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窠囊理论”探讨泻窠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朱银杏 陈琰 +1 位作者 朱丹丹 于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窠囊理论”组方的泻窠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潜在机制,分析其潜在作用靶点,为“窠囊理论”治疗PCO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CTD和GEO等数据库检索泻窠汤的成分及潜在作... 目的探讨基于“窠囊理论”组方的泻窠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潜在机制,分析其潜在作用靶点,为“窠囊理论”治疗PCO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CTD和GEO等数据库检索泻窠汤的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阐释其作用机制。采用LASSO和Wilcoxon检验筛选及验证有效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与有效靶点的结合能力。收集临床样本,通过ELISA实验验证预测靶点。结果共鉴定出29个治疗靶点,GO富集分析涉及炎症反应、代谢调节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涵盖“癌症通路”“炎症通路”“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通路”等。最终筛选并验证了5个有效靶点:CTSL、FABP5、HMOX1、PIK3CD和MMP9。核心成分槲皮素对MMP9具有较强亲和力。临床研究显示,泻窠汤治疗组的获卵数和卵泡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泻窠汤治疗PCOS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并经分子对接和临床研究验证,为其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窠囊理论”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理论 泻窠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临床研究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