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采连通性计算及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晓慧 邓景夫 +2 位作者 陈晓明 刘学 王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针对阻容模型求解结果仅为注水贡献率的问题,运用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消除注采结构变化对注采连通性计算值的影响,推导出能够真实反映注采井间连通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物理表征参数--无因次连通系数,实现井间渗流通... 针对阻容模型求解结果仅为注水贡献率的问题,运用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消除注采结构变化对注采连通性计算值的影响,推导出能够真实反映注采井间连通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物理表征参数--无因次连通系数,实现井间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连通系数大于1. 2时,注采井间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无因次连通系数介于0. 8~1. 2时,为正常渗流;无因次连通系数小于0. 8时,注采井间储层存在堵塞。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渤海南部油田,成功指导水井调剖5井次,油井酸化解堵4井次,合计日增油为214m^3/d。研究成果对注采连通性认识、优势渗流通道和储层堵塞的识别及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连通性 阻容模型 无因次连通系数 优势渗流通道 储层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注采井连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付真 姜汉桥 +1 位作者 殷方好 孟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2,共5页
准确判断注采井之间的连通性,在改善注入流体驱替效率和指导调剖堵水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注采井系统,注入井的注入信息反馈为采油井的产出信息,这一过程可以近似为脉冲响应过程,从而可以建立注采井脉冲响应模型对注采井系... 准确判断注采井之间的连通性,在改善注入流体驱替效率和指导调剖堵水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注采井系统,注入井的注入信息反馈为采油井的产出信息,这一过程可以近似为脉冲响应过程,从而可以建立注采井脉冲响应模型对注采井系统进行描述。以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脉冲响应模型响应关系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注采井之间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响应关系,即注采井连通度,从而实现注采井连通性动态跟踪评价。示踪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地进行注采井连通性动态跟踪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卡尔曼滤波 脉冲响应模型 连通性 动态跟踪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注采连通判别及注水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杨超 许晓明 +2 位作者 齐梅 李彦兰 韩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92-4601,共10页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采动态连通性,并通过构建注水效率与连通系数的关系式,提出一种注水量优化调整新方法。从连通系数和注水效率2方面对新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在冀东油田高5断块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数据更接近,历史拟合时间短,快捷省时,只需要现场的地面生产数据,基本数据较易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阻模型 水驱油效率 注采连通性 水量优化 井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黏剂及其施工工艺对火驱稠油油藏注采井间快速连通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亓树成 彭小强 +3 位作者 郝红永 李雅 严印强 左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针对火驱试验区注采井之间连通性差的问题,利用一维火驱物模装置,通过采用“梯次浓度注入降黏剂+脉冲式注气压力调节”等工艺措施,初步探索了火驱试验区注采井之间快速连通的方法。同时,基于油藏中稠油与降黏剂实际作用原理,建立了一种... 针对火驱试验区注采井之间连通性差的问题,利用一维火驱物模装置,通过采用“梯次浓度注入降黏剂+脉冲式注气压力调节”等工艺措施,初步探索了火驱试验区注采井之间快速连通的方法。同时,基于油藏中稠油与降黏剂实际作用原理,建立了一种用于评价筛选降黏剂性能的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筛选出适合现场的降黏剂。实验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水溶性降黏剂降黏性能优于油溶性降黏剂,其中3#(丙烯酸类聚合物)水溶性降黏剂降黏性能最佳,在40℃和60℃时降黏率分别达到52.3%、61.2%,油溶性降黏剂耐温性能更好,而采用注采井两端双向注入降黏剂的方法能加快注采井之间的连通。研究成果可为火驱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稠油 降黏剂 注采连通性 梯次浓度 脉冲式压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SZ油田井间单砂体连通性判别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瑞 刘宗宾 +2 位作者 田博 张雪芳 刘超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3,共6页
针对渤海SZ油田采用合注合采生产方式,测试资料少,难以有效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砂体(Miall的4级构型单元)解剖成果,结合调整井水淹状况,通过单砂体侧向接触类型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方法,同时引入非连通厚度和非... 针对渤海SZ油田采用合注合采生产方式,测试资料少,难以有效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砂体(Miall的4级构型单元)解剖成果,结合调整井水淹状况,通过单砂体侧向接触类型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方法,同时引入非连通厚度和非连通比例指标的概念从静态角度对单砂体连通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克服了注采对应率等指标仅能反映采油井连通状况,而无法全面、真实反映井间注采连通状况的局限性。利用新指标可以对不同井组注采连通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直观展示出不同井组注采连通状况的差异,进而指导油田进一步完善局部注采井网、释放剩余油潜力。以新指标为依据,指出了注采连通状况较差的潜力井组,并在潜力井组部署试验井,试验井实际生产状况与指标预测结果一致,证实新指标效果较好,可以为同类型油田进行连通性判别及连通状况定量表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注采连通性 非连通比例 定量评价 渤海SZ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量动用程度对理论水驱递减规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英宪 陈晓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水驱油藏理论递减率的计算方法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的问题,从理论递减率表达式出发,引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推导得到了理论递减率修正公式。以定液量开发为例,结合渤海SZ油田基础数据,绘制了不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影响下的... 针对目前常用的水驱油藏理论递减率的计算方法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的问题,从理论递减率表达式出发,引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推导得到了理论递减率修正公式。以定液量开发为例,结合渤海SZ油田基础数据,绘制了不同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影响下的理论递减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采液速度条件下,水驱动用储量越低,递减率越大;相反,若油田水驱动用程度得到提高,那么其理论递减率将减小。渤海28S油田应用结果表明,新的公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对油田实际工作中的动态分析与开发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于储层横向变化快、注采连通性较差的油田,建议应充分考虑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影响,以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理论递减率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注采连通性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