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县-荣昌地区地震活动时空演化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1
作者 唐茂云 李翠平 +3 位作者 黄世源 董蕾 高见 李勇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3-1203,共21页
文中基于重庆区域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对2021年7月以来泸县—荣昌地区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利用CAP方法反演2009年以来记录的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结合拟合的发震断层参数和反演的构造应力场探讨了地震... 文中基于重庆区域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对2021年7月以来泸县—荣昌地区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利用CAP方法反演2009年以来记录的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结合拟合的发震断层参数和反演的构造应力场探讨了地震活动的发震断层和不同时段地震的孕震机理。结果显示,2021年以来泸县—荣昌的地震活动从螺观山背斜迁移至喻家寺和香炉山向斜内2个区域;地震活动呈现出2条NE—NNE向展布的条带,且深度集中在2~12km。震源破裂以逆冲挤压型为主,震源矩心平均深度为3.8km,与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层深度吻合。其中喻家寺向斜地震带状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向NE迁移,且西南末端分叉成为2支。香炉山向斜内的地震活动则呈NNE走向、SE倾分布。2条地震条带地表无匹配断层,根据小地震分布确定的断层面参数和震源机制解结果推测,喻家寺向斜地震条带的发震断层为一条走向NNE、倾向NWW的逆冲隐伏断层;香炉山向斜地震条带发震断层则为一条走向NNE、倾向SE的逆冲隐伏断层。研究区的构造应力环境相对简单,以NWW-SEE向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区域内显著地震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和隐伏断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荣昌 地震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断层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