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注采参数优化实践——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为例 被引量:61
1
作者 赵继勇 樊建明 +3 位作者 何永宏 杨子清 高伟 高武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5,共8页
注水补充能量水平井开发过程存在拟溶解气驱和水驱两种驱替机理,3个不同的渗流阶段。基于此认识,结合水平井开发试验跟踪评价结果,确定了注水井、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和注采参数确定原则:1采用注水井与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相结合的超前... 注水补充能量水平井开发过程存在拟溶解气驱和水驱两种驱替机理,3个不同的渗流阶段。基于此认识,结合水平井开发试验跟踪评价结果,确定了注水井、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和注采参数确定原则:1采用注水井与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相结合的超前注水能量补充模式;2建立了不同储集层定向井超前注水和注水强度计算理论图版;3超前注水时机应在水平井完井之后;4水平井合理初期产量根据存地液量与排距、超前注水量、水线推进速度等参数确定;5注水未见效前合理生产流压略大于饱和压力,注水见效后合理生产流压不低于饱和压力的2/3,同时结合动态及时调整。基于研究成果,2013年HQ油田投产80口水平井,见水井比例由8.8%降到3.0%,水平井平均单井产量年递减控制在15%之内,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致密油藏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存地液量 注采参数优化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北过渡带复合热载体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贤君 刘向斌 +3 位作者 孟建勋 李庆松 孙国辉 韩重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注采参数是影响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油现场试验效果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油的经济效益,依据复合热载体为两相三组分的流体特征,结合试验区油藏特点,以萨北过渡带的典型井B2-2-S90井为模拟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复合热载... 注采参数是影响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油现场试验效果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油的经济效益,依据复合热载体为两相三组分的流体特征,结合试验区油藏特点,以萨北过渡带的典型井B2-2-S90井为模拟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措施半径为16 m,注入速度为9 000 m3/d,注入温度为310℃,焖井时间为9d,采液速度为39 m3/d.同时依据优化的注采参数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累计增油量739.7 t,有效期1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载体 吞吐 注采参数优化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文星 刘月田 +2 位作者 田树宝 刘彦锋 刘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6-120,134,共6页
以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难以实现的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注气为CO2驱的合理注入方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累计产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 以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难以实现的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注气为CO2驱的合理注入方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累计产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注采参数依次为注气速度、注气周期、生产压力和采油方式等;确定了最优注采参数组合方案:注气速度为500m3/d、注气周期为注2个月关1个月、生产压力为4 MPa、采油方式为连续采油.这为现场CO2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2驱 周期 正交设计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巧莹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53-56,共4页
针对深井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散热效应较厚油层大的特点,在蒸汽吞吐增产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概算、数值模拟、分析类比方法,计算了热采水平井经济布井界限,重点对初期注汽强度、注汽强度周期递增量、初期排液量主要注采参数进行优... 针对深井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散热效应较厚油层大的特点,在蒸汽吞吐增产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概算、数值模拟、分析类比方法,计算了热采水平井经济布井界限,重点对初期注汽强度、注汽强度周期递增量、初期排液量主要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为:水平井极限布井厚度为3 m,水平段长度200 m,位于油层中下部,初期注汽强度为12 t/m,将多个吞吐周期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注汽强度周期递增量分别为20%,10%,0%,合理的注汽速度为10 t/h,初期采液量应控制在35 t/d。矿场应用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该项研究成果为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热采水平井提供了现场实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优化 汽强度递增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凤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4,共7页
