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 |
杨益茂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7
|
|
2
|
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教育 |
田大山
李艳平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洋务运动时期学堂章程行政法特征分析 |
周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从文化哲学看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学”与“旧学”之争 |
余秉颐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5
|
洋务运动时期王韬对待西方法政知识的认知与逻辑 |
李栋
杨莹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洋务运动时期社会组织变迁述论 |
陈向阳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7
|
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三馆 |
黄新宪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8
|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的涉外合同 |
陆玉芹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9
|
洋务运动与国内市场 |
吴承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0
|
标新立异,耳目一新——《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评介 |
周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1
|
商务观念与洋务企业的成败 |
郑剑顺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3
|
|
12
|
研究洋务学堂的重要资料书 |
肖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4 |
0 |
|
13
|
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嬗变及启示 |
曲铁华
王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4
|
评中魂西体的文化重构论 |
李宗桂
|
《湖湘论坛》
|
1993 |
0 |
|
15
|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产生及主要特征 |
王冬凌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6
|
我国地方政府教育券政策转移的动力机制、价值厘清与行动策略 |
姚荣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其与农业的关系 |
赵仁平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8
|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 |
吴民贵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1
|
|
19
|
中国20世纪初电影职业教育考索——从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谈起 |
但海涯
刘帆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想模型构建研究 |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