本研究的启示是:提高语法意识任务在外语教学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意识提高活动 演绎法与归纳法 中国英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美感的意识活动
2
作者 王善忠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49-54,共6页
关于美感的问题远在五十年代中,在一篇题为《论美感、美和艺术》的文章里,就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问题,这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作者认为,美感经常是... 关于美感的问题远在五十年代中,在一篇题为《论美感、美和艺术》的文章里,就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问题,这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作者认为,美感经常是在一种直觉的形式中呈现出来,它在剎那间有不经个人理智活动或逻辑思考的直觉特点。虽然作者为了要有别于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直觉”,而给自己的“美感直觉”增添了许多附加条件和解说,但这样一来,就与他所说的“美感的主观直觉性”有了矛盾。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直觉:一种是低级的、原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直觉 直觉性 意识活动 感性认识 认识论 思维活动 客观事物 认识真理 理性认识 审美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馈在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3
作者 雷友梧 《心理学探新》 1984年第2期28-33,共6页
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反馈”,对于我们理解人的意识活动的整体性,认识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一把重要的钥匙。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已习惯于孤立地探讨各种意识现象象,孤立地考察意识活动的某些环节和过程。
关键词 意识活动 反馈 意义 物质运动形式 意识现象 研究者 普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
4
作者 周农建 《齐鲁学刊》 1984年第6期13-18,共6页
什么是意识呢?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甚至把这说成是意识的本质,以致人们习惯于认为,意识就是认识、反映,意识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意识的功能就是反映。意识能够认识存在、反映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能... 什么是意识呢?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甚至把这说成是意识的本质,以致人们习惯于认为,意识就是认识、反映,意识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意识的功能就是反映。意识能够认识存在、反映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意识等于认识,等于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活动 客观事物 客观存在 创造性思维 活动过程 现实生活 性问题 认识过程 创造活动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划域求本——重读钱中文、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楠 肇钒伊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9,共10页
由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与讨论。20年后,提出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再予强调性论说与阐发,体现了对于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坚持,即为文学划域求本。资深理论家对文... 由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与讨论。20年后,提出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再予强调性论说与阐发,体现了对于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坚持,即为文学划域求本。资深理论家对文学理论建构划域求本的强调,本身就是对后学的理论引导与理论吁求,其理论创新的深意,需待重读与挖掘。文学特征的历史延续性研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坚持,沿着这一路径,不仅划域求本的学科建构价值获得当下去疑解惑的重要性,而且,见诸“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转化、特征追问、态势把握的理论思维方法及理论研究中对于意识活动的强调,都展现出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 历史延续性 划域求本 活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宏斌 张丽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本文致力于探讨无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问题。为此 ,我们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无意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 ,而后分别从创作对象和创作过程两个方面 ,对于艺术创作和无意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认为 ,无意... 本文致力于探讨无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问题。为此 ,我们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无意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 ,而后分别从创作对象和创作过程两个方面 ,对于艺术创作和无意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认为 ,无意识现象在现代艺术中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对象 ,同时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无意识特征 ,只是这种无意识活动必须处在作家的显意识及其理智活动的约束之下 ,因而艺术创作乃是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意识 灵感 直觉 意识 作家 意识 意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教育是管理者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树茂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
思想教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前或超额完成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日益增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和大学生,对管理者的说教有一种逆反心... 思想教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前或超额完成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日益增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和大学生,对管理者的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对所实施的教育、规范、制度等有一种对立的、与常理相悖的心态。这种内发的反应力是管理者对下属开展思想教育的一大障碍。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讲究教育艺术,管理者应当自觉地采用无意识教育这种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教育 思想教育 管理者 意识教育 受教育者 意识活动 理想信念 校园文化 情感体验 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的“反应”性质 被引量:2
8
作者 尹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客观存在 意识形式 改造世界 反映性 意识活动 意识形态 认识范畴 认识世界 心理体验 精神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领导决策活动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成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决策活动 哲学意义 领导决策 价值认识 事实认识 客观条件 行动方案 意识活动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承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19-124,共6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问题黄承基一《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就以其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在《狂人日记》中,类似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便是鲜明的一例。首先《狂人日记》的结构是一篇... 论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问题黄承基一《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后,就以其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在《狂人日记》中,类似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便是鲜明的一例。首先《狂人日记》的结构是一篇把时序倒置,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鲁迅小说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 内心独白 鲁迅先生 意识流手法 意识活动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野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结构的反思与现象学本体论的形成——萨特早期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涂成林 《浙江学刊》 1986年第5期110-114,59,共6页
胡塞尔通过分析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建立了一门先验现象学本体论;萨特则重新考察意识结构,对现象学本体论作了一番改造与更新。这是一个几乎为人们所忽视、而又在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下面,我想以萨特最早... 胡塞尔通过分析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建立了一门先验现象学本体论;萨特则重新考察意识结构,对现象学本体论作了一番改造与更新。这是一个几乎为人们所忽视、而又在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下面,我想以萨特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自我的超越性》为蓝本,考察萨特与胡塞尔论述纯粹意识的差异与得失,来探讨萨特哲学转变的内在理论契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纯粹意识 现象学本体 先验自我 意识结构 思想研究 先验现象学 超越性 本体论 意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概念历史演变考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6-21,共6页
