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军
张继谦
+1 位作者
杜学军
薛国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主力油田)为45.5%,调整效果显著。在注水结构调整中,控制超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欠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井网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小区块、小开发单元注水由边外向边内转移;面积较大单元由集中注水向分散注水转移;高含水井注水由主力层向非主力层转移;厚油层由分层注水向分段注水转移。缩小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差异性才能提高存水率,矿场注水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对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油田采用分压力、分水质注水;厚油层利用层内夹层细分层段注水,对这样仍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分层改造后注水。在产液结构调整中,每年对低效、无效油井进行补孔、堵水、转换层系和关井等综合治理,减少平面干扰;厚油层细分成最小流动单元或渗流单元开采,减少层内纵向干扰;产油层细分改造;根据油层的沉积亚相,采取不同的提液对策。砂岩油田水驱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是难度很大的长期工作,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运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表1参4(郭海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开发
砂岩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期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藏注采结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涛
姜汉桥
+2 位作者
李波
吕照明
王玉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56,共4页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验,进行注采结构调整时,采收率提高2.97%,说明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指进现象
注采结构
水驱前缘
采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伟东
窦之林
孙晓燕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途径分析、注采结构状况分析研究等。在降压强排试验的基础上 ,调整注采结构 ,使油田地层压力得到控制 ,注采结构得到了优化 ,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趋势明显好转 ,强化了油田稳产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注采结构
特高含水
优化调整
油田
注
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577-8581,共5页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合理开发技术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合压力分布状况做好注采结构调整,指导水驱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在地质模型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对杏南开发区杏十区纯油区西部PI22沉积单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修改油层各参数,使模型与实际地层得到很好拟合。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PI22沉积单元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的关系。对PI22沉积单元开发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层拟合
注采结构
调整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南油田注采结构调整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笛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孤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以馆陶组和东营组为主 ,非均质性严重。进入高含水期后 ,油水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合理调整注采结构 ,首先研究了微构造和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原注采井网存在的问题 ,...
孤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以馆陶组和东营组为主 ,非均质性严重。进入高含水期后 ,油水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合理调整注采结构 ,首先研究了微构造和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原注采井网存在的问题 ,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如 :优选射孔井段、调剖、油井改层等 ,使调整后的注采结构与微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相匹配 ,以此获得了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确保了孤南油田的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结构
剩余油
控水稳油
油田
注
水
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
被引量:
8
6
作者
龙明
刘英宪
+2 位作者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4,共10页
为了研究侧积层对注采结构的影响,以渤海L油田南区高弯度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砂体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方式,建立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从侧积层孔隙度、渗透率、厚度、产状...
为了研究侧积层对注采结构的影响,以渤海L油田南区高弯度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砂体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方式,建立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从侧积层孔隙度、渗透率、厚度、产状、水平宽度及地层倾角等6个方面研究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回归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控制系数的经验公式。根据B-L水驱油理论推导了受储层构型影响的水驱波及系数表达式,并建立了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中的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不随侧积层孔隙度增加而改变;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随着侧积层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弱;侧积层厚度、水平宽度、分布频率、地层倾角的增加均会使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增强。应用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对渤海L油田南区D12井组进行优化调整后,日产油累计增加了123m^3/d,调整效果显著,为后续优化注水及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精细挖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储层构型
侧积层
控制系数
矢量水驱
油藏数值模拟
注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被引量:
27
7
作者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7,共3页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水上升速度 )今后两至三年注采比变化规律。数模计算结果与注采比软件拟合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本项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计算 ,给出一次、二次加密调整井及基础井网 ,确定了合理的注水匹配关系 ,提出了调整注采比和注采结构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块油藏典型井组特高含水期配产配注优化研究
被引量:
17
8
作者
崔传智
张继庆
+2 位作者
杨勇
王建
田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700,共4页
断块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断块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
断块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断块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图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组的注采调配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特高含水期
注采结构
配产配
注
均衡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注水油田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曾宪红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油水粘度比大,面临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水驱开采效果越来越差的普遍矛盾。针对海外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开发中存在油藏认识程度低、注采系统不完善、水驱动用程度低等主要矛盾,以“注够水、注好水”为核心,通过精...
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油水粘度比大,面临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水驱开采效果越来越差的普遍矛盾。针对海外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开发中存在油藏认识程度低、注采系统不完善、水驱动用程度低等主要矛盾,以“注够水、注好水”为核心,通过精细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采用完善注采井网、细分注水单元、“提、控、治”等多种有效手段调整优化注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田
注
水
开发效果
注采结构
油藏
中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五南夹片注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孙欣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温五南夹片生产效果和注水效果都比较差,目前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本专题研究表明,该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上油组目前尚有73.3%的含油区域未见效,水驱采收率比较低,为27%,注水利用率低,有效注采比低。造成以上问...
