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报寅 张穗 +2 位作者 杜耘 中山裕则 李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1∶250 000数字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对湖北省洪灾风险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综合考虑了降水、地形、河网(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历史上洪灾发生的频次的4个自然因素,进行了洪水危险性等级的评价;考虑了人口、耕... 在1∶250 000数字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对湖北省洪灾风险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综合考虑了降水、地形、河网(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历史上洪灾发生的频次的4个自然因素,进行了洪水危险性等级的评价;考虑了人口、耕地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空间分布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洪灾易损性评价;对洪水危险性等级图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加,并得到湖北省洪灾风险等级评价图.结果显示,湖北省洪灾风险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①神农架高山地区;②鄂西、鄂东北和鄂东南大部分山区;③平原的周边地区和低岗地;④江汉平原和襄樊盘地的大部分平原核心地区.评价结果与历年来防洪救灾的重点地段集中于江汉平原、武汉地区的实际是符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洪灾风险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京津冀洪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苑希民 桑林浩 +1 位作者 沈福新 田福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45,共9页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需求,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开展京津冀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研究。首先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分析遴选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并利用GI...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需求,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开展京津冀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研究。首先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分析遴选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并利用GIS技术将多维指标映射为一维评判准则,建立京津冀地区洪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洪灾风险空间分布状况,实现京津冀洪灾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滦河、大清河及子牙河沿岸,特别是子牙河南支滏阳河上游、大清河南支河系上游以及白洋淀周边区域风险较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心城区局部区域风险较低,城乡防洪标准提高后,相应区域的洪灾风险等级进一步降低。洪灾风险计算方法和区划结果具有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洪灾风险区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洪灾风险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模糊一致矩阵 GIS技术 防洪抗旱 洪水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意成 魏传江 +1 位作者 臧文斌 朱启林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9-22,共4页
洪灾风险评价是进行御洪管理、防灾减灾的基础。针对国内外洪灾风险评价缺少系统规范体系现状,在洪灾生命损失评价、经济损失评价的基础上,构建起以洪灾损失为核心的动态实用性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给出耦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 洪灾风险评价是进行御洪管理、防灾减灾的基础。针对国内外洪灾风险评价缺少系统规范体系现状,在洪灾生命损失评价、经济损失评价的基础上,构建起以洪灾损失为核心的动态实用性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给出耦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洪灾风险定义,探讨了基于洪水分析、易损性分析、损失分析的洪灾风险评价流程图。针对洪灾风险评价不确定性,从被动破坏损失、主动防御减灾角度提出系统量化的洪灾损失经济评价指标,结合研究体系应用实际,给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价 洪灾损失评价 全要素 被动破坏损失 主动防御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及数据整合的贵州洪灾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承载的社会财富增加,洪灾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贵州洪灾风险为分析评价对象,选取死亡人口等6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数据,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及数据整合的方法,对贵州洪灾风险进行评价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承载的社会财富增加,洪灾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贵州洪灾风险为分析评价对象,选取死亡人口等6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数据,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及数据整合的方法,对贵州洪灾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灾风险的应对措施。评价结果表明,洪灾灾情综合指数在34%左右时发生的概率最大,但超过95%后洪灾发生的概率很小。洪灾灾情等级以一般洪涝灾害年为主,发生频率为1.7 a一遇;特别重大洪涝灾害年发生概率最低,发生频率为16.7 a一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价 数据整合 信息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洪灾风险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潘汀超 戚蓝 +1 位作者 田福昌 苑希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6,共19页
针对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中单一赋权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风险等级难以客观划分的问题,提出改进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开展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考虑洪灾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等3个方面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 针对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中单一赋权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风险等级难以客观划分的问题,提出改进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开展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考虑洪灾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等3个方面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VC-CRITIC法赋予主、客观权重,通过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计算最优组合权重,加权计算不同评价单元洪灾风险度,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模糊聚类算法划分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等级。以茨南淝左片防洪保护区遭遇淮河干流百年一遇洪水为例进行洪灾风险评价算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共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87%,基本为淹没水深较大、地形位指数较低和社会经济价值较高的区域。评价结果较为合理可靠,所提改进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可为防洪保护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价 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 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 VC-CRITIC 博弈论 茨南淝左片防洪保护区 淮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