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 Ⅱ.气体产生 被引量:3
1
作者 樊胜 叶沿林 +2 位作者 赵志祥 陈陶 应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对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中子靶和靶窗材料分别在中子和质子入射情况下氦气产生截面、氦气产生率以及氦气产生率与原子位移率的比值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辐射损伤 气体产生截面 气体产生率 散裂靶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中的燃耗行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胜 赵志祥 丁大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3-78,共6页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 :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 ,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 :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 ,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增益影响小等优点。这些优点在利用U P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中十分明显。对于利用Th 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 ,热堆和快堆都是可以工作的 ;而对于U Pu燃料循环的系统 ,快堆则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累积 嬗变 次临界反应堆 核素 演化 燃耗行为 裂变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中的核素平衡条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胜 赵志祥 丁大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4-549,共6页
对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次临界堆内核素的转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ADS具有充分利用核资源的可能性。次临界热堆只能工作在 φ <1× 10 14 cm- 2 ·s- 1的中子注量率下 ,快堆则在 φ =10 15~ 10 16cm- 2 ... 对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次临界堆内核素的转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ADS具有充分利用核资源的可能性。次临界热堆只能工作在 φ <1× 10 14 cm- 2 ·s- 1的中子注量率下 ,快堆则在 φ =10 15~ 10 16cm- 2 ·s- 1下仍可稳定工作 ,且平衡时的易裂变核素 ( 2 33U和2 39Pu)数目与初始装料核素的比值远高于热堆的。ADS中 ,外源中子可有效地将可裂变核素转换成易裂变核素。为加速达到平衡 ,初始装料中加入少量2 33U及2 39Pu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核素转换 次临界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结构材料在液态Pb-Bi合金中的腐蚀 被引量:22
4
作者 许咏丽 龙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5-333,共9页
概要综述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结构材料在液态Pb Bi合金中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及其防护技术。腐蚀机理主要是:1)材料组分元素在Pb Bi合金中的溶解和质量迁移;2)组分元素与Pb Bi合金中的杂质氧的化学反应;3)Pb Bi合金沿材料晶... 概要综述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结构材料在液态Pb Bi合金中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及其防护技术。腐蚀机理主要是:1)材料组分元素在Pb Bi合金中的溶解和质量迁移;2)组分元素与Pb Bi合金中的杂质氧的化学反应;3)Pb Bi合金沿材料晶界渗透导致的晶界脆化。主要影响因素为:1)系统的温度和温差;2)Pb Bi合金中的氧含量;3)材料的化学成分;4)Pb Bi合金的流速。氧含量的控制与测量是防止材料腐蚀的重要技术环节,此外,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等防护技术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结构材料 液态Pb—Bi合金 腐蚀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防护 迁移 表面处理 改性 冷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MeV质子入射固态金属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樊胜 叶沿林 +1 位作者 赵志祥 罗璋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对 150MeV质子入射钨、铅和铅 铋合金固态金属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就靶的几何设计、靶材料选择、150MeV质子入射靶中子产额和从靶中泄漏的中子产额、泄漏中子的能谱和空间分布。
关键词 固态金属靶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性质 质子入射 中子产额 几何设计 材料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ADS相关的强流3.5MeV RFQ加速器的束流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关遐龄 罗紫华 傅世年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了适应我国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项目的需要 ,一台注入能量为 75keV ,输出能量为3 5MeV ,频率为 3 5 2 2MHz,质子流强为 5 0mA ,四翼型强流RFQ加速器正由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支持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造当中。本文论述... 为了适应我国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项目的需要 ,一台注入能量为 75keV ,输出能量为3 5MeV ,频率为 3 5 2 2MHz,质子流强为 5 0mA ,四翼型强流RFQ加速器正由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支持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造当中。本文论述了这台RFQ加速器的动力学设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ADS 强度RFQ加速器 束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原理验证装置快热耦合次临界堆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涛 史永谦 +3 位作者 夏普 廖义香 鲜文平 胡彩荣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56,共5页
