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在活体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炳毅 蔡明 +5 位作者 陈忠华 钱叶勇 艾辉胜 詹胜利 周文强 王亚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例,3个抗原错配2例,1个抗原错配2例。TLI治疗从移植手术前5天开始,90cGy/d,共5天。术中和术后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案与同时期的活体或尸体肾移植相同,但剂量略减少。供体的PBSCs动员使用瑞雪新,150μg/d,共5天,PBSCs采集和输注共2次,分别在移植手术后的第4、7天。术后应用PCR-SSP检测外周血嵌合体阳性率和持续时间。观察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移植肾状态和急性排斥反应频率及GVHD等。结果供体经5天的G-CSF动员后,采集的PBSCs平均数为34×106。移植术后1个月5例受体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供体的HLD-DR抗原成分。2个月后4个HLA抗原错配,其中HLA-DR均错配的受体外周血中嵌合体PCR检测阴性,3个月后HLA-DR均错配和1个HLA-B错配的受体外周血嵌合体检测阴性,受体3、4和5的外周血中供体DNA仍为阳性。PBSCs输注后没有发生GVHD,没有任何感染发生。观察期内没有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正常。免疫抑制剂使用量低于同时期的其他活体肾脏移植和尸体肾脏移植受体。结论非清髓性的TLI治疗可以促进供体PBSCs植入受体造血系统,诱导产生造血嵌合体,而造血嵌合体的形成可以减少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PBSCs的采集和输注简便、有效,痛苦小,是一种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输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活体肾脏移植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活体肾移植130例次伦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磊 马潞林 +3 位作者 王国良 侯小飞 付燕 寇允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总结我院130例次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伦理审查结果,指出当前我国亲属活体肾移植存在的问题,介绍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伦理委员会")的运作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0月期间130例次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 目的总结我院130例次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伦理审查结果,指出当前我国亲属活体肾移植存在的问题,介绍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伦理委员会")的运作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0月期间130例次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关系、伦理审查结果,介绍伦理委员会的组成、运行程序以及在审查批准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时的方法,分析没有获得伦理委员会通过的原因。结果 130例次亲属活体肾脏移植得到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查,120例次获得通过并顺利手术,10例次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获得通过。结论在当前国内假冒亲属、器官买卖泛滥的情况下,伦理委员会应当发挥其伦理监管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亲属活体肾脏移植供受双方的安全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 伦理 活体肾脏移植 伦理审查 伦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伦理审查的开展及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井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75-676,共2页
伦理审查是开展活体器官移植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21例活体肾脏移植伦理审查经验,以期从操作层面为活体器官移植伦理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活体肾脏移植 器官移植伦理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