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内源性注意还是外源性注意?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赵亚军
张智君
-
机构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3-1142,共10页
-
文摘
采用改进的Posner视-空间线索提示范式,对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eyes gaze cueing effect)的加工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一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空间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二考察注视提示线索对特征抽取和特征整合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注视线索提示有效时的空间Stroop效应显著大于提示无效的情景;在单一特征搜索与特征联合搜索任务中,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无差别。这说明,注视线索通过在头脑里形成空间方位表征诱导注意转移;注视线索通过影响特征抽取、而非特征整合阶段,对客体加工产生易化。本研究支持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属于内源性注意的观点。
-
关键词
眼睛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外源性注意
内源性注意
空间Stroop效应
特征整合
-
Keywords
eyes gaze cueing effect
exogenous attention
endogenous attention
spatial Stroop effect
feature integration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张美晨
魏萍
张钦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9-131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470979,31470980)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资助
-
文摘
为考察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实验以阈上和阈下面孔的不同注视朝向为提示线索,同时变化面孔表情,要求被试迅速和准确地对随后出现的靶刺激(大写字母)的呈现位置做出判断。结果显示,在阈上呈现条件下,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且该效应不受面孔表情的影响。在阈下呈现条件下,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但该效应受到了面孔表情的调节,表现为在注视线索无效时,判断目标位置所需反应时在正性、负性面孔表情下显著长于中性面孔条件。上述结果说明,阈上知觉时,面孔表情虽被清晰感知,但个体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使其被忽略,因而未能影响个体的注意偏向;阈下知觉时,面孔表情得到自动加工,并影响了个体的注意偏向。
-
关键词
阈上
阈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面孔表情
-
Keywords
supraliminally
subliminally
gaze-cueing effect
facial expression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注视方向的知觉对注视追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张智君
赵亚军
占琪涛
-
机构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6-738,共13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7527)
-
文摘
他人的注视线索可诱导观察者将注意自动地转移到该线索所指示的方向上去(注视追随),但仍不清楚注视方向的知觉在注视追随中起到何种作用。本研究结合注视适应和注视线索提示范式发现:知觉到的注视线索角度越大,其线索提示效应越强;知觉适应后被试判断注视方向的准确性下降,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转移量显著减少。可见,对注视方向的知觉能直接影响注视追随行为,而注视方向抽取受到刺激显著性(注视角度)和知觉适应等因素的调节。这提示:在意识状态下,注视知觉与注视追随存在直接联系,即可能存在从注视知觉系统到注意转移系统的皮层加工通路;注视追随并非纯粹的反射式加工,它受自上而下知觉经验的调节。
-
关键词
联合注意
注视知觉
注视追随
知觉适应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
Keywords
joint attention
gaze perception
gaze following
perceptual adaptation
gaze cueing effect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代言人性别匹配性及其视线方向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郑苑仪
王霏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72-86,共1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181084)
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X0310)。
-
文摘
研究从性别逆向代言广告情境出发,结合自我报告式量表与眼动追踪记录方法,详细探讨了代言人性别匹配性以及其视线方向对女性商品广告的注意与态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对于女性商品广告,采用同性代言人更利于提升受众对于广告信息的快速注意,而采用异性代言人时受众对商品、广告与品牌态度评价更积极。另外,异性代言人的注视线索能更有效地引导受众的注意转移过程,进一步提高对广告的态度评价;而在采用女性代言人时则无此差异,体现了二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性别逆向代言广告的实效性,并提供了注视线索研究的新发现,对广告代言人设计具有一定启示。
-
关键词
性别逆向代言
性别匹配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眼动技术
广告态度
-
Keywords
gender-reversed endorsement
gender congruence
gaze cuing effect
eye-tracking technology
advertisement attitude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