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上游碳储存动态归因及阈值分析
- 1
-
-
作者
武磊
张琨伟
曹锦佳
贺正
刘雪瑛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水沙—生态响应模式的水土流失治理优化:以汾河中上游为例”(202403021222245)。
-
文摘
[目的]探讨碳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借鉴。[方法]以青藏高原的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的祖厉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究了气候、植被和水沙对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采用弹性系数、密度分析等方法量化了不同因素对NPP的影响阈值。[结果]①洮河和祖厉河流域NPP均值(以C计)分别为276.47,136.86 g/m^(2),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②洮河NPP受水分参量影响较大,其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T)和土壤侵蚀(A)均呈现负效应且相对较小;祖厉河流域NPP受NDVI和水源涵养量(W_(R))影响最大,T和A对NPP同样为负效应,但绝对值大于洮河流域。空间上,两个流域T和NDVI交互后对NPP分布的解释力最强。③不同方法的阈值量化结果有所差异,总体上洮河流域T和A对NPP的影响阈值更先达到,祖厉河P,NDVI和W_(R)对NPP的影响阈值率先到达。[结论]不同生态—地理分异下的碳储动态变化驱动及阈值差异显著,在达到“可持续”的阈值之前,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主要通过气候方面的监测即可;但在达到“限制性”阈值时,有目的的合理分配水资源、控制土壤侵蚀减缓河道输沙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
关键词
气候
植被
水沙
净初级生产力(NPP)
阈值
洮河和祖厉河流域
-
Keywords
climate
vegetation
runoff and sedimen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thresholds
Taohe River and Zuli River basins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