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AQP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亚芬 韩雪 +4 位作者 张一昕 段思明 郝蕾 王茜 刘晨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71-1676,1711,共7页
通过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泽泻汤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动物模型,造模... 通过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泽泻汤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动物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用药5周以后,观察大鼠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的变化,运用RT-PCR方法检测了大鼠结肠组织AQP3基因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大鼠结肠组织AQP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脂中TG、TC、LDL-C的含量及结肠中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各治疗组大鼠血脂中TG、TC、LDL-C的含量及结肠组织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均降低,HDL-C含量升高。提示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通过上调结肠组织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以调节水液代谢,阻止痰湿的生成,祛除致病因素,可能是其治疗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加味方 高脂血症 水通道蛋白3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汤加味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症候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洪亮 张树峰 +3 位作者 张连和 陈景彦 刘振岳 沙洁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症候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代文,对照组给予泽泻汤加味方联合复代文口服治疗,随访28天,观察中医整体症候、各...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症候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代文,对照组给予泽泻汤加味方联合复代文口服治疗,随访28天,观察中医整体症候、各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以治疗组为优。2组中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失眠、心悸的各自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眩晕、头痛、失眠的积分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或P<0.05),以治疗组为优。结论:泽泻汤加味方能较好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中医整体症候,对主症中的眩晕、头痛,次症中的失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从而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泽泻汤加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饮食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万龙 张树峰 +3 位作者 范洪亮 沙洁津 于海荣 刘振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降压作用及机制。方法:泽泻汤加味方水煎浓缩剂,分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干预高盐高血压大鼠。设置正常空白组、模型空白组、复代文对照组,测定尿量、血压;28天后,经大鼠腹主动脉动取血,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降压作用及机制。方法:泽泻汤加味方水煎浓缩剂,分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干预高盐高血压大鼠。设置正常空白组、模型空白组、复代文对照组,测定尿量、血压;28天后,经大鼠腹主动脉动取血,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AngⅡ、血清EO、ALD含量及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结果:给药后第1、4、7天,各给药组较模型空白组尿量增加(复代文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P<0.01或P<0.05);中药各组尿量第4天达高峰,至第7天开始减少;1周后,中药各组尿量仍较模型空白组为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空白组外,各模型组血压均下降(复代文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各中药组血压值与复代文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给药各组的降压作用与其利尿作用(复代文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呈一致性;1周后,除复代文组的尿量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中药复方各组并不增加,但降压作用依然存在。各给药组血浆AngⅡ、血清EO、ALD含量不同程度下降,Na+,K+-ATPase活性显著提高。结论:泽泻汤加味方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初期的降压作用显著,与其利尿作用有关,长期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利水、活血、祛痰的综合作用实现的。降压机制与其降低循环AngⅡ、ALD、EO及提高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泽泻汤加味方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患者各证型单项症状影响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春华 高怡 +3 位作者 陈建芝 李春禹 王长志 范洪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各单项症状的影响,明确其适应证型及原因。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28天,观测第0天与第28天...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各单项症状的影响,明确其适应证型及原因。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28天,观测第0天与第28天2组同一证型总体证候积分与各单项症状积分变化。结果:2组相同证型之间总积分比较发现,肝火亢盛证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种证型(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明显。2组同一证型中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发现,肝火亢盛证各单项症状改善各不相同,而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中单项症状积分均下降并以治疗组更明显,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较单纯辨证论治对于肝阳上亢证无意义,对于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中医总体证候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整体改善,而并非针对某个单项症的改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泽泻汤加味方 高血压 中医证候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治疗高血压病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春华 高怡 +3 位作者 陈建芝 李春禹 王长志 范洪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确此种治疗方式更适合何种高血压病。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疗程28d,观测不同阶...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确此种治疗方式更适合何种高血压病。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疗程28d,观测不同阶段偶测血压。结果:2组偶测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SBP第14、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DBP同期比较第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病史组间第28d同期比较,病史≤5年组、5年<病史≤10年组间SBP、DBP均无差异(P>0.05),10年<病史≤15年组、病史>15年组间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其差异随病史延长而日渐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证型组间第28d同期比较:肝火亢盛证SBP、DBP均无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SBP无差异(P>0.05)、DBP有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较单纯辨证论治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病史较长、中医证型属于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的高血压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泽泻汤加味方 高血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