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姜其慧
裘嘉璞
+2 位作者
赵宝柱
彭修聪
王曰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 4开发单元 1997年 1月投入聚合物驱油 ,现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产油量由710t/d上升到 16 74t/d ,综合含水由 94.4%降至 86 .5 % ,累积增油 5 4.5 5× 10 4 t,2 0 0 0年 7月 2 0日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正...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 4开发单元 1997年 1月投入聚合物驱油 ,现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产油量由710t/d上升到 16 74t/d ,综合含水由 94.4%降至 86 .5 % ,累积增油 5 4.5 5× 10 4 t,2 0 0 0年 7月 2 0日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正处于见效高峰期。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指出消除层间干扰、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注聚质量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馆陶组
聚合物驱
注采动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藏型储气库井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皆明
李春
+4 位作者
孙军昌
唐立根
钟荣
刘先山
郑少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针对现有不稳定流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强非均质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运行特点,建立了考虑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历史动态等复杂因素的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理论图版。提出了适合储气库井交变工况的“三点两段”式注采动态不稳定...
针对现有不稳定流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强非均质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运行特点,建立了考虑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历史动态等复杂因素的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理论图版。提出了适合储气库井交变工况的“三点两段”式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新模式,“三点”指循环注采的3个时间点,即建库注气起始点、注采分析段起始点和结束点,“两段”指历史流动段和注采分析段。研究发现:储气库井注采过程中无因次拟压力和无因次拟压力积分曲线前期下掉;无因次拟压力积分导数曲线中间过渡区存在采气期曲线上凸、注气期曲线下凹的现象,不同流动历史下的曲线具有非典型性。新方法实现了储气库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呼图壁储气库典型井的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压力历史拟合精度高,解释参数关联性强,应用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注采动态
交变工况
不稳定流分析
理论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姜其慧
裘嘉璞
+2 位作者
赵宝柱
曾祥平
彭修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4-337,341,共5页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 ,于 1997年 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日产油水平由 80 6t/d上升到182 2t/d ,综合含水由 94.2 ...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 ,于 1997年 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日产油水平由 80 6t/d上升到182 2t/d ,综合含水由 94.2 %下降到 84.9% ,累积增油 777194t。该区已于 2 0 0 0年 11月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仍处于注聚后增油有效期。清水配清水注聚表现出的特征良好。聚合物驱油的开发特点 ,在水井上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 ,在油井上表现为日产油量上升、含水波动下降 ,在开发指标中表现为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清水配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聚合物段塞形成好、推进均匀。通过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的研究 ,在聚合物驱开发中要不断采取完善注采井网来建立良好的注采系统 ,消除层间干扰减少窜流 ,在低油压水井加交联剂防止聚合物突进 ,对难注入井进行补孔与提高注入压力来保证聚合物顺利注入 ,合理控制生产参数 ,及时进行注采调配协调注采关系 ,提高注聚质量等技术措施 ,聚合物驱油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胜利孤岛油田
注采动态
驱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前期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4
作者
盛立江
康仁华
+1 位作者
杨明岭
林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飞雁滩油田注聚区 ,在综合含水 86 .1%时投入聚合物驱油 ,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投入聚合物驱含水最低的单元。经过一年多的矿场实施 ,已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日产油由 6 5 2t/d上升到 75 8t/d ,综合含水降至 79.9% ,累计增油 2 .2...
飞雁滩油田注聚区 ,在综合含水 86 .1%时投入聚合物驱油 ,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投入聚合物驱含水最低的单元。经过一年多的矿场实施 ,已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日产油由 6 5 2t/d上升到 75 8t/d ,综合含水降至 79.9% ,累计增油 2 .2× 10 4t。目前处于见效阶段 ,并体现了聚合物驱前期的注采动态特征。通过注聚实践研究认为 ,对注聚井分类管理、平衡油井平面采液强度 ,是今后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气藏
飞雁滩油田
聚合物驱
前期
注采动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慧芳
张世明
+3 位作者
曹小朋
郭奇
王召旭
黄朝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注采井井间注采动态响应关系是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的正确评价可为油藏开发后期流场调控的工艺措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注采井网可以等效成一种图结构,且井点间具有强相关性,为此基于图神经网络开展井间注采动...
注采井井间注采动态响应关系是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的正确评价可为油藏开发后期流场调控的工艺措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注采井网可以等效成一种图结构,且井点间具有强相关性,为此基于图神经网络开展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研究。通过图注意力网络结合多个时间节点注水井的单位时间注水量变化量和生产井的单位时间产液量变化量,以及渗流物理过程信息中的井底压力和井位数据等参数,对生产井产液量进行预测并反向传播学习,进而定量表征不同时刻的井间注采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的新方法适用于井数较多且开关井频繁的实际油藏,具有成本低、动静参数结合和适用性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井间连通性
机器学习
注
意力机制
注采动态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如杰
陈利新
+4 位作者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压扩容
注
水
注采动态
注
水模式
敏感性
流体交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注采耦合开发特征与适用性及技术政策界限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注采耦合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动态注采耦合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重要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和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基于注采耦合开发特点及类型,明确动态注采耦合技术特点,提出动态注采耦合的定义,深化了动...