二元复合驱已在胜利、大庆等油田工业化应用,但矿场上普遍采用的笼统均匀注剂方式没有考虑地层条件差异,容易造成高价化学剂利用效率不高,无法完全发挥其降水增油作用。以经济净现值为目标函数,考虑矿场注入能力及地层条件限制建立约束... 二元复合驱已在胜利、大庆等油田工业化应用,但矿场上普遍采用的笼统均匀注剂方式没有考虑地层条件差异,容易造成高价化学剂利用效率不高,无法完全发挥其降水增油作用。以经济净现值为目标函数,考虑矿场注入能力及地层条件限制建立约束条件,给出二元复合驱注采优化模型,并利用最优扰动近似梯度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总注入成本恒定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调配各注入井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段塞尺寸,油藏累积采出程度相比均匀注剂方案提高1. 23%,经济净现值提高977. 8万元。优化结果说明提出的二元复合驱注采参数优化方法能够辅助设计高效合理的二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对提高二元复合驱开发项目的经济、技术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注采参数优化 扰动近似梯度 经济净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页岩油后期补能注伴生气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雨奇 陈哲伟 +5 位作者 雷启鸿 徐振华 罗二辉 雷征东 熊维亮 何右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33-5040,共8页
页岩油的开发缓解了中国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是未来重要的接替资源。长7页岩油开发方式以天然能量为主,随着开发的进行存在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问题;长期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较大,亟须补充地层能量实现二次有效开发。针对... 页岩油的开发缓解了中国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是未来重要的接替资源。长7页岩油开发方式以天然能量为主,随着开发的进行存在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问题;长期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亏空较大,亟须补充地层能量实现二次有效开发。针对以上问题,为探索有效补充能量、提高采收率方式,基于长庆某页岩油区块,开展室内实验对比不同种类气体与原油体系性质差异,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建立矿场尺度数值模拟模型,优化伴生气吞吐补能技术政策。优化参数为注气量90×10^(4)m^(3)、注入速度3×10^(4)m^(3)/d、焖井时间20 d、吞吐轮次10轮。在整体统一优化的基础上,针对补能效果较差的井进行个性化注气量优化设计,单井注气量增大至150×10^(4)m^(3),保障所有吞吐井整体能量补充水平一致,进一步提升了注气吞吐增油效果,注气吞吐较衰竭开发累产油量可提高33%。研究探索了页岩油后期有效补能提采方式,研究成果为长庆页岩油实现注伴生气吞吐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伴生气吞吐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城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霍进 桑林翔 +4 位作者 刘名 吕柏林 姜丹 杨浩哲 黄立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克拉玛依风城油田2012年开始规模化推广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为保证循环预热效果、增加水平段连通程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对启动阶段进行了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启动阶段的目标函数及注采参数,... 克拉玛依风城油田2012年开始规模化推广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技术,为保证循环预热效果、增加水平段连通程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对启动阶段进行了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启动阶段的目标函数及注采参数,对"两目标、三因素、三因子"对比模拟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启动阶段高压增温、低汽降耗的调控思路。启动阶段注采参数优化的结果为:预热压力应控制在低于油藏破裂压力0.5~1.0 MPa,水平段温度均匀后1~3 d增压,注汽速度在保证水平段温度均衡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实例应用表明,该优化技术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启动阶段 注采参数优化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活性水驱注采参数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殿发 巴忠臣 +2 位作者 刘洋 王伟林 刘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155,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尚二区油水流度比大导致的水窜问题,选取典型井组,运用单变量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定不同的注采参数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各方案对应的开发指标,通过极差、方差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研究注入浓度、注入时机、注入速度、... 针对胜利油田尚二区油水流度比大导致的水窜问题,选取典型井组,运用单变量法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定不同的注采参数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各方案对应的开发指标,通过极差、方差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研究注入浓度、注入时机、注入速度、注入年限、注入方式等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最优注采参数:注入浓度为0.30%,注入时机为含水率达到85%以后,注入速度为30 m3/d,注入年限为6 a,注入段塞为0.22倍孔隙体积。该研究为稠油油藏实施活性水驱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活性水驱 注采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胜利油田尚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史树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18-4923,共6页
