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邯郸市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评价
1
作者 马曙晓 贾宇 +2 位作者 翟世超 何文 薛伟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文章以邯郸市主城区体育活力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核密度分析得出其布局特征,其次在200m格网尺度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其可达性,最后分别采用单变量及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确定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的集聚区域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 文章以邯郸市主城区体育活力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核密度分析得出其布局特征,其次在200m格网尺度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其可达性,最后分别采用单变量及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确定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的集聚区域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以期为邯郸市体育活力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力空间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法的杭州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2
2
作者 蔚芳 王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通过塑造建成环境来促进活力生活方式已成为改善城市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活力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公共体育活力空间在物质环境的潜在健康促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本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及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通过塑造建成环境来促进活力生活方式已成为改善城市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活力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公共体育活力空间在物质环境的潜在健康促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本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及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主城区范围内41个街道409个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公共体育活力空间(PAS)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PAS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极化特征;PAS密度与人口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人口密度及PAS用地面积可达性关系表明PAS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为增强城市环境中居民的体育活动,健康活力城市规划应优先考虑PAS相对缺乏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生活 体育活力空间 高斯两步搜寻移动法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活力空间的营造——谈“金色阳光”2期C区综合楼的交通组织及空间营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艳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7-280,共4页
交通流线的组织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合理组织各功能空间的关键,也是建筑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交通空间又是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是立面造型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而对一些功能复杂的综合楼,交通组织往往又是其设计的难点。... 交通流线的组织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合理组织各功能空间的关键,也是建筑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交通空间又是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是立面造型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而对一些功能复杂的综合楼,交通组织往往又是其设计的难点。以某小区综合楼实际工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交通流线设计,创造人性化活力空间,达到建筑、人和环境的统一,满足投资者和使用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线 综合楼 人性化 活力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活力空间”为导向的近期建设规划方法研究——以常州武进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华 朱喜钢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1-36,共6页
近期建设规划是应对规划体系弊端而出现的新的法定性规划类型,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然而,以用地和项目为导向的传统的近期建设规划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却存在诸多弊端,这种可操作性并未能很好落实,因此,我们有必... 近期建设规划是应对规划体系弊端而出现的新的法定性规划类型,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然而,以用地和项目为导向的传统的近期建设规划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却存在诸多弊端,这种可操作性并未能很好落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新的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在此,笔者以“活力空间”为基本切入点,认为活力空间是体现城市特色、经营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空间中的新的增长空间,应成为近期建设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活力空间”为导向的近期建设规划新方法,并以常州武进区为例,对此进行实践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空间 近期建设 武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大数据的城市活力空间分析与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62
5
作者 张程远 张淦 周海瑶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9期183-187,共5页
城市活力是优质城市空间需求的根本,从居民实时活动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城市活力空间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对城市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元大数据,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以杭州中心... 城市活力是优质城市空间需求的根本,从居民实时活动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城市活力空间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对城市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元大数据,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以杭州中心城区为例,分析居民活动的时空间特征及相对动态变化,通过构建评价指标界定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活力空间,结合业态POI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城市活力空间的变化规律及关联因素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大数据 空间特征 城市活力空间 变化规律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行为导向下的青岛城市活力空间探寻与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文君 杨靖 +1 位作者 陈天一 丁帅夫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1-108,共8页
时尚活力的城市,对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年轻人的聚集则会为城市带来创新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文章以年轻人活动的兴趣点为研究对象,依托大数据分析,对成都和杭州城市中活力热度强的年轻人聚集场所进行剖... 时尚活力的城市,对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年轻人的聚集则会为城市带来创新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文章以年轻人活动的兴趣点为研究对象,依托大数据分析,对成都和杭州城市中活力热度强的年轻人聚集场所进行剖析,探求活力空间形成的特征要素。并以此为参考,构建青岛活力空间评价体系,寻求青岛活力潜在区域,据此对不同类型的活力空间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活力空间的选取和打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空间 年轻人 兴趣点 空间特征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结合活力空间的研究--以浙江台州仙居县埠头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赛赛 张云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115-118,共4页
