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空留巷巷道煤体注浆补强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建兵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解决厚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煤柱因受动载载荷多次加卸载过程造成的巷道围岩破碎、煤柱承压大、支护难度大、巷道易变形等问题,以S12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巷道围岩受力变化和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巷道围岩注浆... 为解决厚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煤柱因受动载载荷多次加卸载过程造成的巷道围岩破碎、煤柱承压大、支护难度大、巷道易变形等问题,以S12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巷道围岩受力变化和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巷道围岩注浆补强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和承压能力,与采取措施前相对比,应用该技术后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减小了43.1%,变形速率减小了53.8%,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类似条件下沿空留巷支护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留巷 煤柱 注浆补强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采动影响下近距离巷道群围岩协同变形与控制技术研究
2
作者 赵涛 谢艳文 +1 位作者 王涛 邢坤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了研究巷道群受重复采动影响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控制问题,综合运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复采动对巷道群围岩塑性区空间分布特征、应力场、变形场的影响规律,揭示多次采动对巷道群失稳破坏机制,提出巷道群... 为了研究巷道群受重复采动影响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控制问题,综合运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复采动对巷道群围岩塑性区空间分布特征、应力场、变形场的影响规律,揭示多次采动对巷道群失稳破坏机制,提出巷道群稳定性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回采数量的增加,巷道群卸载拱范围逐渐增大,巷道表现为典型的非对称破坏特征;钻孔窥视与数值模拟得出的松动圈范围基本一致;确定了锚杆支护时顶锚杆长度应不小于1.3 m,帮锚杆长度应不小于2.1 m。据此提出了“注浆—补强”支护方案,确定了注浆施工参数与补强锚索的长度与间距,补强支护后巷道顶板移近量减少了61.5%,巷道底板移近量减少了62.5%,两帮移近量减少了62.2%。顶板离层观测结果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 巷道群 卸载拱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大断面胶带运输大巷强顶弱帮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永平 《煤》 2019年第12期32-33,共2页
针对五里堠煤业下组煤(15号煤层)集中胶带运输下山在原有支护方式下巷道两帮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确定采用浅孔注浆+深孔注浆+锚索的补强支护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补强支护方案实施后,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9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70 mm,... 针对五里堠煤业下组煤(15号煤层)集中胶带运输下山在原有支护方式下巷道两帮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确定采用浅孔注浆+深孔注浆+锚索的补强支护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补强支护方案实施后,顶底板的最大移近量为9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70 mm,有效解决了巷道两帮变形量大的问题,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顶弱帮 加固 补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