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识提高活动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基于中国英语学生的实证研究 |
李丽娟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4
|
|
2
|
浅谈美感的意识活动 |
王善忠
|
《学习与探索》
|
1983 |
0 |
|
3
|
论反馈在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
雷友梧
|
《心理学探新》
|
1984 |
0 |
|
4
|
论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 |
周农建
|
《齐鲁学刊》
|
1984 |
0 |
|
5
|
文学的划域求本——重读钱中文、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 |
高楠
肇钒伊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6
|
试论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问题 |
苏宏斌
张丽萍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3 |
2
|
|
7
|
无意识教育是管理者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 |
王树茂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8
|
|
8
|
意识的“反应”性质 |
尹旭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9
|
论领导决策活动的哲学意义 |
吴成福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0
|
论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问题 |
黄承基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4
|
|
11
|
意识结构的反思与现象学本体论的形成——萨特早期思想研究 |
涂成林
|
《浙江学刊》
|
1986 |
1
|
|
12
|
无意识概念历史演变考辨 |
陈文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3
|
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无意识教育 |
权立枝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4
|
人物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问题 |
黎山峣
|
《学习与探索》
|
1986 |
0 |
|
15
|
略论意识的实践本性 |
石路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1
|
|
16
|
试论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
徐遂堂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7
|
潜意识思维的内部规律与调控初探 |
李小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2
|
|
18
|
寄托范畴与审美意识——四论中国传统审美范畴 |
赵仲牧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9
|
论先天潜意识 |
宋广文
李唐周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6 |
8
|
|
20
|
论意识内容主观属性命题的四重支撑 |
尚东涛
刘斌
|
《学习论坛》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