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采参数与井网不匹配,造成优势通道发育,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对注采井间各方向优势通道进行定量描述,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与叠加原理,在考虑井底流压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井间动态连... 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采参数与井网不匹配,造成优势通道发育,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对注采井间各方向优势通道进行定量描述,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与叠加原理,在考虑井底流压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模型——阻容模型,并运用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不同注采井间的连通系数,经验证该系数合理表征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程度。针对优势通道发育造成注水井在各注采方向上水驱不均衡、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最优化理论,以当前各生产井含水率条件下生产井总产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油水井动态生产数据,建立一种基于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并利用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应用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优化注采参数后,含水率得到明显控制,注入水驱替效率明显提高,并且本文方法仅需要油水井的动态生产资料,简单实用,对矿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动态连通性 优势通道 人工蜂群算法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热载体吞吐注采参数物理模拟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向斌 王贤君 +2 位作者 王海静 李庆松 孙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37,157-158,共3页
基于大庆萨北过渡带地层参数和流体特点,建立管式物理模型,开展了试验区复合热载体5个周期不同注入温度、注入压力、注入量、闷井时间、放喷压力条件下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模拟实验,优化出萨北过渡带现场试验中复合热载体吞吐参数... 基于大庆萨北过渡带地层参数和流体特点,建立管式物理模型,开展了试验区复合热载体5个周期不同注入温度、注入压力、注入量、闷井时间、放喷压力条件下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模拟实验,优化出萨北过渡带现场试验中复合热载体吞吐参数:注入温度为280℃、注入压力为20.9MPa、每米油层注入量为4.98×104m3、闷井时间为6.5d、放喷压力为5.4~6.5MPa,吞吐3个周期。该成果为现场试验注采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其他区块开展火箭动力复合热载体吞吐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过渡带 复合热载体 管式岩心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注采参数无梯度优化新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晓庆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无梯度优化算法对最优化算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经被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可以用来求解聚合物驱注采参数最优控制模型问题。针对有限差分随机逼近(FDSA)算法和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有限差分梯度... 无梯度优化算法对最优化算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经被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可以用来求解聚合物驱注采参数最优控制模型问题。针对有限差分随机逼近(FDSA)算法和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有限差分梯度引导的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FDG)算法,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开展了聚合物驱注采参数最优控制研究,并将3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SPSA-FDG算法收敛性要好于FDSA算法和SPSA算法,且易于和任何油藏数值模拟器相结合,能够用来求解聚合物驱最优控制问题;与均匀注聚方案对比发现,采用由SPSA-FDG算法计算得到的优化方案,聚合物驱见效时间提前,含水下降漏斗加深,累积采出程度提高,油藏总体开发效果更好。SPSA-FDG算法可应用于其他化学驱油田以改善化学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无梯度算法 注采参数优化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水驱油藏均衡驱替注采参数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宽宽 冯其红 +3 位作者 张先敏 孙红霞 于金彪 易红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5,共9页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开发措施的影响,易造成水驱过程驱替不均衡。基于统计学方法,提出了采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定量评价多层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均衡驱替程度,以最大化均衡驱替为目标建立了分层注采参数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开发措施的影响,易造成水驱过程驱替不均衡。基于统计学方法,提出了采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定量评价多层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均衡驱替程度,以最大化均衡驱替为目标建立了分层注采参数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智能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形成了多层水驱油藏注采参数协同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将建立的新方法应用于胜利油区胜坨油田坨142油藏典型井组,通过对比智能协同分层注采参数优化前后结果,相比于原始方案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提高了3.49%,累积产油量增加1.024×10^(4)m^(3),同时含水率降低1.34%。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地控制各层间的配产和配注,有效地改善水驱油藏层间和井间的均衡驱替状况,实现注采参数和剩余油分布的精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水驱 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 分层注采参数优化 智能优化 提高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转注CO_2驱油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13
作者 宋兆杰 李治平 +3 位作者 赖枫鹏 张继龙 李佳 张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7,4,共6页