人的意识及其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唯其如此,在人自身的存在问题被人们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无意识、非理性就必然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创造学等所重视。然而,最早提出无意识问题的是古代的哲学家。随着近代哲学... 人的意识及其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唯其如此,在人自身的存在问题被人们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无意识、非理性就必然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创造学等所重视。然而,最早提出无意识问题的是古代的哲学家。随着近代哲学研究向认识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考辨 历史演变 弗洛伊德 意识活动 意识系统 直觉 苏格拉底 意识状态 认识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无意识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权立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3-75,共3页
主体认识过程中的意识要素,按其自觉程度,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别.事实上,人的活动也不可能时刻处于意识状态(自觉思维、紧张状态).弗洛伊德就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好象飘浮在大海中的冰山,大部分在海下看不见,属于下意识、无意识.下意识、无意... 主体认识过程中的意识要素,按其自觉程度,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别.事实上,人的活动也不可能时刻处于意识状态(自觉思维、紧张状态).弗洛伊德就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好象飘浮在大海中的冰山,大部分在海下看不见,属于下意识、无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也参与意识活动,无意识和意识一样,是主体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无意识教育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发挥其作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完全可以成为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教育 意识教育 意识状态 工作中 意识和无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活动 思想品德 人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问题
14
作者 黎山峣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人物心理结构是性格结构的内在根据,性格结构是心理结构的外在体现。所以,研究人物的心理结构是研究性格结构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心理结构的研究,以往我们曾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主要力量放在显意识现象的分析上面,而对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则... 人物心理结构是性格结构的内在根据,性格结构是心理结构的外在体现。所以,研究人物的心理结构是研究性格结构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心理结构的研究,以往我们曾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主要力量放在显意识现象的分析上面,而对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则拒之于研究的大门之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与创作和评论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现对此试加论述,并祈方家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心理结构 意识 意识心理 性格结构 表现形式 外射 英雄人物 间接描写 意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意识的实践本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64-66,77,共4页
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中,一般只论及到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等特性,而很少触及到人类意识的实践性特点;对意识的内在本质的规定,也一般只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存在的反映,而往往忽视人类意识的实践本质。其实,现实的对... 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中,一般只论及到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等特性,而很少触及到人类意识的实践性特点;对意识的内在本质的规定,也一般只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存在的反映,而往往忽视人类意识的实践本质。其实,现实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或说实践性,恰恰是人类意识最直接、最主导的本质特性之一。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性 人的实践活动 人类意识 对象性活动 人的意识 意识活动 主体和客体 马克思恩格斯 人的活动 感性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遂堂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6,共5页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无意识的本质关于无意识的本质问题,巴甫洛夫学说和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研究的结果给我们无意识的本质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正如前述,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而本能是无条件反射的复杂锁琏。由于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固定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心理活动 意识活动 大脑皮层 直觉思维 本质 无条件反射 心理现象 特点 意识反映 研究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意识思维的内部规律与调控初探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小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潜意识思维的某些内部规律,并研究了对潜意识思维有影响的一些因素.从而提出了调控潜意识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最后就如何调控潜意识思维、发展创造能力提出了几条具体措施。
关键词 意识思维 意识 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能力 内部规律 创造性学习 审美意识 意象符号 意识活动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托范畴与审美意识——四论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仲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7-63,共7页
“寄托范畴与审美意识”,是以寄托范畴为引子对中国传统审美范畴进行多侧面探讨的系列研究之一。重点讨论:一、创作中有所寄托的审美意识活动及其组合结构;二、审美意识活动的五个特性;三、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活动的含蓄性与寄托性;四,中... “寄托范畴与审美意识”,是以寄托范畴为引子对中国传统审美范畴进行多侧面探讨的系列研究之一。重点讨论:一、创作中有所寄托的审美意识活动及其组合结构;二、审美意识活动的五个特性;三、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活动的含蓄性与寄托性;四,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的“内向”和“内视”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范畴 意识活动 审美活动 视方位 内视性 含蓄性 “象” 审美表现 “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天潜意识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广文 李唐周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71-76,共6页
论先天潜意识宋广文,李唐周"意识"是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心理"和"人格"的结构理论以来,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等问题相继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兴趣,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论先天潜意识宋广文,李唐周"意识"是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心理"和"人格"的结构理论以来,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等问题相继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兴趣,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着重就"先天潜意识"略陈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活动 集体无意识 心理活动 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学史 原始意象 种系发展 种系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识内容主观属性命题的四重支撑
20
作者 尚东涛 刘斌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2期17-19,共3页
长期以来,哲学解释框架,仅仅把意识的内容的属性定为是客观的。这种对意识内容的唯客观性理解,遵循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原则,在将意识的对象只归结为物质实体的同时,将意识内容同物质对象简单对立起来,以为人的意识内容是对物质对象的... 长期以来,哲学解释框架,仅仅把意识的内容的属性定为是客观的。这种对意识内容的唯客观性理解,遵循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原则,在将意识的对象只归结为物质实体的同时,将意识内容同物质对象简单对立起来,以为人的意识内容是对物质对象的直接映射,而仅仅具有客观属性。这种无视意识内容主观性的片面理解,既背离了意识产生发展的历史,又在意识层面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内容 属性 意识对象 主观性 意识活动 物质世界 客观性 精神世界 人的意识 肯定与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