温五南夹片生产效果和注水效果都比较差,目前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本专题研究表明,该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上油组目前尚有73.3%的含油区域未见效,水驱采收率比较低,为27%,注水利用率低,有效注采比低。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断层多、断块复杂,砂体物性差、连片性差,目前井网不适应温五南夹片的地质条件,注采结构不合理。针对该区块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钻井原则以及应完善井网、调整注采结构等具体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有效
注
采
比
断块
注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注水效果评价
11
作者
孙欣华
杨均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均比较好,但由于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注水利用率低、平面水驱状况不均衡。根据第三系油藏存在问题,确定了考虑气体亏空时的平衡注采比和不同注采比下的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并进一步确定不...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均比较好,但由于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注水利用率低、平面水驱状况不均衡。根据第三系油藏存在问题,确定了考虑气体亏空时的平衡注采比和不同注采比下的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井组合理的注采比范围,制定了下步技术对策,为油田注采调整、挖掘剩余油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平衡
注
采
比
注
水利用率
注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冲
唐孝芬
+1 位作者
郭恩常
许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开发
井网完善
注采结构
调整
经济效益
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20
1
作者
卢军
张继谦
杜学军
薛国勤
机构
河南石油勘探局开发处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摘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主力油田)为45.5%,调整效果显著。在注水结构调整中,控制超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欠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井网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小区块、小开发单元注水由边外向边内转移;面积较大单元由集中注水向分散注水转移;高含水井注水由主力层向非主力层转移;厚油层由分层注水向分段注水转移。缩小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差异性才能提高存水率,矿场注水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对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油田采用分压力、分水质注水;厚油层利用层内夹层细分层段注水,对这样仍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分层改造后注水。在产液结构调整中,每年对低效、无效油井进行补孔、堵水、转换层系和关井等综合治理,减少平面干扰;厚油层细分成最小流动单元或渗流单元开采,减少层内纵向干扰;产油层细分改造;根据油层的沉积亚相,采取不同的提液对策。砂岩油田水驱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是难度很大的长期工作,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运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表1参4(郭海莉?
关键词
水驱油田开发
砂岩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结构
调整
Keywords
Water drive, Sandstone, Oil and gas reservoir, High water cut stage, Injection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期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藏注采结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涛
姜汉桥
李波
吕照明
王玉希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5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228000)资助
文摘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验,进行注采结构调整时,采收率提高2.97%,说明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指进现象
注采结构
水驱前缘
采
收率
Keywords
high water cut period fingering phenomenon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water drive front oil recovery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伟东
窦之林
孙晓燕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孤东采油厂
出处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摘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途径分析、注采结构状况分析研究等。在降压强排试验的基础上 ,调整注采结构 ,使油田地层压力得到控制 ,注采结构得到了优化 ,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趋势明显好转 ,强化了油田稳产基础 。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注采结构
特高含水
优化调整
油田
注
水
Keywords
Gudong oilfield,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super high water cut, development effect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渗流物理教研室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
大庆市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测试队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577-8581,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项目“低渗透油藏优化开采理论研究”(2009D-5006-02-07)资助
文摘
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共发育萨Ⅱ、萨Ⅲ、葡Ⅰ三个沉积单元72个细分沉积单元[1]。目前油田开采对象转向了物性更差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井网与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水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因此,需要对高含水后期水驱合理开发技术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合压力分布状况做好注采结构调整,指导水驱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在地质模型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对杏南开发区杏十区纯油区西部PI22沉积单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修改油层各参数,使模型与实际地层得到很好拟合。研究了注采结构调整与PI22沉积单元生产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注水井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和注水井平均注入压力的关系。对PI22沉积单元开发方案进行研究,确定出最优方案。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层拟合
注采结构
调整
方案优选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n optimization formation fitting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分类号
TE357.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南油田注采结构调整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笛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
出处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文摘
孤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以馆陶组和东营组为主 ,非均质性严重。进入高含水期后 ,油水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合理调整注采结构 ,首先研究了微构造和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原注采井网存在的问题 ,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如 :优选射孔井段、调剖、油井改层等 ,使调整后的注采结构与微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相匹配 ,以此获得了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确保了孤南油田的稳产。
关键词
注采结构
剩余油
控水稳油
油田
注
水
结构
调整
Keywords
injection-production scheme, mini-structur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residual oil, stabilizing oil production by water control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
被引量:
8
6
作者
龙明