以大港油田某断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以提高采收率程度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水驱油藏转注CO2驱油注采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注CO2驱油能够有效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最优注气段塞大小... 以大港油田某断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以提高采收率程度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水驱油藏转注CO2驱油注采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注CO2驱油能够有效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最优注气段塞大小为0.05 PV,气水体积比为1∶2,注气速度为40 000 m3/d,注采比为1∶0.9;适当提高注采比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增加原油与CO2混相程度,提高气体波及系数,有效改善CO2驱油效果;气水交替驱能够获得良好的CO2埋存效果,注入的CO2大约有50%被封存在油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CO2驱 注采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采参数对馆陶油层SAGD生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绍蕾 程林松 +1 位作者 魏耀 张辉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
辽河油田根据自身条件首创性地提出了直井-水平井组合式SAGD开发方式,并进行了先导矿场试验。以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直井-水平井SAGD先导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采注比、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等注采参数对直井-... 辽河油田根据自身条件首创性地提出了直井-水平井组合式SAGD开发方式,并进行了先导矿场试验。以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直井-水平井SAGD先导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采注比、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等注采参数对直井-水平井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SAGD开发阶段的经济效益和油藏的采出程度,优化得到了合理的注采参数范围。并且,针对直井-水平井SAGD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汽窜问题,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稠油油藏采用直井-水平井组合SAGD开发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陶先导试验区 直井-水平井SAGD生产 油藏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汽窜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控缝洞型油藏注采井间油水界面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远征 曹仁义 贾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大型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和改造,其纵向多发育为断裂复合储层体(裂缝-溶洞体),该储集体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空间,其空间及配置关系复杂.为实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界面和见水规律的准确分类及预测,并提... 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大型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控制和改造,其纵向多发育为断裂复合储层体(裂缝-溶洞体),该储集体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空间,其空间及配置关系复杂.为实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界面和见水规律的准确分类及预测,并提供后续开发方案和对策指导,以单一溶洞下的油水界面运移特征为基础,利用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一种新的断控缝洞型油藏多溶洞连通下的油水运移数学模型,基于稳态逐步替换法形成了注采井间动态油水界面实时追踪预测方法.与常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模型构建简易,计算效率高,综合考虑了油水密度差异和井-裂缝-溶洞间的复杂纵向配置关系,能够较为准确预测生产井的见水规律、各溶洞油水界面运移位置及剩余油分布等各项开发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多缝洞开发单元受生产制度和缝-洞储层参数影响,油井生产期将出现3个阶段(纯油、油水同产和纯水期);合理的采油速度与注水量可有效保持地层压力,兼顾采出程度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裂缝传导率越高,储层能量恢复越快,油水界面上升也变快;随着注采井间溶洞体积及裂缝传导率差异增大,油水同产期将变长.最后,对比Eclipse数值模拟器与本研究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溶洞体物性参数(渗透率和孔隙度)对油水界面运移速度的影响.鉴于目前断控缝洞型油藏地质构造及裂缝-溶洞体配置关系的多样性,开展多井生产动态与模型预测结果的实时拟合工作是目前油水界面评价与追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模型为断控缝洞型油藏见水预警、注采参数优化及剩余油挖潜对策制定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断控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见水预警 注采参数优化 生产动态 缝洞配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注超临界CO_(2)吞吐开发室内实验研究
16
作者 四郎洛加 周翔 +5 位作者 孙新革 赵玉龙 张烈辉 吴洋 普宏槟 蒋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1,640,共8页
随着中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稠油油藏在中国油藏开发中占比超20%,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注CO_(2)开发技术是被证实了的有效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益开发措施。研究区块中深层稠油油藏面临储层强水敏、规模注水... 随着中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稠油油藏在中国油藏开发中占比超20%,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注CO_(2)开发技术是被证实了的有效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益开发措施。研究区块中深层稠油油藏面临储层强水敏、规模注水开发难度大的难题,亟须转变现有注水开发模式。