作为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原理验证装置“启明星”一号的次临界驱动堆,堆芯采用快- 热耦合方式组成,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锕系元素(MA),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裂变产物(FP)。使用MCNP程序... 作为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原理验证装置“启明星”一号的次临界驱动堆,堆芯采用快- 热耦合方式组成,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锕系元素(MA),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裂变产物(FP)。使用MCNP程序对次临界实验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保keff在 0.90-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 原理验证装置 次临界驱动堆 快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离子束物理问题及其束晕-混沌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方锦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12,共12页
强流离子束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处理强流束产生的复杂时空束晕... 强流离子束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处理强流束产生的复杂时空束晕-混沌现象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要有效地控制束晕才能确保强流离子束的许多重要应用.在此对强流离子束的主要用途、物理技术问题、宏观粒子模拟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束晕-混沌的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离子束 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 束晕-混沌控制 强流加速器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废料核素价值研究(续完)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璋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关键词 核废料 超铀核素 核燃料循环 洁净核能系统 裂变产物 贫化铀 放射性 铀资源 风险观 核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加工工艺对钨-钠相容性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许咏丽 龙斌 +1 位作者 徐远超 李化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试验研究了表面加工工艺不同的旋锻钨和抛光钨与钠的相容性。在600℃、含30μg/g氧的金属钠中,旋锻钨和抛光钨的失重速率分别为1×10-4mm·a-1和2×10-4mm·a-1,两种钨与钠均有良好的相容性。旋锻钨试样在钠中的腐蚀失... 试验研究了表面加工工艺不同的旋锻钨和抛光钨与钠的相容性。在600℃、含30μg/g氧的金属钠中,旋锻钨和抛光钨的失重速率分别为1×10-4mm·a-1和2×10-4mm·a-1,两种钨与钠均有良好的相容性。旋锻钨试样在钠中的腐蚀失重量随着腐蚀时间增长而减少;抛光钨试样的失重量与腐蚀时间的倒数呈线性关系。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腐蚀后的旋锻钨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为NaxWOy和WxOy,而抛光钨则仅有NaxWOy。腐蚀失重曲线的不同和腐蚀产物的差异表明,表面加工工艺造成的表面状态对钨在钠中的腐蚀特性和机理有显著影响。经高温钠腐蚀后,旋锻钨试样的晶粒长大,断裂应力和显微硬度显著降低;高温钠腐蚀对抛光钨试样的断裂应力和显微硬度似乎无明显影响。断口分析结果显示,钠腐蚀前,旋锻钨和抛光钨试样的断口形貌均呈现沿晶脆断特征;钠腐蚀后,两种钨试样的沿晶脆断特征变得更为显著,为沿晶和穿晶混合型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加工工艺 相容性 旋锻钨 抛光钨 洁净核能系统 ADS 冷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6
11
作者 方锦清 陈关荣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1-388,共68页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 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 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 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 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 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 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 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晕-混沌控制 复杂性理论 控制方法 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 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_p≤300MeV质子-铅核核反应微观截面的理论计算
12
作者 周锦锋 孙秀泉 申庆彪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对5—300 MeV 能区质子与天然铅的各种反应截面进行了计算,在符合多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预言了长寿命放射性核的累积产生截面及其随质子入射能量的变化和中子多重数。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中能质子引发天然铅核裂变... 对5—300 MeV 能区质子与天然铅的各种反应截面进行了计算,在符合多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预言了长寿命放射性核的累积产生截面及其随质子入射能量的变化和中子多重数。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中能质子引发天然铅核裂变质量分布的经验公式,计算了电荷分布,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核能系统 质子引发裂变 微观截面 计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它领域应用
13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2期106-106,共1页
O439 2003021600光学模型与ADS靶的反应截面=Optical model study ofreaction cross sections for ADS target materials[刊,中]/张正军(西北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69)),孙秀泉…//光子学报.—2002,31(9).—1155-1159 利用核... O439 2003021600光学模型与ADS靶的反应截面=Optical model study ofreaction cross sections for ADS target materials[刊,中]/张正军(西北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69)),孙秀泉…//光子学报.—2002,31(9).—1155-1159 利用核反应中光学模型理论,对质子入射能量从阈值能到450MeV,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的靶材<sup>209</sup>Bi、<sup>208</sup>Pb、<sup>202</sup>Hg、<sup>197</sup>Au、<sup>184</sup>W、<sup>181</sup>Ta与质子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套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的光学势参量,预言了质子与Bi、Pb、Hg、Au、W、Ta的反应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截面 光学模型 洁净核能系统 质子 模型理论 核反应 加速器驱动 西北大学 实验数据 光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