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申晓菲 梁雅雪 +1 位作者 夏文娟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活动性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生素暴露史、1年内手术史等均是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高龄(95%CI:0.949~0.992,P=0.008)、中性粒细胞降低(95%CI:0.750~0.922,P<0.001)、抗生素暴露史(95%CI:1.202~2.596,P=0.004)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肺部MDR-ECO感染患者易合并ATB,应加强对高龄、中性粒细胞数少、既往有抗生素暴露史的高危患者进行ATB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活动性结核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下机器学习的活动性结核病辅助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敬达 黄玉麟 +4 位作者 刘博闻 刘伟 黄辉彬 张东旭 夏宁邵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目的]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并通过多种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实现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基于42位活动性结核患者和38位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数据,采用改进的多... [目的]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并通过多种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实现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基于42位活动性结核患者和38位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数据,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IMPGA)、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筛选4种特征选择方法,结合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3种分类器,探究活动性结核病分类效果并甄选关键特征.[结果]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相对于无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直接应用有明显提升,所有方法中IMPGA-SVM分类效果最佳,筛选结果平均特征个数为4.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分析最佳算法特征选择结果,发现使用结核抗原ESAT6/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的γ-干扰素诱导单核细胞因子T(MIG-T)出现的次数较其他特征更频繁.[结论]综上,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活动性结核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转录因子PLZF的表达降低与iNKT细胞的减少相关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艳华 翟斐 +3 位作者 王心静 曹志红 杨秉芬 程小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1-834,839,共5页
目的:比较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PLZF(Promyelocytic leukemiazinc finger)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研究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 目的:比较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PLZF(Promyelocytic leukemiazinc finger)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研究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新鲜的抗凝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每个样本的PBMCs分两份,一份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PLZ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另一份细胞用特异性抗体标记iNK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iNKT细胞的含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样本PLZF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以及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结核病人PMBCs中PLZF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值分别为0.010 2和0.001 2),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的含量成正相关(r=0.480 4,P=0.027 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人PLZF的表达降低与iNKT细胞百分含量的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病人 PLZF I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转录组标志物用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向阳 邓晨希 +4 位作者 刘伟 吴智超 王涵 简丽娟 葛胜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在3... 目的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在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患者队列中,活动性结核患者全血FCGR1A蛋白水平为2.424 ng/mL,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154 ng/mL(Z=-2.979,P=0.036),其他几个靶标的全血蛋白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验证队列中,全血FCGR1A蛋白水平在活动性结核患者组(3.377 ng/mL)依旧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003 ng/mL(Z=-5.738,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对活动性结核和非结核肺病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AUC=0.702(P<0.01)。结论宿主转录标志物和其对应蛋白对活动性结核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提示转录组学结果对指导研制宿主免疫检测试剂指导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生物标志物 转录组学 蛋白水平 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定强 杨羚 向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B试验结果显示,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793)的阳性率为29.26%,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182)则为91.21%,表明该试验在活动性结核检测中有显著作用(P<0.001)。T-SPOT.TB试验的检测敏感度为0.912,特异度为0.707,综合而言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发现当ESAT-6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11,CEP-10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9时,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的检测效能为最高。结论: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效果较好,并可进一步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活动性结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结核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建岭 刘晓灵 +8 位作者 孙琳 焦伟伟 肖婧 尹青琴 吴喜蓉 郭雅洁 韩锐 李勤静 申阿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B66例)和47例LTBI儿童,根据T.SPOT.TB结果对T细胞斑点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性TB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84(6~710)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非重症TB患儿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为99(6~710),显著高于重症TB的44(6~268),P=0.011,也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重症TB儿童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高于LTBI组儿童(44vs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T细胞斑点数分布在活动性TB、重症TB、非重症TB和LTBI之间均有较大范围重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T细胞斑点数43.5作为区分活动性TB与LTBI的最佳界值,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9%和70.2%。