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传意视角下典籍注释活动的特质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4,共6页
语言传意研究将语言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打破了语言本体研究静态性、自足性的特点。从语言传意的角度分析古代典籍注释活动,既可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带来活力,又可使语言传意研究拓展到典籍注释传意活动的新领域。典籍注释是注释者... 语言传意研究将语言使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打破了语言本体研究静态性、自足性的特点。从语言传意的角度分析古代典籍注释活动,既可为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带来活力,又可使语言传意研究拓展到典籍注释传意活动的新领域。典籍注释是注释者运用文字符号所进行的结构更为复杂、传意过程更为独特、传意结果更为多样的语言传意活动。它以文字符号作为历时传意的介质,形成典籍作者、典籍注释者、注本读者三个传意单位,由典籍作者、典籍文本、语言文字、注释者、注释文本、注本读者、语境7个要素组成,经过理解与解释两个过程,形成了信息不断累积的单向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传意 典籍注释 注释 注释文本 传意过程 传意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