刘英宪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 ZX05058-001)和“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编号:2016 ZX05025-001)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侧积层对注采结构的影响,以渤海L油田南区高弯度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砂体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方式,建立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从侧积层孔隙度、渗透率、厚度、产状、水平宽度及地层倾角等6个方面研究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回归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控制系数的经验公式。根据B-L水驱油理论推导了受储层构型影响的水驱波及系数表达式,并建立了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中的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不随侧积层孔隙度增加而改变;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随着侧积层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弱;侧积层厚度、水平宽度、分布频率、地层倾角的增加均会使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增强。应用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对渤海L油田南区D12井组进行优化调整后,日产油累计增加了123m^3/d,调整效果显著,为后续优化注水及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精细挖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曲流河
储层构型
侧积层
控制系数
矢量水驱
油藏数值模拟
注采结构
Keywords
meandering river
reservoir architecture
lateral layer
control coefficient
vector water flooding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structure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被引量:
27
7
作者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7,共3页
文摘
通过大量生产数据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萨中地区各套层系合理注采比预测模型。萨中全区合理注采比预测宜采用注采比与水油比法 ;萨葡层宜采用物质平衡法 ;高台子层宜采用多元回归法。根据预测公式可得出一定假设条件下 (定产、定压和定含水上升速度 )今后两至三年注采比变化规律。数模计算结果与注采比软件拟合结果基本吻合 ,表明本项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计算 ,给出一次、二次加密调整井及基础井网 ,确定了合理的注水匹配关系 ,提出了调整注采比和注采结构的建议 。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水油比
注
采
比
数学模型
注采结构
调整
Keywords
formation pressure
water-oil ratio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mathematical model
adjustment of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块油藏典型井组特高含水期配产配注优化研究
被引量:
17
8
作者
崔传智
张继庆
杨勇
王建
田斌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70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11-003)资助
文摘
断块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断块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图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组的注采调配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断块油藏
特高含水期
注采结构
配产配
注
均衡驱替
Keywords
fault block reservoir extra high water cut stage injection-production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proration 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注水油田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曾宪红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文摘
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油水粘度比大,面临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水驱开采效果越来越差的普遍矛盾。针对海外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开发中存在油藏认识程度低、注采系统不完善、水驱动用程度低等主要矛盾,以“注够水、注好水”为核心,通过精细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采用完善注采井网、细分注水单元、“提、控、治”等多种有效手段调整优化注采结构。
关键词
稠油油田
注
水
开发效果
注采结构
油藏
中后期
Keywords
heavy oilfield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results
injecting and producing frame
reservoir
mid-late stage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五南夹片注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孙欣华
机构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温五南夹片生产效果和注水效果都比较差,目前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本专题研究表明,该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上油组目前尚有73.3%的含油区域未见效,水驱采收率比较低,为27%,注水利用率低,有效注采比低。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断层多、断块复杂,砂体物性差、连片性差,目前井网不适应温五南夹片的地质条件,注采结构不合理。针对该区块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钻井原则以及应完善井网、调整注采结构等具体技术对策。
关键词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有效
注
采
比
断块
注采结构
Keywords
Control degree of water flooding,Producing degree of water flooding,Effective injection production ratio,Fault block,Structure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U278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注水效果评价
11
作者
孙欣华
杨均奇
机构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5期51-52,共2页
文摘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均比较好,但由于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注水利用率低、平面水驱状况不均衡。根据第三系油藏存在问题,确定了考虑气体亏空时的平衡注采比和不同注采比下的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井组合理的注采比范围,制定了下步技术对策,为油田注采调整、挖掘剩余油指明方向。
关键词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平衡
注
采
比
注
水利用率
注采结构
Keywords
control degree of waterflood,producing degree of waterflood,balanceable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affusion utilizing ratio,structure of injection-production.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冲
唐孝芬
郭恩常
许浩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文摘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效开发
井网完善
注采结构
调整
经济效益
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
Keywords
high-effective development
well pattern consummation
flood pattern modification
economic effect
Shuanghe oilfield
the Nanxiang Basin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卢军
张继谦
杜学军
薛国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含水期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藏注采结构
李涛
姜汉桥
李波
吕照明
王玉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周伟东
窦之林
孙晓燕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数值模拟成果确定注采结构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赵春森
李承龙
张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孤南油田注采结构调整
崔笛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
龙明
刘英宪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萨中地区合理注采比研究
郑俊德
姜洪福
冯效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断块油藏典型井组特高含水期配产配注优化研究
崔传智
张继庆
杨勇
王建
田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稠油注水油田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曾宪红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温五南夹片注水效果评价
孙欣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注水效果评价
孙欣华
杨均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孙冲
唐孝芬
郭恩常
许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