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对象和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资源,曾处于活跃的生产生活空间。在乡村现代化建设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作用下,传统村落的遗产及场所活力受到影响。针对传统村落内遗产保护利用如何平衡的难题,以国家级传... 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对象和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资源,曾处于活跃的生产生活空间。在乡村现代化建设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作用下,传统村落的遗产及场所活力受到影响。针对传统村落内遗产保护利用如何平衡的难题,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浙江台州仙居县埠头村为例,从空间活力视角,找寻该村遗产场所和活力空间的交集,并分析交集内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结果表明,活力较高的遗产场所,具有旧物新用多功能、兼顾村民游客且以村民为主的特点。而活力较低的遗产场所,存在旧物闲置或游客导向的特点。研究发现遗产场所的活力还取决于场所与聚居点的空间关系;环境要素型遗产因其场所的公共性较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更能产生活力,为传统村落居民点的规划建设、旅游开发趋势下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活力空间 埠头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商业街道活力空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利花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1期32-33,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空间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商业街道为例,研究了各个主要成分对人们活力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 成分 商业街道 活力空间 影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活力空间为导向的办公区配套设施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如如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6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以活力空间作为办公区配套设施技术路线的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提出构建多元的配套设施活力空间要素、采取复合的配套设施设计理念,将小型配套设施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临时建筑快速汇聚人气等策略提高办公区活力,以... 本文以活力空间作为办公区配套设施技术路线的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提出构建多元的配套设施活力空间要素、采取复合的配套设施设计理念,将小型配套设施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临时建筑快速汇聚人气等策略提高办公区活力,以期给未来办公区配套设施的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区 配套设施 活力空间 多元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关乎街道的市井生活--香港天水围街道活力空间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殷子渊 朱文健 《住区》 2021年第6期125-130,共6页
城市空间活力的含义是丰富的,是空间、设施与人们所有活动相互作用的总和。出行、休憩、交往等日常生活与城市中微观空间活力紧密关联,以不同出行方式的可达性评价为基础的空间结构研究,结合分析各类型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从空间因素... 城市空间活力的含义是丰富的,是空间、设施与人们所有活动相互作用的总和。出行、休憩、交往等日常生活与城市中微观空间活力紧密关联,以不同出行方式的可达性评价为基础的空间结构研究,结合分析各类型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从空间因素角度揭示了城市空间活力的形成机制,本质上是人们的出行规律与城市空间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外在表现。基于空间句法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可以根据交通路径建立不同的轴线模型代表不同的出行方式,用于评价对象空间的多元可达性水平,实现了在同一时空中综合评价多种出行方式与各类设施分布情况的关系。运用此方法评价香港天水围市镇的步行、轻铁和机动车道路的可达性,结合分析各类设施的分布特征及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获取街道行人分布情况,能够使用空间系统中共时作用的多元可达性指标,解释案例区域中步行活动产生的基本规律,也解释了天水围机动车道边行人活动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活力 出行方式 耦合 天水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滨水城区活力空间塑造--以庄河市中央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11
作者 李月娇 《城市建筑》 2015年第30期22-22,共1页
本文研究了滨水城区活力空间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区产生的意义以及滨水商务区的发展趋势。在对整体进行分析后,进入了滨水城区活力空间内部,对其进行了功能分类,对各个功能的布局以及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案例,通... 本文研究了滨水城区活力空间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区产生的意义以及滨水商务区的发展趋势。在对整体进行分析后,进入了滨水城区活力空间内部,对其进行了功能分类,对各个功能的布局以及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案例,通过笔者参与的庄河市中央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浅析了滨水商务区活力空间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区 城区活力 活力空间 商务区 空间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活力空间的营造——济宁经济开发区创研中心为例
12
作者 林繁 《中外建筑》 2017年第5期94-97,共4页
文章重点研究人文活力空间的营造,探讨文化古城多样性、多元化的创新途径和发展模式。以济宁市这一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古城为研究背景,结合济宁经济开发区创研中心项目实例,在遵循"以人为本"、"文化延续"的设计原则... 文章重点研究人文活力空间的营造,探讨文化古城多样性、多元化的创新途径和发展模式。以济宁市这一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古城为研究背景,结合济宁经济开发区创研中心项目实例,在遵循"以人为本"、"文化延续"的设计原则下,从建筑布局、立面设计、景观与建筑交融这三大方面分析人文活力空间的营造策略。以满足建筑在文化、精神、功能等层面的多种需求,同时也使济宁市焕发新的面貌,进一步提高济宁市的文化内涵与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楼 商业综合体 人文活力空间 营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科技园活力空间营造六式
13
作者 夏熙 衷悦 周新欣 《城市开发》 2021年第20期34-35,共2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战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即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深圳的土地总量有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核心区不断扩大,以往的低端生产和物流已无法匹配深...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战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即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深圳的土地总量有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核心区不断扩大,以往的低端生产和物流已无法匹配深圳未来的定位需求。同时,土地的低效使用对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来说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城市更新的要求,目的就是对现有土地资源提容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型转变 中国智造 城市核心区 制造业强国 科技园 城市更新 活力空间 制造业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公共活力空间的特征与表达——以重庆大学B区校园空间为例
14
作者 黄聪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校园公共活力空间是学校公共活动开展的载体,其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影响着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文章针对当今校园公共活力空间在表达方面所暴露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对校园公共活力空间的主要特征因素... 校园公共活力空间是学校公共活动开展的载体,其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影响着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文章针对当今校园公共活力空间在表达方面所暴露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对校园公共活力空间的主要特征因素进行简要阐述。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空间活力营造原则,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的主要活力空间进行表达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空间 空间活力 特征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度慧眼数据的团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15
