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泰尔熵指数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宁亚东 张世翔 孙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9-72,共4页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能源效率差异和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减小的速度较快,且总体能源效率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三区域内部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表现各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能源效率差异逐渐减小,而西部地区内部能源效率差异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泰尔熵指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区域视角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泰尔熵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桂芝 《地方财政研究》 2011年第10期40-45,共6页
本文以我国四区域财力均等化为视角,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给予多维度测度与揭示。结果显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存在弱化性、差异性特征,甚至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 本文以我国四区域财力均等化为视角,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给予多维度测度与揭示。结果显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存在弱化性、差异性特征,甚至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负效应,这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较大的改革和优化空间。为此,在"十二五"时期应采取积极对策,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效应 泰尔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基于泰尔熵指数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远 李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对1997~2007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1年间,中国总体能源效率差距明显下降,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区域内能源效率差距快速下降,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显著增加。从三个... 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对1997~2007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1年间,中国总体能源效率差距明显下降,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区域内能源效率差距快速下降,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显著增加。从三个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略有增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地区差距 泰尔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尔熵指数的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唐建荣 王清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1-27,共7页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研究,对各地区碳减排任务的合理分配及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尔熵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化程度,探索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研究,对各地区碳减排任务的合理分配及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尔熵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化程度,探索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整体呈现出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走向;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中部改善迅速的态势;中国各区域碳排放效率长期存在差距,西部地区的减排行为对中国整体的碳减排目标实现举足轻重。为中国碳减排任务的合理分解提供了经济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人均碳排放 泰尔熵指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泰尔熵指数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30-134,共5页
文章在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泰尔熵指数观察2001—2016年不同制造行业的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了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趋势上升,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由东向... 文章在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泰尔熵指数观察2001—2016年不同制造行业的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了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趋势上升,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具有污染特征的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下降。集聚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集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最大,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次,而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起显著抑制作用,印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经济学 泰尔熵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T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能源效率评价研究: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策 成金华 孙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4,111,共7页
运用泰尔熵指数对2001~2015年长江中游、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四大地区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之后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长江中游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并与其他三个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 运用泰尔熵指数对2001~2015年长江中游、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四大地区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之后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长江中游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并与其他三个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能源效率差距和区域间的能源效率差距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是总体能源效率差的主要构成部分;(2)长江中游区域内部的能源效率差逐渐减小,但仍然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长江中游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制定区域节能战略坚持"求同存异",加大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快技术进步,积极进行能源技术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能源效率 泰尔熵指数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