注采耦合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动态注采耦合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重要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和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基于注采耦合开发特点及类型,明确动态注采耦合技术特点,提出动态注采耦合的定义,深化了动态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认识。以胜利油田典型动态注采耦合单元为例,系统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动态注采耦合的开发特征与开发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介入时机、注水井注水制度和采油井生产制度等工艺设计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动态注采耦合设计的技术政策界限。结果表明:动态注采耦合呈现先短注后长采和开采后间歇注入2种方式,前者适合多轮开发,后者不适合多轮开发;介入时机和周期注入量是敏感因素,注水速度和采液速度是不敏感因素;介入时机为含水率越低越好,周期注入量扩大系数大于1,开发效果以第1轮动态注采耦合最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注
采
耦合
断块油藏
提高
采
收率
技术政策界限
介入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宁
宋元威
+2 位作者
王仙仙
仓辉
和向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51-354,共4页
在低油价环境下,在不增加钻采成本的前提下制定出增油降水措施方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结合现有的动静态资料,从单井动态、注采井组动态、油藏动态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同时形...
在低油价环境下,在不增加钻采成本的前提下制定出增油降水措施方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结合现有的动静态资料,从单井动态、注采井组动态、油藏动态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同时形成一套适合本油田的动态分析规范流程以指导采油厂动态分析工作。由于地层压力测试资料缺失,为分析油井快速见水原因,首次在研究中对低渗透油田各油井压裂投产时的地层破裂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注水吸水指示曲线测试,来精确控制注水压力。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单井
动态
分析
注
采
井组
动态
分析
地层破裂压力
注
水压力控制
措施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层低渗透油层井间连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
9
9
作者
郑黎明
蒲春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质分析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各种辅助措施加以验证,并将吸水剖面用于连通性分析。该方法包括地层精细划分、储层特征对比、历史注采动态分析、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干扰试井分析。该区某油田35-4井组实际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井问连通性,准确率高,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和干扰试井可有效验证井间连通性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低渗
连通性
小层划分
注采动态
吸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姜其慧
裘嘉璞
赵宝柱
彭修聪
王曰宝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文摘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 4开发单元 1997年 1月投入聚合物驱油 ,现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产油量由710t/d上升到 16 74t/d ,综合含水由 94.4%降至 86 .5 % ,累积增油 5 4.5 5× 10 4 t,2 0 0 0年 7月 2 0日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正处于见效高峰期。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指出消除层间干扰、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注聚质量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孤岛油田
馆陶组
聚合物驱
注采动态
效果
Keywords
Gudao oilfield, Guantao formation, polymer flooding, injec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 effect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藏型储气库井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皆明
李春
孙军昌
唐立根
钟荣
刘先山
郑少婧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气藏型储气库提高运行压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B-3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气藏型储气库动态试井分析新技术研究”(kt2020-16-01)。
文摘
针对现有不稳定流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强非均质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运行特点,建立了考虑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历史动态等复杂因素的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理论图版。提出了适合储气库井交变工况的“三点两段”式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新模式,“三点”指循环注采的3个时间点,即建库注气起始点、注采分析段起始点和结束点,“两段”指历史流动段和注采分析段。研究发现:储气库井注采过程中无因次拟压力和无因次拟压力积分曲线前期下掉;无因次拟压力积分导数曲线中间过渡区存在采气期曲线上凸、注气期曲线下凹的现象,不同流动历史下的曲线具有非典型性。新方法实现了储气库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呼图壁储气库典型井的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压力历史拟合精度高,解释参数关联性强,应用结果可靠。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注采动态
交变工况
不稳定流分析
理论图版
Keywords
gas field storage facility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lternate working conditions
transient flow analysis
theoretical chart
分类号
TE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姜其慧
裘嘉璞
赵宝柱
曾祥平
彭修聪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4-337,341,共5页
文摘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 ,于 1997年 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日产油水平由 80 6t/d上升到182 2t/d ,综合含水由 94.2 %下降到 84.9% ,累积增油 777194t。该区已于 2 0 0 0年 11月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仍处于注聚后增油有效期。清水配清水注聚表现出的特征良好。聚合物驱油的开发特点 ,在水井上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 ,在油井上表现为日产油量上升、含水波动下降 ,在开发指标中表现为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清水配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聚合物段塞形成好、推进均匀。通过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的研究 ,在聚合物驱开发中要不断采取完善注采井网来建立良好的注采系统 ,消除层间干扰减少窜流 ,在低油压水井加交联剂防止聚合物突进 ,对难注入井进行补孔与提高注入压力来保证聚合物顺利注入 ,合理控制生产参数 ,及时进行注采调配协调注采关系 ,提高注聚质量等技术措施 ,聚合物驱油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胜利孤岛油田
注采动态
驱替效果
Keywords
Polymer Flood
Gudao Oil Fields in Shengli
Injection/Production Interrelation
Performance
Flooding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前期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4
作者
盛立江
康仁华
杨明岭
林洁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摘
