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释人脸模型的三维面部数据局部匹配
1
作者 赵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978-5983,共6页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模型(annotation facial model,AFM)进行初始配准,扩展可变模型框架即利用在拟合过程中人脸对称性的优点,使得局部匹配问题可以将缺失数据完整化,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姿态的不变性。最后,在通用的3D人脸数据库FRGCv2及来自圣母大学的人耳数据库的集合F、G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局部匹配 标志检测 注释人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面部数据局部匹配方法
2
作者 赵勇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7,共6页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该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该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模型进行初始配准,以扩展可变模型框架即利用在拟合过程中人脸对称性的优点,使得局部匹配问题可以将缺失数据完整化,从而真正地实现姿态的不变性.论文在通用的3D人脸数据库FRGC v2及来自圣母大学的入耳数据库的集合F、G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局部匹配 标志指示器 注释人脸模型 可变模型框架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