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新水库不同溃坝高度的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松松 张卫 +1 位作者 国林 史明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4,30,共10页
受坝体老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大新水库存在溃坝风险。基于MIKE11软件建立大新水库溃坝洪水演进过程的一维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溃坝高度分别为10 m、20 m和30 m时大新水库溃坝洪水的演进过程,通过设置6个典型断面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并结合... 受坝体老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大新水库存在溃坝风险。基于MIKE11软件建立大新水库溃坝洪水演进过程的一维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溃坝高度分别为10 m、20 m和30 m时大新水库溃坝洪水的演进过程,通过设置6个典型断面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并结合GIS技术实现了溃坝洪水淹没区域的二维可视化,对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和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溃坝高度越大,洪水流量、峰值水位和淹没面积越大,洪水在同一断面上的滞留时间越短,最大水深的变化规律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与洪水流量和峰值水位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根据模拟结果和洪水淹没范围图,提出了溃坝时沿岸居民的撤离方案,可为大新水库溃坝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新水库 溃坝风险评估 溃坝高度 溃坝洪水演进过程 淹没范围 MIKE1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兰村—义棠段洪水演进过程模拟与不同保护目标下生态需水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5,101,共5页
针对汾河中下游河道特点,基于水流连续方程及运动方程,建立了一维洪水演进模型,利用该水力学模型对汾河兰村—义棠段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生态指标,分析了该河段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流量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以河道不断... 针对汾河中下游河道特点,基于水流连续方程及运动方程,建立了一维洪水演进模型,利用该水力学模型对汾河兰村—义棠段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生态指标,分析了该河段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流量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以河道不断流为生态流量指标,获得汾河河道不断流的生态需水量为5 m3/s,对汾河水库生态调度和河道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洪水演进过程 生态需水量 生态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异质性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洪水过程影响研究
3
作者 黎鹏 侯精明 +6 位作者 李辰智 王添 陈光照 吕佳豪 潘鑫鑫 李东来 乔贤玲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4,共6页
为探究不同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流域洪水特性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odunov格式有限体积法求解的二维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上、中、下游不同降雨强度的六种工况(C1:30a-100a-10a、C2:100a-10a-30a、C3:10a-30a-1... 为探究不同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流域洪水特性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odunov格式有限体积法求解的二维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上、中、下游不同降雨强度的六种工况(C1:30a-100a-10a、C2:100a-10a-30a、C3:10a-30a-100a、C4:100a-30a-10a、C5:10a-100a-30a、C6:30a-100a-10a)下流域洪水演进过程,并对两个典型断面洪峰流量以及洪水淹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灞河流域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灞河流域洪水演进问题研究。(2)上游降雨强度对洪峰流量影响最为显著,中游降雨强度次之,下游降雨强度影响相对较小;在六种极端降雨模式分布下,C4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洪峰流量影响最大,C3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洪峰流量影响最小。(3)不同极端降雨模式分布对洪水淹没面积的影响不同;当淹没水深为[0.05,0.3)m时,C3极端降雨模式对洪水淹没面积影响最大,C4极端降雨模式影响最小;当淹没水深为[1,7]m时,C4极端降雨模式对洪水淹没面积影响最大,C3极端降雨模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模式 洪水演进过程 淹没风险 洪峰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研究(Ⅱ)——风险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 姚仕明 +1 位作者 朱勇辉 尹大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63,共5页
长江中下游地处冲积平原,洪水灾害较为频繁,沿江堤防是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荆江河段洪水峰高量大,且两岸支流众多、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形势尤为严峻。以上荆江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堤防溃口;... 长江中下游地处冲积平原,洪水灾害较为频繁,沿江堤防是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荆江河段洪水峰高量大,且两岸支流众多、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形势尤为严峻。以上荆江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堤防溃口;在对复杂的荆江-洞庭湖水系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10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松滋江堤发生溃决后长江干流及防洪保护区内的洪水演进过程,并以最大淹没水深、淹没时间、最大流速、受影响人口及洪水损失为风险要素,分析了保护区内的洪水风险分布情况。文章共分为2篇,此为第二篇,旨在阐述保护区内洪水演进过程及风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涴市横堤发生溃决后造成的洪水损失最为严重,在实际防汛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防洪保护区 洪水演进过程 荆江河段 松滋江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