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颗粒振动影响动量传递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1
作者
贾龙菲
付少童
+3 位作者
向星
张华海
张弢
王利民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5-747,共13页
流化床内部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耦合改进的浸入运动边界法模拟了不同振幅比A/D和频率比k=fe/f0下的单颗粒振动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排布和间距的双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中升阻力系数以及涡脱落频率的影响。结...
流化床内部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耦合改进的浸入运动边界法模拟了不同振幅比A/D和频率比k=fe/f0下的单颗粒振动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排布和间距的双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中升阻力系数以及涡脱落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Reynolds数Re=100,单颗粒横向振动时,振幅增大导致锁定区间变大,颗粒锁定区间内的曳力系数大于锁定区间外,有利于传递。单颗粒流向振动,A/D=1.50时,随振动频率增大,流体流动模式为:2S模式→2P模式→2P+2S模式→混沌。相同振幅下k<1.25时,颗粒横向振动的曳力系数大于流向振动的曳力系数;k>1.25时则与之相反。因此,当k<1.25时,横向振动更有利于传递;k>1.25时,流向振动更有利于传递。串联双颗粒相互抑制涡的形成使曳力系数减小,不利于传递;相反,并联双颗粒促进传递作用,且在间距H=3D时效果最佳。以上数值结果为强化传递过程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浸入运动边界法
颗粒振动
曳力系数
泻涡模式
锁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颗粒振动影响动量传递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1
作者
贾龙菲
付少童
向星
张华海
张弢
王利民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5-74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6212,91434113)
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项目(NNW2020ZT1-A20)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QYZDB-SSW-SYS029)。
文摘
流化床内部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耦合改进的浸入运动边界法模拟了不同振幅比A/D和频率比k=fe/f0下的单颗粒振动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排布和间距的双颗粒振动对传递过程中升阻力系数以及涡脱落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Reynolds数Re=100,单颗粒横向振动时,振幅增大导致锁定区间变大,颗粒锁定区间内的曳力系数大于锁定区间外,有利于传递。单颗粒流向振动,A/D=1.50时,随振动频率增大,流体流动模式为:2S模式→2P模式→2P+2S模式→混沌。相同振幅下k<1.25时,颗粒横向振动的曳力系数大于流向振动的曳力系数;k>1.25时则与之相反。因此,当k<1.25时,横向振动更有利于传递;k>1.25时,流向振动更有利于传递。串联双颗粒相互抑制涡的形成使曳力系数减小,不利于传递;相反,并联双颗粒促进传递作用,且在间距H=3D时效果最佳。以上数值结果为强化传递过程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浸入运动边界法
颗粒振动
曳力系数
泻涡模式
锁定现象
Keywords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immersed moving boundary
particle vibration
drag coefficients
vortex shedding
lock-in
分类号
O3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颗粒振动影响动量传递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贾龙菲
付少童
向星
张华海
张弢
王利民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