针对研究区块注CO_(2)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吞吐开发参数尚待优化、缺少实验研究成果支撑的问题,以新疆油田北10井区中深层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CO_(2)在原油中的扩散、稠油超临界CO_(2)萃取和高温高压长岩心吞吐实验研究,探究稠油油藏注CO_(2)作用机理以及高效CO_(2)吞吐开发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CO_(2)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与注气温度、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压力对于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温度;(2)随萃取次数的增加,中—轻质组分C_(6)—C_(12)质量分数大幅降低,中—重质组分C14+质量分数逐渐上升,尤其在前三轮萃取尤为显著;(3)针对稠油油藏,衰竭方式开发采收率仅有7.01%,CO_(2)吞吐开发方式是有效的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式,使累计采收率达到36.94%,换油率达到0.59 t/t(每注入1 t CO_(2)获得的产油量);(4)通过吞吐实验研究,优选焖井时间为1.0~2.0 h,优选压降速度为50 kPa/min。研究成果有助于明确中深层稠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同时指导北10井区现场注CO_(2)开发注采参数设计,为后续CO_(2)吞吐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同类型油藏注CO_(2)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稠油油藏 CO_(2)吞吐 扩散 萃取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直井辅助双水平井SAGD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青 杨浩哲 +2 位作者 刘佳 高雨 高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7,共7页
针对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中蒸汽腔发育不均衡、横向扩展缓慢和汽窜等问题,在SAGD基础上采取了多井型组合、多介质辅助及多措施方式等方法进行开发增效,其中,直井辅助SAGD可以明显改善蒸汽腔发育,提高采油速度且所需费用较少,可操作性较... 针对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中蒸汽腔发育不均衡、横向扩展缓慢和汽窜等问题,在SAGD基础上采取了多井型组合、多介质辅助及多措施方式等方法进行开发增效,其中,直井辅助SAGD可以明显改善蒸汽腔发育,提高采油速度且所需费用较少,可操作性较强。目前,直井辅助SAGD技术的关键参数尚无系统性的论证。为了达到最优生产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对风城油田超稠油典型井区Z01井区直井辅助时机、考虑隔夹层时射孔参数、直井吞吐预热阶段的注采参数、直井转汽驱辅助阶段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井辅助双水平井SAGD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和采油速度,改善开发效果,参数优化后的方案切实有效。该研究为超稠油油藏直井辅助SAGD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直井辅助SAGD 数值模拟 射孔参数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于天忠 张建国 +3 位作者 叶双江 黄博 周元龙 支印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SAGD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明确了水平井开采技术能够缓解油田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上的三大矛盾,是一项非常有潜力、有优势的新技术。水平井吞吐及SAGD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块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开发,油藏开发效果较用直井开发有较大改善。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提高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 部署方式 注采参数优化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开发方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雷 陈建波 +2 位作者 李金蔓 张俊廷 刘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开展了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通过对地层加热降低原油粘度,采收率由11.4%增加到17.7%;在热采基础上,... 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开展了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通过对地层加热降低原油粘度,采收率由11.4%增加到17.7%;在热采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弱凝胶驱采收率仍可增加18.3%。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注采井最优工艺参数,即周期注入量为4 000 m^3,周期注入温度为280℃,注入弱凝胶段塞尺寸为0.06倍孔隙体积。在此基础上,结合南堡35-2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采现状,提出了海上油藏热采吞吐后转弱凝胶驱先导试验方案。截至2014年6月,共实施3个先导试验井组,已累积注入弱凝胶11.2×10~4m^3,累积产油量为10.4×10~4m^3,预测阶段增加采出程度为2.6%,开采效果良好。弱凝胶驱将成为海上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吞吐后期有效的接替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吐 弱凝胶驱 室内实验 注采参数优化 边底水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239断块大凌河油层开发方式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李凤华 滕立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B12期34-36,46,共4页
在分析杜239块大凌河油层蒸汽吞吐开采规律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1-20-364井组为模拟研究区,对该真下步开发方式的转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选出最佳转驱方式为:将现有的100m×141m井网加密为70m×1... 在分析杜239块大凌河油层蒸汽吞吐开采规律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1-20-364井组为模拟研究区,对该真下步开发方式的转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选出最佳转驱方式为:将现有的100m×141m井网加密为70m×100m井距,在加密井吞吐3个周期后,转为蒸汽驱,其注汽速度为150m^3/d,采注比1.2,单井最大排液量为60m^3/d,井底蒸汽干度保持在45%以上;在蒸汽气突破后,同时辅以脉冲方式,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杜239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