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洋务思想家外交思想的近代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章鸣九
-
机构
历史研究杂志社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89年第4期67-74,共8页
-
文摘
以往对中国近代外交人物和外交思想的研究与评论,多着重于主战主和、爱国卖国,而外交近代化的问题却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抛砖引玉,本文仅就洋务思想家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提出粗浅看法。
-
关键词
外交近代化
洋务思想家
外交思想
近代外交
抛砖引玉
-
分类号
D829.11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论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分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剑杰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2期60-65,共6页
-
文摘
【正】 作者曾在《关于洋务思想体系及其评价》一文中提出: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历史作用都必须受到时代和条件的制约。当19世纪6、7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面临着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时代条件下,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起过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当8、9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面临的已不再是要不要学西方而是究竟向西方学习什么的时代条件下,洋务思想坚持反对对中国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从而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性,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运动继续向前推进的反动理论。
-
关键词
洋务思想家
早期维新思想家
学习西方
中体西用
中国社会
向西方学习
中法战争
洋务派
资产阶级
进步作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郭嵩焘思想简论
- 3
-
-
作者
曾永玲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6-60,共5页
-
文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在“千古变局”的刺激下,清统治者中分化出了洋务派集团。郭篙焘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他不以从事洋务活动知世,而以阐述洋务思想著名。但是,却没有哪一位洋务思想家象他那样际遇坎坷,饱尝诟骂。这就足以令人发问:与其它洋务思想家相比,郭嵩焘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何以他的言论遭到那么激烈的抨击,以至“难为世容”?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
关键词
洋务派
郭嵩焘
洋务思想家
半殖民地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活动
改造中国
统治者
人心风俗
向西方学习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王韬与丁日昌
- 4
-
-
作者
邓亦兵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7年第3期40-45,共6页
-
文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快了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延深的节奏,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清统治,内忧外患交并的实质是中国社会面临一场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洋务思潮应运而生。这一思潮作用于社会,则是洋务运动的发轫。洋务思潮的本质特征是“中体西用”,但在对西学的认识上,又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这一点在洋务思想家与洋务官僚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长期以来,洋务思潮内的阶段、层次的差别。
-
关键词
丁日昌
王韬
洋务思潮
洋务思想家
洋务运动
外国侵略势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体西用”
太平天国
本质特征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