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注采大尺度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鹏
朱海燕
+4 位作者
李根生
陈作
陈世杰
上官拴通
齐晓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开展了一注两采和一注一采实验,系统分析了生产井的开采流量、开采温度、采热速率和流体采收率随持续注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冲击、注入压力联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开采温度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流量越大下降越快;当裂缝局部闭合区域逐渐激活,产生新的换热面积,开采温度升高或下降速率降低;采热速率主要由开采流量、注入和采出流体的温度差控制,当滤失通道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流体采收率快速下降;优势通道和换热流体滤失对采热性能的影响机制有所区别,前者限制换热面积,后者影响采出流体流量,二者都是影响干热岩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注
采
模拟
实验
采
热性能
导流能力
优势通道
流体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有效库容空间实验
2
作者
何海燕
辛春彦
+5 位作者
商琳
朱诗杰
向祖平
高广亮
孙彦春
王懿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库容空间是改建储气库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储气库的库容空间越大,其承载、储气及调峰的能力越强,保障用气需求的能力也越强,因此,预测库容空间对储气库建设意义重大。为明确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的有效库容空间,开展了多周期互驱相渗实验...
库容空间是改建储气库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储气库的库容空间越大,其承载、储气及调峰的能力越强,保障用气需求的能力也越强,因此,预测库容空间对储气库建设意义重大。为明确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的有效库容空间,开展了多周期互驱相渗实验和长岩心注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周期油水互驱,库容空间降低了7.71个百分点,经过气水互驱、气油互驱后,库容空间分别增加1.50、3.14个百分点;经过5周期注采实验,储层的库容空间增加32.38个百分点。多周期注采可以不断动用岩心内部流体,扩大库容空间;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边底水入侵油区,降低油水互驱的影响,提高注入气对纯油区、水淹区的有效驱替,可以在油藏互驱区域实现高效建库;合理设计注采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储气库的有效库容量。该研究可为边底水油藏改建储气库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相渗规律
注采实验
库容空间
堡古2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注采大尺度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鹏
朱海燕
李根生
陈作
陈世杰
上官拴通
齐晓飞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省干热岩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开采过程多场时空演变规律与流动调控方法”(521926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增强型地热系统注采过程热-流-固-化耦合裂缝形变机制与流动换热调控方法研究”(52304003)。
文摘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开展了一注两采和一注一采实验,系统分析了生产井的开采流量、开采温度、采热速率和流体采收率随持续注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冲击、注入压力联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开采温度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流量越大下降越快;当裂缝局部闭合区域逐渐激活,产生新的换热面积,开采温度升高或下降速率降低;采热速率主要由开采流量、注入和采出流体的温度差控制,当滤失通道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流体采收率快速下降;优势通道和换热流体滤失对采热性能的影响机制有所区别,前者限制换热面积,后者影响采出流体流量,二者都是影响干热岩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干热岩
注
采
模拟
实验
采
热性能
导流能力
优势通道
流体滤失
Keywords
hot dry rock
simulation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heat extraction performance
conductivity
dominant channel
fluid leak-off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有效库容空间实验
2
作者
何海燕
辛春彦
商琳
朱诗杰
向祖平
高广亮
孙彦春
王懿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重庆科技大学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022年重点科技项目“冀东堡古2高挥发性油藏气驱采油与储气库协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2022ZS0903)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2023年重点科技项目“油藏改建储气库关键技术研究”(2023YQX10602)。
文摘
库容空间是改建储气库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储气库的库容空间越大,其承载、储气及调峰的能力越强,保障用气需求的能力也越强,因此,预测库容空间对储气库建设意义重大。为明确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的有效库容空间,开展了多周期互驱相渗实验和长岩心注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周期油水互驱,库容空间降低了7.71个百分点,经过气水互驱、气油互驱后,库容空间分别增加1.50、3.14个百分点;经过5周期注采实验,储层的库容空间增加32.38个百分点。多周期注采可以不断动用岩心内部流体,扩大库容空间;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边底水入侵油区,降低油水互驱的影响,提高注入气对纯油区、水淹区的有效驱替,可以在油藏互驱区域实现高效建库;合理设计注采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储气库的有效库容量。该研究可为边底水油藏改建储气库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储气库
相渗规律
注采实验
库容空间
堡古2油藏
Keywords
gas storage
the law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jection-production experiment
capacity
Baogu-2 Reservoir
分类号
TE8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注采大尺度物理模拟实验
赵鹏
朱海燕
李根生
陈作
陈世杰
上官拴通
齐晓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堡古2油藏改建储气库有效库容空间实验
何海燕
辛春彦
商琳
朱诗杰
向祖平
高广亮
孙彦春
王懿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