飞雁滩油田注聚区 ,在综合含水 86 .1%时投入聚合物驱油 ,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投入聚合物驱含水最低的单元。经过一年多的矿场实施 ,已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日产油由 6 5 2t/d上升到 75 8t/d ,综合含水降至 79.9% ,累计增油 2 .2× 10 4t。目前处于见效阶段 ,并体现了聚合物驱前期的注采动态特征。通过注聚实践研究认为 ,对注聚井分类管理、平衡油井平面采液强度 ,是今后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砂岩油气藏
飞雁滩油田
聚合物驱
前期
注采动态
效果
Keywords
sandstone reservoir
polymer flooding
injecti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example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慧芳
张世明
曹小朋
郭奇
王召旭
黄朝琴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大数据前瞻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水驱油藏流场调控优化研究”(20191115200418146)。
文摘
注采井井间注采动态响应关系是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的正确评价可为油藏开发后期流场调控的工艺措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注采井网可以等效成一种图结构,且井点间具有强相关性,为此基于图神经网络开展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研究。通过图注意力网络结合多个时间节点注水井的单位时间注水量变化量和生产井的单位时间产液量变化量,以及渗流物理过程信息中的井底压力和井位数据等参数,对生产井产液量进行预测并反向传播学习,进而定量表征不同时刻的井间注采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的新方法适用于井数较多且开关井频繁的实际油藏,具有成本低、动静参数结合和适用性广的优点。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井间连通性
机器学习
注
意力机制
注采动态
响应
Keywords
graph neural network
interwell connectivity
machine learning
attention mechanism
dynamic response of injection-production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如杰
陈利新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东河采油气管理区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轮南采油气管理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QYCX0028)
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2021DJ3301)。
文摘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压扩容
注
水
注采动态
注
水模式
敏感性
流体交换指数
Keywords
Halahatang oilfield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
high-pressure water injection for capacity expansion
injec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
water injection mode
sensitivity
fluid exchange index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注采耦合开发特征与适用性及技术政策界限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瑞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2016ZX05011-002)。
文摘
注采耦合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动态注采耦合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重要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和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基于注采耦合开发特点及类型,明确动态注采耦合技术特点,提出动态注采耦合的定义,深化了动态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认识。以胜利油田典型动态注采耦合单元为例,系统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动态注采耦合的开发特征与开发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介入时机、注水井注水制度和采油井生产制度等工艺设计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动态注采耦合设计的技术政策界限。结果表明:动态注采耦合呈现先短注后长采和开采后间歇注入2种方式,前者适合多轮开发,后者不适合多轮开发;介入时机和周期注入量是敏感因素,注水速度和采液速度是不敏感因素;介入时机为含水率越低越好,周期注入量扩大系数大于1,开发效果以第1轮动态注采耦合最为关键。
关键词
动态
注
采
耦合
断块油藏
提高
采
收率
技术政策界限
介入时机
Keywords
dynamic injection-production coupling
fault-block reservoir
EOR
technical policy boundary
intervention timing
分类号
TE3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宁
宋元威
王仙仙
仓辉
和向楠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51-354,共4页
文摘
在低油价环境下,在不增加钻采成本的前提下制定出增油降水措施方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结合现有的动静态资料,从单井动态、注采井组动态、油藏动态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同时形成一套适合本油田的动态分析规范流程以指导采油厂动态分析工作。由于地层压力测试资料缺失,为分析油井快速见水原因,首次在研究中对低渗透油田各油井压裂投产时的地层破裂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注水吸水指示曲线测试,来精确控制注水压力。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单井
动态
分析
注
采
井组
动态
分析
地层破裂压力
注
水压力控制
措施实施
Keywords
geologic feature
single well dynamic analysis
injection-production group dynamic analysis
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injection pressure control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层低渗透油层井间连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
9
9
作者
郑黎明
蒲春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质分析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各种辅助措施加以验证,并将吸水剖面用于连通性分析。该方法包括地层精细划分、储层特征对比、历史注采动态分析、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干扰试井分析。该区某油田35-4井组实际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井问连通性,准确率高,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和干扰试井可有效验证井间连通性分析结果。
关键词
浅层低渗
连通性
小层划分
注采动态
吸水剖面
Keywords
shallow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connectivity
small layer classification
injection-production per- formance
bibulous profile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姜其慧
裘嘉璞
赵宝柱
彭修聪
王曰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藏型储气库井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
王皆明
李春
孙军昌
唐立根
钟荣
刘先山
郑少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姜其慧
裘嘉璞
赵宝柱
曾祥平
彭修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前期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盛立江
康仁华
杨明岭
林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井间注采动态响应研究
胡慧芳
张世明
曹小朋
郭奇
王召旭
黄朝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张如杰
陈利新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动态注采耦合开发特征与适用性及技术政策界限
王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王宁
宋元威
王仙仙
仓辉
和向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层低渗透油层井间连通性分析方法
郑黎明
蒲春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