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汉文“吐蕃”的注音原则——基于藏文文献里的“吐蕃”拼读
被引量:
9
1
作者
南小民
巴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文章把学界关于汉文"吐蕃"一词读音歧异的观点,总体归为"名从主人原则""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三类注音原则下的百家争鸣。通过对藏文文献尤其是藏文史籍的梳理,发现汉文"吐蕃&qu...
文章把学界关于汉文"吐蕃"一词读音歧异的观点,总体归为"名从主人原则""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三类注音原则下的百家争鸣。通过对藏文文献尤其是藏文史籍的梳理,发现汉文"吐蕃"在藏文文献里有三类对应拼读形式,即唐宋时期的藏文(1繻?、元以来的繼系拼读(如軹?艬繼?、聀臦?繾繼?等)和现代藏文里的軹?挒繻?;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三类"吐蕃"注音原则的得失,明确所谓"名从主人原则"不能成立,不可取;"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文章建议汉文辞书可考虑同时遵循"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来给"吐蕃"一词注音,只不过不同注音的"吐蕃"使用场合宜各有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注音原则
名从主人
尊史从古
自然音变
繼系拼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雷励
余颂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
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二音的两种类型:一为并列古、今(或今、古)音;二为四声互用。从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的对比来看,二反、二音并非漏注了叶字,而是朱熹有意为之,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统一于朱熹的注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二反
二音
反切
叶
注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文“吐蕃”的注音原则——基于藏文文献里的“吐蕃”拼读
被引量:
9
1
作者
南小民
巴桑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拉萨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系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驻藏大臣作品中的西藏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15XZW009
文摘
文章把学界关于汉文"吐蕃"一词读音歧异的观点,总体归为"名从主人原则""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三类注音原则下的百家争鸣。通过对藏文文献尤其是藏文史籍的梳理,发现汉文"吐蕃"在藏文文献里有三类对应拼读形式,即唐宋时期的藏文(1繻?、元以来的繼系拼读(如軹?艬繼?、聀臦?繾繼?等)和现代藏文里的軹?挒繻?;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三类"吐蕃"注音原则的得失,明确所谓"名从主人原则"不能成立,不可取;"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文章建议汉文辞书可考虑同时遵循"尊史从古原则"和"自然音变原则"来给"吐蕃"一词注音,只不过不同注音的"吐蕃"使用场合宜各有分工。
关键词
吐蕃
注音原则
名从主人
尊史从古
自然音变
繼系拼读
Keywords
"吐蕃" (Tubo)
phonetic notation
phonetic change
spelling
分类号
H2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雷励
余颂辉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1,共8页
文摘
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二音的两种类型:一为并列古、今(或今、古)音;二为四声互用。从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的对比来看,二反、二音并非漏注了叶字,而是朱熹有意为之,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统一于朱熹的注音原则。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二反
二音
反切
叶
注音原则
Keywords
Zhu Xi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n The Book of Songs(诗集传) two phonetic transcriptions two pronunciations fanqie xie principles of prouncia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汉文“吐蕃”的注音原则——基于藏文文献里的“吐蕃”拼读
南小民
巴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考
雷励
余颂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