作者 依尔盼·伊力哈木 刘豫 《城市建筑》 202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和田市团城历史街区,通过结合百度慧眼的人口位置数据和路网数据,以及利用ArcGIS软件,深入分析该街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空间活力和时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团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分布模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基于这些发现,研... 本研究聚焦于和田市团城历史街区,通过结合百度慧眼的人口位置数据和路网数据,以及利用ArcGIS软件,深入分析该街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空间活力和时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团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分布模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提升策略,旨在增强历史街区的空间活力,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慧眼数据 和田团城 历史街区 空间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游径网络的非连续路段识别及空间活力推演
16
作者 赵渺希 梁锡燕 +1 位作者 张小星 师浩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6,共9页
自组织游径网络的活力提升是城市更新规划的重要目标。由于老城区游径网络存在不连续性和断头路现象,居民游憩活动的舒适性受到了挑战,而游径网络的自组织性意味着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模式难以匹配市民需求。如何自下而上地推演游憩规划... 自组织游径网络的活力提升是城市更新规划的重要目标。由于老城区游径网络存在不连续性和断头路现象,居民游憩活动的舒适性受到了挑战,而游径网络的自组织性意味着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模式难以匹配市民需求。如何自下而上地推演游憩规划的空间活力,进而识别潜力地块,是提升城市游径网络品质的重要命题。文中以广州市老城区为案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和空间活力测度指标;以GPS轨迹数据识别既有游径网络的非连续区段,定量探讨了基于市民游憩行为的非连续路段空间的识别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活化作用,推演更新项目实施带来的潜在影响。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分析表明,当前广州市老城区游径路段的非连续度总体较低,连接程度较好,但由于区位和历史遗留问题,仍有部分路段存在明显的非连续现象。城市游径网络的空间活力推演结果表明,城市更新项目对自组织游径网络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可依据推演分析来判定城市游憩品质提升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日程。本研究从规划和交通维度出发,对城市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弥补了“自上而下”式规划对城市自组织游径网络考虑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径网络 城市规划 城市更新 非连续性 空间活力 规划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 活力新空间——浙江省桥下空间创新设计大赛
17
作者 《浙江建筑》编辑部 《浙江建筑》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为了更好地将桥下空间转变为群众可感可享的“活力空间”,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小微空间更新利用项目,推动城市有机更新,2024年4月,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 为了更好地将桥下空间转变为群众可感可享的“活力空间”,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小微空间更新利用项目,推动城市有机更新,2024年4月,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报集团·潮新闻承办的浙江省桥下空间创新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察设计行业 创新设计大赛 桥下空间 空间更新 住房和城乡建设 活力空间 整治提升 城市有机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测度与作用机制分析——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宛仪 金兵兵 +2 位作者 宋奇鸿 王磊 钟颖 《中外建筑》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活力 空间句法 功能密度 功能混合度 广州市荔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艺蕾 曾志伟 汤慧 《城市学刊》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发展潜力和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空间活力的营造和提升是助推城市更新、营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借助文献计量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回顾2003—2022年间Web of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发展潜力和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空间活力的营造和提升是助推城市更新、营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借助文献计量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回顾2003—2022年间Web of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研究,梳理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阶段与热点并展开评述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发文量与时间分布方面,全球范围内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数量上英文文献多于中文文献;国家与机构学术合作方面,中国相关研究热度最高,美国相关研究影响力最强,且国家与机构之间总体合作网络较为密切;所涉期刊与发文量方面,相关研究所涉期刊丰富,英文文献发文量高于中文文献,且英文相关研究所涉学科领域种类较多;研究主题方面,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热点不断更新,全球范围内相关研究关于城市设计对活力的营造关注时间最长,建成环境和大数据的运用是近年来中英文文献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立足于城市更新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未来应创新多学科交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理论体系和系统性评价框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动态演化路径,注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引起的多重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县域乡村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分析
20
作者 王杰 郑国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0-860,共11页
【目的】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提升不同地域类型乡村空间活力的具体路径,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泰顺县为研究对象,从乡村生活、生态、生产活力3个维度系统构建乡村空间活力指数评价体系,应用综合评价法... 【目的】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提升不同地域类型乡村空间活力的具体路径,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泰顺县为研究对象,从乡村生活、生态、生产活力3个维度系统构建乡村空间活力指数评价体系,应用综合评价法研究乡村空间活力发展的空间差异,利用纵横对比法识别各乡(镇)主导活力和短板活力,探索各类型区差异化提升路径。【结果】(1)泰顺县乡村空间活力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呈“局部高值,北高南低”,大部分乡(镇)的活力水平比较低;各项子系统活力不尽相同,乡村生活、生态、生产空间活力分别呈现“局部低值,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局部突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以主导活力和短板活力为划分原则,将泰顺县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四大类,并根据不同地域类型提出活力提升策略:综合发展型应高效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对弱的对点帮扶,联合活化,推进泰顺县乡村空间活力的跨越式提升;主导发展型应发挥自身优势活力整合协调其他活力;极化发展型应在提升主导活力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补齐短板活力;欠缺发展型应深入挖掘文化、生态等核心资源,明确发展定位。【结论】泰顺县乡村活力水平整体较低,各乡(镇)也有不同的优劣势,体现了活力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提出差异化提升路径以期对泰顺县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活力 指标体系 共同富裕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