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流活动模拟的公园出入口参数化选址研究——以天津水西庄公园为例
1
作者 李鹏波 王曦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3期88-90,共3页
参数化设计在景观要素选址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涉及水体、道路、建筑等各个方面,但还未涉及到公园节点选址方面。公园出入口作为公园设计中的重要节点,是公园与城市联系的重要空间,其位置选址受到场地现状和人流活动两大因素影响。... 参数化设计在景观要素选址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涉及水体、道路、建筑等各个方面,但还未涉及到公园节点选址方面。公园出入口作为公园设计中的重要节点,是公园与城市联系的重要空间,其位置选址受到场地现状和人流活动两大因素影响。公园出入口参数化选址是以Rhino+Grasshopper为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黏菌算法模拟人流活动,根据公园出入口选址的影响因素制定了参数化流程,构建了参数化选址算法模型,通过多次优化,获得了公园优化选址结果。以天津水西庄公园为例,初步探讨了公园出入口参数化选址的方法,以期为公园出入口科学合理的选址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公园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出入口选址 人流活动模拟 景观设计参数化 参数化设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网络结构分析——基于人流活动特征的LBS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刚钰 黄建中 李峰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1期13-19,共7页
基于LBS画像大数据,从"人流活动特征"的视角,通过分析厦门、漳州、泉州本地人群与外来旅游人群在厦漳泉区域的活动特征,研究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厦、漳、泉三市人群活动具有明显的地方依赖特征;厦泉之间... 基于LBS画像大数据,从"人流活动特征"的视角,通过分析厦门、漳州、泉州本地人群与外来旅游人群在厦漳泉区域的活动特征,研究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厦、漳、泉三市人群活动具有明显的地方依赖特征;厦泉之间人流联系高于厦漳,沿海人流活动高于内地城镇;外来旅游人群活动主要集中在厦门本岛。研究认为,厦漳泉大都市区宜形成厦、漳、泉"三足鼎立,有机联系"的多核心、多节点、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结构 人流活动特征 LBS大数据 厦漳泉大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流活动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3
作者 黄建中 胡刚钰 许晔丹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5期62-67,共6页
借鉴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于LBS大数据,从人流活动特征的视角对厦门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以厦门本地人群、漳州人群、泉州人群和全国旅游商务人群4大类人群在厦门市内活动形成的网络体系来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特征,包... 借鉴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于LBS大数据,从人流活动特征的视角对厦门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以厦门本地人群、漳州人群、泉州人群和全国旅游商务人群4大类人群在厦门市内活动形成的网络体系来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特征,包括人流活动中心的分布,以及活动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等。研究表明,厦门市的中心体系具有“多点网络化”特征,外围组团对人群的分流作用尚不明显,本岛“一核独大”。组团内部的高强度联系中心包括商业中心、大型交通枢纽、大型住区、旅游景点、高校片区、工业园等,主要分布在厦门本岛。总体来看,厦门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尚未充分形成。厦门岛外4大新城不仅要在未来发展中致力于保证组团规模来增强独立性、尽量维持相对较高的职住平衡水平,构建综合服务齐全的“城市副中心”,还要承担“承内启外”的角色,构筑面向厦漳泉地区的发展“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流活动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 LBS大数据 厦门 厦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地下空间活力研究——以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罗克乾 沈中伟 《南方建筑》 2019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可达性与活动人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的整合度指标与活动人流、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垂直交通布局等相关变量因素,共同影响地下空间活力;并以此提出建议与讨论,对未来进行有效活力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空间句法 空间活力 活动人流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