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康杰 周铭仪 +3 位作者 渠晨晨 陈雯莉 蔡鹏 黄巧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67-6080,共14页
土壤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实验研究结合数学模拟可为精准预测土壤有机碳(SOC)的长期演变和最终状态,评估全球SOC储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有力工具。传统SOC模型忽视了微生... 土壤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实验研究结合数学模拟可为精准预测土壤有机碳(SOC)的长期演变和最终状态,评估全球SOC储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有力工具。传统SOC模型忽视了微生物周转和矿物保护对SOC的调控作用,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土壤过程,限制了其在不同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的适用性。改进模型通过纳入微生物过程和矿物保护作用,不仅优化了模型预测,还加深了对碳循环机制的理解。本文从模型结构和过程机理两个角度出发,介绍了两个传统模型———RothC和CENTURY模型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国内外在改进模型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今后SOC模型的研究提供改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模型 rothc CENTURY 改进模型 微生物周转 矿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金州 卢昌艾 +4 位作者 张金涛 单鹤翔 张文菊 黄绍敏 徐明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49,共7页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模拟研究华北地区典型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选取潮土区较为常见的6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模拟研究华北地区典型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选取潮土区较为常见的6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和氮磷钾配施秸秆(NPKS),对耕层土壤SOC的模拟值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除NPKS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较好。将NPKS处理植物碳DPM/RPM由1.44调至3.35后,模拟效果明显改善。RothC模型可用来模拟和预测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SOC变化趋势,但在大量秸秆还田时需调整部分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hc模型 潮土 土壤有机碳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thC模型的红壤旱地有机碳库对稻秆和猪粪添加的响应
3
作者 李欢 郑奕 +2 位作者 廖添怀 周亦靖 王艳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稻秆和猪粪是提高红壤旱地有机碳库储量的重要外源有机物质.本研究基于等碳量添加稻秆与猪粪的235 d室内培养实验,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颗粒有机碳(POM)、砂粒和稳定团聚体碳(S+A)、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 稻秆和猪粪是提高红壤旱地有机碳库储量的重要外源有机物质.本研究基于等碳量添加稻秆与猪粪的235 d室内培养实验,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颗粒有机碳(POM)、砂粒和稳定团聚体碳(S+A)、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s+c-rSOC)以及惰性有机碳(rSOC)组分,并结合RothC模型探讨了红壤旱地中易分解的植物残体碳(DPM)、难分解的植物残体碳(RPM)、腐殖质碳(HUM)、微生物生物量碳(BIO)以及惰性有机质(IOM)5个碳库组成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壤旱地总碳(TC)及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随着稻秆与猪粪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添加稻秆对增加TC、DPM、RPM和IOM含量的影响显著高于猪粪,而BIO和HUM含量的影响则显著低于猪粪.随着培养时间延长,IOM/TC逐渐增大,而DPM/TC、RPM/TC、BIO/TC和HUM/TC则逐渐减小.游离态铁氧化物的增加可以促进红壤旱地中DOC显著增加(P<0.05);非晶质铁氧化物的增加可以促进DOC显著降低,IOM组分碳显著增加(P<0.05),而非晶质铝的增加可以促进POM、BIO、HUM组分显著增加(P<0.05),DOC极显著降低(P<0.01).短期内等碳量添加稻秆则更有利于红壤旱地TC、DPM、RPM、IOM(rSOC)的固存,而添加猪粪则更有利于BIO、HUM组分碳的固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等碳量添加稻秆与猪粪均能促进红壤旱地中DOC、IOM(rSOC)等活性碳库与化学性保护碳库含量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 猪粪 有机碳库 rothc模型 红壤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祥征 赵永宏 +1 位作者 战金艳 韩建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49-17652,17691,共5页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碳汇管理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决策界的关注。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的发挥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回顾近10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的主...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碳汇管理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决策界的关注。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的发挥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回顾近10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概述了4种代表性农田碳汇估算模型的原理、结构、参数及制备、应用案例和模型检验等技术环节,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农田碳汇估算筛选了模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碳汇 碳汇 CENTURY模型 rothc模型 DND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圣嘉 谢锦升 +5 位作者 曾宏达 田浩 周艳翔 胥超 吕茂奎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64-2973,共10页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并结合"时空代换法"对长汀河田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人工恢复后林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反演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othC 26.3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红壤侵蚀地植...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并结合"时空代换法"对长汀河田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人工恢复后林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反演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othC 26.3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红壤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RothC 26.3模型适用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马尾松林地土壤碳库的动态模拟;侵蚀退化地在马尾松林建植后,林地表层土壤碳吸存速率以非线性的形式上升,并在15—25a时间内达到最大,马尾松恢复后前30a林地土壤平均碳吸存速率约为0.385 tC.hm-.2a-1,自马尾松建植后演替至当地顶级群落(次生林)全过程中平均碳吸存速率约0.156 tC.hm-.2a-1;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的拟合方程,计算得到研究区红壤侵蚀退化地的碳饱和容量约为36.85 tC/hm2,固碳潜力约为33.26 tC/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侵蚀地 马尾松 生态恢复 rothc模型 有机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配施秸秆与猪粪的红壤旱地有机碳库组成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殷丹 李欢 +2 位作者 徐江兵 樊剑波 王艳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9-1269,共11页
以长期(1988-2014年)配施有机肥小区的对照(CK)、CK+花生秸秆(PS)、CK+稻秆(RS)及CK+猪粪(PM)的红壤旱地土壤为材料,采用Zimmermann等建立的方法将土壤有机碳逐级筛分为颗粒有机碳(POC)、砂粒和稳定团聚体碳(SAOC)、溶解性有机碳(DOC)... 以长期(1988-2014年)配施有机肥小区的对照(CK)、CK+花生秸秆(PS)、CK+稻秆(RS)及CK+猪粪(PM)的红壤旱地土壤为材料,采用Zimmermann等建立的方法将土壤有机碳逐级筛分为颗粒有机碳(POC)、砂粒和稳定团聚体碳(SAOC)、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LOC)以及惰性有机碳(rSOC)组分,并基于洛桑模型(RothC)将上述碳组分进一步划分为易分解植物残体碳(DPM)、难分解植物残体碳(RPM)、微生物生物量碳(BIO)、腐殖质碳(HUM)以及惰性有机碳(IOM)五个碳库,分析了长期配施作物秸秆与猪粪对各组分有机碳的影响,探讨了外源碳投入量及铁铝氧化物与各组分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配施秸秆与猪粪的红壤旱地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分布比例大小依次为:SAOC>rSOC>LOC>POC>DOC,而RothC模型各碳库含量和比例大小依次为:HUM>IOM>RPM>BIO>DPM。长期配施作物秸秆与猪粪的红壤旱地中HUM、BIO与IOM碳库组分的含量与比例均无显著变化,已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与CK处理相比,PM处理可显著增加红壤旱地SOC;PS和RS处理可显著提高红壤旱地中DPM和RPM的含量,且RS处理有助于DPM与RPM中的有机碳向BIO与HUM转换。相关分析表明,外源碳投入量及土壤中非晶质氧化铝数量的增加有助于红壤旱地中稳定态有机碳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红壤旱地 有机碳库 洛桑(rothc)模型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小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一、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贸易指数,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竞争力评价 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世界经济论坛 贸易指数 评价体系 钻石模型 波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