结论 T细胞斑点数在活动性TB尤其是非重症TB患儿显著高于LTBI儿童;T细胞斑点数的数量可反映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但不能用于区分儿童活动性TB与L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 儿童 活动性结核 潜伏结核感染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的mRNA水平降低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程小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9-952,共4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的mRNA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者和健康者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和和健康者的抗凝外周血,从外周血中分离并纯化单核细...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的mRNA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者和健康者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和和健康者的抗凝外周血,从外周血中分离并纯化单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中Blimp-1 mRNA的水平。而后分别用MTB的H37Rv菌株全菌裂解液和ESAT-6/CFP-10的抗原多肽刺激健康者的单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刺激前后单核细胞中Blimp-1 mRNA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活动性结核患者、潜伏感染者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未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全菌裂解液刺激后的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而ESAT-6/CFP-10抗原多肽刺激后的单核细胞中Blimp-1的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活动性结核患者和MTB潜伏感染者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降低,MTB全菌裂解液刺激的人单核细胞中Blimp-1的mRNA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活动性结核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M1和GATA2基因mRNA作为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鉴别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6 位作者 杨秉芬 曹志红 翟斐 孙雯娜 苏瑾文 俞珊 程小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95-1598,1603,共5页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0.0001;H=37.97,P<0.000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诊断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1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RNA表达水平是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者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感染 诊断标志物 PR/SET域1 GATA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2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单中心描述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谢蓝田 阮桂仁 +4 位作者 刘晓清 张丽帆 张月秋 邱志峰 侍效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目的基于相对较大的样本数据,探究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住院ATB患者(2012年6月—2022年1月)及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019年3月—2022年5月... 目的基于相对较大的样本数据,探究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住院ATB患者(2012年6月—2022年1月)及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019年3月—2022年5月)的临床资料。以健康人群为对照,分析A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并对不同确诊方式及受累部位ATB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TB患者212例、健康人群200例。ATB患者中,临床确诊82例(38.7%)、病原学确诊130例(61.3%,包括单纯肺结核77例、单纯肺外结核21例、肺结核并肺外结核32例)。相较于健康人群,ATB患者多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计数及其百分比降低(P均<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记忆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值、CD38^(+)CD8^(+)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等均升高(P均<0.05)。相较于临床确诊ATB患者,病原学确诊ATB患者淋巴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计数等均降低(P均<0.05)。不同结核感染部位的患者记忆CD4^(+)T淋巴细胞、纯真CD4^(+)T淋巴细胞、CD28^(+)T淋巴细胞及活化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其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并肺外结核患者B细胞计数[23(10,69)个/μL比73(25,133)个/μL,P=0.003]降低,单纯肺外结核患者NK细胞百分比[16.7%(10.8%,23.6%)比10.6%(5.3%,17.4%),P=0.042]升高。结论A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整体呈减低状态,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结核 肺外结核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与PCR对照检测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建英 冯明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标志物 (ATM)和PCR对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6 3例患者分别进行痰、血PCR检测和痰涂片结核菌检查的同时用同一患者血清行ATM检测 ,观察其阳性率。结果 :42例肺结核、5 4例疑诊肺结核、2 7例结核性胸液患...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标志物 (ATM)和PCR对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6 3例患者分别进行痰、血PCR检测和痰涂片结核菌检查的同时用同一患者血清行ATM检测 ,观察其阳性率。结果 :42例肺结核、5 4例疑诊肺结核、2 7例结核性胸液患者经痰、血PCR和血清ATM检测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痰PCR检测阳性率高于血PCR检测。两种检测方法与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ATM检测法与PCR技术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同样的敏感性 ,特异性。由于PCR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 ,故ATM检测法的特异性更加令人满意。两种方法均具有省时、简便、可行、低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 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冉仁玉 李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相关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及...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相关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及细菌学4个方面的信息。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免疫功能低下组和正常组。单因素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免疫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外结核、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a1球蛋白和β1球蛋白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OR=1.094,95%CI:1.041~1.151,P<0.001)和β1球蛋白水平(OR=1.508,95%CI:1.013~2.244,P=0.043)是CD4+T淋巴细胞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白蛋白和β1球蛋白可预测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62 g/L、82.50%、47.18%和3.81 g/L、53.75%、68.72%。结论白蛋白和β1球蛋白降低是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大使用价值可能是支持性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CD4+T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法测定PPD-IgG抗体对儿童活动性结核诊断的评价
