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AT模型的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吉 巨鑫慧 +2 位作者 李力群 周鹏程 龚轶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5,共5页
科学评价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是高效利用流域洪水资源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前提。为评估西枝江流域不同河段洪水资源利用潜力,通过构建SWAT模型模拟西枝江流域多年天然径流过程,基于极限分析理论量化评价上、中、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 科学评价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是高效利用流域洪水资源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前提。为评估西枝江流域不同河段洪水资源利用潜力,通过构建SWAT模型模拟西枝江流域多年天然径流过程,基于极限分析理论量化评价上、中、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并结合水质条件探讨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西枝江流域径流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流域洪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年际差异较大;下游洪水资源利用条件优于上游,但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下游多年平均现状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3.48×10^(8)、7.97×10^(8)m^(3);西枝江流域干流河段水质指标均不低于Ⅲ类标准,洪水资源利用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撑,对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枝江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洪水资源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堤水库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闫成山 董凤军 +3 位作者 王君诺 周伟凯 徐嘉璐 刘春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岸堤水库流域为例,阐述了洪水资源利用及利用潜力等相关概念,根据对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不可利用量及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的论述,采用极限分析理论,建立了岸堤水库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方法,评价了岸堤水库流域洪水... 以岸堤水库流域为例,阐述了洪水资源利用及利用潜力等相关概念,根据对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不可利用量及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的论述,采用极限分析理论,建立了岸堤水库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方法,评价了岸堤水库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得出岸堤水库流域1970-2012年多年平均实际利用量为1.58亿m^3,现状利用潜力为0.87亿m^3,理论利用潜力为1.90亿m^3,实际利用率为38.9%,计算结果可为岸堤水库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堤水库流域 洪水资源利用 洪水资源利用潜力 洪水资源 沂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极限理论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英 郑浩然 +1 位作者 吴淑君 娄健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7,共8页
为协调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下游生态需水量两个约束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二元极限理论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方法:1)认为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下游生态... 为协调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下游生态需水量两个约束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二元极限理论的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方法:1)认为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下游生态需水量的函数;2)认为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也是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下游生态需水量的函数。对其概念和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二元极限理论分析两个因变量和两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淮河流域吴家渡水文站以上区域为例计算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9562016年区域平均洪水资源利用率为24.7%,利用率波动幅度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体趋势在不断提高。平均现状可利用量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为72.4×108 m3和183.53×108 m3,平均现状利用潜力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34.76×108 m3和145.89×108 m3。说明吴家渡以上区域,现状条件下存在大量洪水资源待开发利用,理论条件下更多。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每增加20×108 m3,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增加15×108 m3,利用潜力增加16×108 m3;下游生态需水量每增加20×108 m3,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5×108 m3,利用潜力减少3×108 m3。说明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主要受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约束,提高调控利用能力是提高该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水平的关键。通过二元极限理论分析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可以为洪水研究和流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洪水资源利用潜力 下游生态需水量 二元极限理论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庆芳 王银堂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2,共7页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四个基本问题。在对洪水资源利用量、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对1980-2006年海河流域及4个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合理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6年海河流域平均年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别为62.8亿m^3和5.35亿m^3。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总体而言处于比较不合理的状态.洪水资源利用量频繁超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不大。多数年份洪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河道内必要需水量允许的限度。少数丰水年份超过了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的范围。今后,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需要逐步调整目前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山区的空间格局,提高平原区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有效保障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评价 洪水资源 洪水资源利用 洪水资源利用潜力 海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