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土交界处裂隙发育与化学注浆时间对一维电渗固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程 顾佳杰 +1 位作者 孙秀丽 刘文化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5,共9页
通过一维电渗固结试验,研究了板土交界处裂缝(板土脱开)与注浆时间对软土电渗固结过程的影响。采用紧序注入CaCl 2溶液和Na 2 SiO 3溶液的方式,进行注浆时间对照试验。基于沉淀或胶体和离子对电渗固结的综合效应,研究了电流、排水量、... 通过一维电渗固结试验,研究了板土交界处裂缝(板土脱开)与注浆时间对软土电渗固结过程的影响。采用紧序注入CaCl 2溶液和Na 2 SiO 3溶液的方式,进行注浆时间对照试验。基于沉淀或胶体和离子对电渗固结的综合效应,研究了电流、排水量、土样含水量与抗剪强度、裂缝与体缩,以及电渗能耗等随注浆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板土交界处裂隙(板土脱开)总是先于其他土体裂缝产生,板土脱开导致电流值的急剧减小是造成电渗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一维电渗固结过程中存在板土交界处裂隙发展旺盛时间t cr,以t cr为表征指标确定最佳注浆时间,可达到最佳的电渗效益。为防止在土体中出现明显的含水量突变现象,应尽可能避免在1/3 t cr时刻前注浆,在2/3 t cr时刻注浆能够实现最佳电渗固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固结 注浆时间 裂缝 排水量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部分黏性土的卵石层桩底注浆现场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忠苗 王华强 邹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8-314,共7页
通过对温州某工地361根灌注桩现场桩底注浆试验观测,得出注浆压力P与注浆过程持续时间t的5类曲线形态。注浆试验表明:随着成桩龄期的增加,开塞压力也相应增大,但成桩龄期对终注压力影响不大。含黏性土的卵石层越厚,注浆压力越低;桩位平... 通过对温州某工地361根灌注桩现场桩底注浆试验观测,得出注浆压力P与注浆过程持续时间t的5类曲线形态。注浆试验表明:随着成桩龄期的增加,开塞压力也相应增大,但成桩龄期对终注压力影响不大。含黏性土的卵石层越厚,注浆压力越低;桩位平面上越靠近中心的桩注浆压力越大,边桩的注浆压力较小;注浆顺序在后的桩终注压力往往较大。通过6根不同注浆量试打桩的静载试验还表明,单桩注浆量有一个合理的限值,当注浆量低于合理值下限时,桩的极限承载力或沉降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此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黏性土的卵石层 桩底 现场试验 压力 注浆时间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6.28m土压平衡盾构同步注浆系统控制及参数确定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丽维 杨涛 +2 位作者 费学婷 马春峰 赵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93,共3页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三号线3101标段使用的φ6.28m土压平衡盾构机同部注浆系统原理图及同步注浆系统组成要素的分析,阐述了同步注浆系统中注浆泵出口处注浆压力的理论计算及极限压力值、系统每条注浆管线中实际砂浆量的设定值、同步注...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三号线3101标段使用的φ6.28m土压平衡盾构机同部注浆系统原理图及同步注浆系统组成要素的分析,阐述了同步注浆系统中注浆泵出口处注浆压力的理论计算及极限压力值、系统每条注浆管线中实际砂浆量的设定值、同步注浆时间、注浆速度及砂浆罐容积等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如何设计注浆系统主参数。同时阐述了如何运用同步注浆控制系统,调节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大小,防止浆液扰动造成地表隆起与沉降,有效控制地表变形,保证掘进施工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系统 压力 注浆时间 罐容积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模注浆新型铁路隧道衬砌台车施工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秀文 张欢 何玉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57,共3页
在京张(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施工中应用了带模注浆新型铁路隧道衬砌台车,对于预防隧道二次衬砌拱顶空洞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隧道拱部衬砌施工质量。本文总结该新型台车的应用经验,分析得出合理的拱顶注浆时间段——自隧道... 在京张(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施工中应用了带模注浆新型铁路隧道衬砌台车,对于预防隧道二次衬砌拱顶空洞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隧道拱部衬砌施工质量。本文总结该新型台车的应用经验,分析得出合理的拱顶注浆时间段——自隧道拱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 h至拆模前。通过增加纵向注浆管并使之连通径向RPC注浆管,优化了注浆技术,克服了注浆管易被堵塞的问题,提升了隧道衬砌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台车 带模 检验检测 注浆时间 技术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时变渗透分段注浆压力的上、下限解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军辉 韩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2-1789,共8页
在浆液的黏时变效应下,渗透注浆压力(p)和注浆速率(q)都是随时间t变化的,给注浆工程的设计计算带来困难。首先,考虑到设计的便利,利用定积分原理,提出了p-q双时间变量下对应的分段注浆压力(P)和注浆速率(Q)的工程定义。其次,根据黏时变... 在浆液的黏时变效应下,渗透注浆压力(p)和注浆速率(q)都是随时间t变化的,给注浆工程的设计计算带来困难。首先,考虑到设计的便利,利用定积分原理,提出了p-q双时间变量下对应的分段注浆压力(P)和注浆速率(Q)的工程定义。其次,根据黏时变理论和Darcy定律,建立了p-q双时间变量下的黏时变渗透注浆解析模型(包括物理方程、几何方程和边界条件),揭示了黏时变渗透注浆的复杂数学物理过程,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再次,利用P-Q的工程定义式和渗透注浆解析模型进行P的理论解研究,充分利用积分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得到了P的下限与上限通解,讨论解的科学性与普适性。最后,结合当前实际工程需要,进一步讨论了指数黏时变函数P的上、下限特解(包括球面和柱面两种扩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压力 速率 持续时间 黏滞系数 黏时变 积分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结果的立井井壁破裂及治理时间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锋盼 周国庆 +3 位作者 赵光思 梁恒昌 荆留杰 胡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28,共4页
为了确定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时间,以某矿副井历年来的井壁受力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井壁破裂治理前后竖向附加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靠近破坏区上方井壁的应变增量可以作为判别是否需要进行井壁破裂治理的依据;井壁破坏后稳定期... 为了确定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时间,以某矿副井历年来的井壁受力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井壁破裂治理前后竖向附加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靠近破坏区上方井壁的应变增量可以作为判别是否需要进行井壁破裂治理的依据;井壁破坏后稳定期内的应变值可以作为井壁二次破坏的预警值;应把井壁发生破坏后的稳定期作为首轮注浆治理时间;首轮注浆结束后,井壁应变积累至破坏后稳定期的应变水平的时间作为第二轮注浆治理时间。分析可知,合理地确定注浆治理时间,可以更大程度地缓释井壁的附加应变,延长井筒的服务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破裂 治理时间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灌浆的颗粒流细观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鹏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03-608,共6页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PFC2D颗粒流数值模拟程序,运用其内置FISHTANK函数库和FISH语言,分别定义流体域的流动方程和压力方程,对微生物灌浆过程中菌液在地层中的扩散过程和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调节PFC命令流中的注浆压力p、时步ste...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PFC2D颗粒流数值模拟程序,运用其内置FISHTANK函数库和FISH语言,分别定义流体域的流动方程和压力方程,对微生物灌浆过程中菌液在地层中的扩散过程和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调节PFC命令流中的注浆压力p、时步step、水力传导系数perm等参数对菌液的注浆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灌浆过程中菌液与地基土的作用形式与灌浆压力大小密切相关,过高的注浆压力会对地层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对钻孔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理论推导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劈裂灌浆作用发生时,孔隙率和应变率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灌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压力 注浆时间 渗透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