12
作者 宋玫 张彦玲 +1 位作者 任江林 刘玉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儿童活动性结核由于患儿很少排痰,痰菌阳性率低而使诊断难定。随着结核抗原的不断纯化,借助于ELISA法使结核血清学诊断产生了有价值的诊断潜力。本文对ELISA法测定PPD-IgG在儿童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效率进行评价。
关键词 结核 活动性结核 诊断 ELISA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病人血清sTNFR-Ⅰ变化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刘劲 李丽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 TNF受体 - (s TNFR- )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血清 s TNFR- 水平。结果 :活动性结核 ,特别是播散性结核患者血清 s TNFR-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随诊...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 TNF受体 - (s TNFR- )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检测血清 s TNFR- 水平。结果 :活动性结核 ,特别是播散性结核患者血清 s TNFR-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随诊观察抗结核治疗后 ,患者血清 s TNFR- 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监测血清 s TN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血清 STNFR-I ELISA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广道 赛丁·艾则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40-2445,共6页
目的探讨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Xpert)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结核菌素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Xpert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以及比较不同标本检测Xpert的... 目的探讨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Xpert)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结核菌素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Xpert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以及比较不同标本检测Xpert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活动性结核病患儿231例,非结核病患儿216例。Xpert灵敏度为62.78%,显著低于IGRAs的78.32%(P<0.05);特异度为100%,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01)。≤5岁组Xpert灵敏度为74.71%,高于IGRAs的67.47%(P>0.05);>5岁组Xpert灵敏度为58.26%,显著低于IGRAs的84.62%(P<0.001)。Xpert对肺结核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肺外结核(P<0.001)。不同标本间Xpert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最高。疑似肺结核患儿,肺泡灌洗液检测Xpert的灵敏度显著高于痰液(P=0.012)。疑似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患儿,呼吸道标本检测Xpert的灵敏度显著高于非呼吸道标本(P=0.004)。结论Xpert可用于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病,尤其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肺结核和肺泡灌洗液,对于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应优先检测呼吸道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活动性结核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 灵敏度 特异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相关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改变及ESAT6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盖林林 孙维策 +1 位作者 褚锦锦 徐栋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67-2873,共7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变化及结核分枝杆菌ESAT6对人源THP-1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肝素钠抗凝全血和血清,采用淋巴细胞液分离肝素钠...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变化及结核分枝杆菌ESAT6对人源THP-1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肝素钠抗凝全血和血清,采用淋巴细胞液分离肝素钠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s),通过实时-定量PCR仪检测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s中HLA-DR、CD11C、CD68、CD206、Arg-1的mRNA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IL-2、IL-6、TNF-α、IFN-γ、IL-4等)的分泌情况。将人源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将其变成巨噬细胞样细胞后,分为M0组、M1组、M2组、M0+ESAT6组,刺激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HLA-DR、CD11C、CD68、CD206、Arg-1的mRNA水平。ESAT6分别刺激THP-16 h、12 h、24 h后,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IL-2、IL-6、TNF-α、IL-4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性肺结核组外周血PBMCs中M1极化表型分子HLA-DR、CD11C、CD68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M2极化表型分子CD206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Arg-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M1极化相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IL-6、TNF-α、IFN-γ水平均上升(P<0.05),抗炎性细胞因子IL-4水平降低(P<0.05)。体外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化为不同表型,细胞M1极化表型分子HLA-DR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F=21.83,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1表型组、M0+ESAT6表型组均较M0组明显上调(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68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80,P=0.135)。细胞M2极化表型分子CD206、Arg-1 mRNA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3,P=0.3597;F=6.059,P=0.068)。M1极化相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在各组细胞培养不同时间节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0和ESAT6表型组相比,M1表型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在培养12 h、24 h均显著升高(P<0.05,P<0.05,P<0.001,P<0.001;P<0.05,P<0.05,P<0.01,P<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向M1极化的能力增强,向M2极化的能力减弱。