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注采大尺度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鹏 朱海燕 +4 位作者 李根生 陈作 陈世杰 上官拴通 齐晓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开展了一注两采和一注一采实验,系统分析了生产井的开采流量、开采温度、采热速率和流体采收率随持续注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冲击、注入压力联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开采温度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流量越大下降越快;当裂缝局部闭合区域逐渐激活,产生新的换热面积,开采温度升高或下降速率降低;采热速率主要由开采流量、注入和采出流体的温度差控制,当滤失通道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流体采收率快速下降;优势通道和换热流体滤失对采热性能的影响机制有所区别,前者限制换热面积,后者影响采出流体流量,二者都是影响干热岩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注采模拟实验 热性能 导流能力 优势通道 流体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郝海亮 薛安克 孔亚广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从新疆油田对采油工种的职业培训需求出发,本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思想,对采油仿真培训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采油仿真培训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讨论了注采模拟培训系统、油田生产动态管理模拟培训系统、监控与... 从新疆油田对采油工种的职业培训需求出发,本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思想,对采油仿真培训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采油仿真培训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讨论了注采模拟培训系统、油田生产动态管理模拟培训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和采油自动化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介绍了软件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培训系统 注采模拟 动态管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蒸汽驱后期转接替方式时机的新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戬 李相方 +3 位作者 张晓林 方思冬 马宏斌 赵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
蒸汽驱开发后期易汽窜,且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汽窜严重时,生产油汽比下降,蒸汽驱开发的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取得最佳的采出程度与开发的经济性,确定蒸汽驱后期转接替方式的时机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蒸汽驱后期产油量递减曲线,总结出蒸汽... 蒸汽驱开发后期易汽窜,且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汽窜严重时,生产油汽比下降,蒸汽驱开发的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取得最佳的采出程度与开发的经济性,确定蒸汽驱后期转接替方式的时机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蒸汽驱后期产油量递减曲线,总结出蒸汽驱开发的递减规律;通过对蒸汽驱注采特征方程的推导得出蒸汽驱的采收率表达式,两式联立便可以求出蒸汽驱转接替方式的时机。通过对齐40块某井组的实例分析得出,该井组现阶段虽已出现汽窜,但并不是转接替方式的最佳时机。计算结果表明,2017年1月转汽水交替较为合适。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当蒸汽驱至2017年1月时,蒸汽腔在地层中发育较为成熟,汽窜程度更加严重,此时该区块从蒸汽驱转其他的接替方式较为合适。数值模拟很好的验证了计算结果,能够较好的指导现场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后期汽窜 转接替方式时机 递减曲线 特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