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影响肺结核病情活动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极化 活动性结核 6KD早期分泌靶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2I和FCGR1A在艾滋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敏 杨文沁 +3 位作者 石萌芮 张荣强 王小莉 张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UBE2I和FCGR1A表达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TB)发病的影响,为疾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从已验证的全基因组转录谱数据集(GSE37250)选取AIDS合并APT... 目的探讨UBE2I和FCGR1A表达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TB)发病的影响,为疾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从已验证的全基因组转录谱数据集(GSE37250)选取AIDS合并APTB患者98例、AIDS合并潜伏期肺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患者84例,筛选两组患者的前30位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建立PPI交互作用网络、转录因子-差异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TF-DEG)、DEG-miRNA和环境化学物-DEG调控网络,绘制11个关键DEG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存在6054个DEGs,UBE2I为PPI交互作用网络的重要核心节点,FCGR1A对AIDS合并APTB的预测指示能力最佳。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UBE2I、FCGR1A的高表达是AIDS合并APTB的危险因素(P<0.05)。调控网络显示:VEGFB是TF-DEG网络的关键基因,与SEPT9、SMAD5等转录因子共同参与调节,与hsa-mir-17-5p、hsa-mir-20a-5p等miRNA存在靶向作用,并受到丙戊酸、硫酸铜等环境化学物的影响。结论VEGFB在AIDS合并APTB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UBE2I和FCGR1A的异常高表达与AIDS合并APTB的疾病进程存在关联,可通过检测UBE2I和FCGR1A的表达水平监测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活动性结核(APTB) UBE2I基因 FCGR1A基因 丙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活动性肺结核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干预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杜莹 张彬 +4 位作者 王大宽 张浩然 辛赫男 金奇 高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32-1236,共5页
Houben博士等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估算我国约有3.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是世界上MTB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结核病综合指南:预防性治疗》中提出“有既往结核病史或者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因有更高... Houben博士等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估算我国约有3.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是世界上MTB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结核病综合指南:预防性治疗》中提出“有既往结核病史或者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因有更高的发病风险也应该成为暴露后干预的目标人群”。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均将提示有既往肺结核病史的肺部纤维化病灶人群作为潜伏性结核感染检测和治疗的目标人群。目前,我国暂未对有非活动性肺结核人群进行系统干预。考虑到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和地区可能同样存在较重的非活动性肺结核负担,针对这一高危人群开展活动性结核病的常规监测和早诊早治,并对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开展预防性干预将可能对降低社区发病率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活动性结核 人群监测 预防和防护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俊爱 刘淦斌 +5 位作者 曾今诚 王万党 向文玉 孔彬 易来龙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例跟踪患者治疗后血浆中IL-37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高于结核抗体阴性患者,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ATB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结论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升高,血浆IL-37的检测有可能成为ATB疗效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IL-37 ELISA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新婷 郭超 +5 位作者 梁清涛 李华 杨扬 李琦 卜建玲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胜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入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胜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入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9例,菌阴组168例)和81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应用卡方检验比较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和肺部其他疾病中的阳性率及其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中的阳性率;计算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涂片(培养)和痰定量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TB-DNA-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为86.3%(239/277),特异度为63.0%(51/81),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2%(106/109)和79.2%(133/168)(χ^2=18.259,P=0.000);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涂片(培养)、BALF涂片(培养)和痰TB-DNA-PCR相比,敏感度分别为86.3%(239/277)、44.3%(121/273)、39.4%(109/277)、21.1%(16/76)和36.7%(77/210),特异度分别为63.0%(51/81)、79.0%(64/81)、100.0%(81/81)、100.0%(47/47)和100.0%(70/70)。结论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其在老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活动性结核 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α/βTCR基因重排及CDR3谱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建波 方毅敏 +5 位作者 黄艳 江丽芳 董涛 朱晓敏 方丹云 赖小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6-1139,1143,共5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扩增α/βTCR全长序列,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变局部T淋巴细胞α/βTCR基因重排特点及CDR3谱型。方法:分离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RNA后用SMART方法逆转录,运用根据现有文献设计的α和βTCR扩增引物...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扩增α/βTCR全长序列,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变局部T淋巴细胞α/βTCR基因重排特点及CDR3谱型。方法:分离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RNA后用SMART方法逆转录,运用根据现有文献设计的α和βTCR扩增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以获得其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并测序,利用DNAstar及网上TCR资源分析序列。结果:3例患者共获得24个α链序列,13个β链序列。α链以AV1S2(54%)、AV12S3(41%)、AV12S2(5%)为主;β链以BV2(38%)、BV29S1(46%)、BV14(3%)、BV4S2(3%)为主。同一病例及不同病例之间CDR3区呈现多样性,但是标本1、标本3各有一条β链的CDR3氨基酸序列相同:SVGTGTLHQETQY;标本2和标本3的各有2条α链CDR3序列相同:AVRDWAGNMLT;标本2的一个α链和标本3的一个α链的CDR3均有:AV…DNN…RLM序列。结论:建立了TCRα和β链全长序列的多重PCR扩增方法。结核患者病变局部克隆性增殖的TCRα和β链谱型呈限制性取用,克隆增生的T淋巴细胞来自不同的亚群,但是相同的CDR3序列对于识别MTB多肽可能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T细胞受体 基因重排 CDR3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