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位变推法的采空区注浆效果即时分析
1
作者 赵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为解决全充水采空区注浆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质量控制难题,以济宁岱庄煤矿充水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注浆充填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借此来即时分析采空区注浆效果。依据钻孔水位、冲洗液漏失位置、注浆量等实时数据... 为解决全充水采空区注浆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质量控制难题,以济宁岱庄煤矿充水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注浆充填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借此来即时分析采空区注浆效果。依据钻孔水位、冲洗液漏失位置、注浆量等实时数据,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掌握了注浆充填对充水采空区地下水位影响规律,同时提出采用水位变推法即时评价采空区注浆效果,并动态调整注浆工艺参数,以改善注浆充填质量。结果表明:在注浆之前,采空区勘查钻孔水位埋深基本相同,导水裂缝带有较好的水力联系;在注浆前期,采空区地下水位变化不明显,注浆所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具有滞后性。随着持续注浆,采空区钻孔水位不断升高,且区域之间差别明显,这表明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有所减少,采空区岩层渗透性显著降低,注浆效果逐渐显现,钻孔水位与采空区注浆效果密切相关。更进一步可根据后序钻孔水位变化特征,预测钻孔可注性,即时分析注浆效果,优化后续注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水采空区 水位变推法 地下水位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RSR法的煤层底板注浆效果评价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苑尚志 王精华 +5 位作者 张伟杰 韩承豪 王国栋 贾东秀 刘磊 郭洪运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区域地面超前注浆是预防底板水害的有效手段,如何利用钻探及注浆施工过程的数据对注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山东省邱集煤矿1111采区D3,D10,D11和D12地面孔组注浆工程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钻井... 区域地面超前注浆是预防底板水害的有效手段,如何利用钻探及注浆施工过程的数据对注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山东省邱集煤矿1111采区D3,D10,D11和D12地面孔组注浆工程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钻井液漏失量、注浆终压、渗透系数以及单位注浆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注浆效果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一种综合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与CRITIC客观赋权法的赋权方式,利用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特征值法等改进AHP,该方法提高了指标赋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基于组合赋权方式更新了TOPSIS,RSR排序分档的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相对距离优化了TOPSIS相对贴近度的缺陷,改进了数据处理结果;将评价结果转换为可视化分区图,与注浆后井下钻探揭露涌水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合理,与工程实际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改进AHP法 改进TOPSIS法 超前注浆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检测防空洞注浆效果的技术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火珍 焦玉勇 +1 位作者 李海波 张秀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307-310,共4页
结合电磁波在多种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对电磁波在岩土体介质中传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波形图。从地质雷达对某人防洞注浆效果检测应用可以看出,通过计算机显示的波形图能够直观、清晰的检测不密实或者空洞区域,... 结合电磁波在多种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对电磁波在岩土体介质中传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波形图。从地质雷达对某人防洞注浆效果检测应用可以看出,通过计算机显示的波形图能够直观、清晰的检测不密实或者空洞区域,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地质雷达是是一种正在不断发展的探测技术,如何正确处理探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波形图 检测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物探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3 位作者 宋大各 张立 郑永翔 孙敏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48,共6页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的对比及现场钻孔验证发现,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电法都能够真实反映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效率高,为今后在类似条件的复杂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1 位作者 宋大各 何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4-671,共8页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ρ范围为93~130Ω.m,与采空区及围岩均有较大差异。运用电测深法和电磁波CT对采空区注浆前后进行检测,发现注浆后浅部0~30m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得到降低且变得相对均匀稳定;深部低阻异常在注浆后电阻率也得以减弱,且均匀范围明显扩大;电磁波吸收系数在40~70m范围内得到提高约25%。钻探取心发现,多数孔内可见注浆结石体;检测孔的后期注浆中,10个孔的注浆量均不大于周围相邻4个孔的注浆量平均值的15%。对以上检测结果分析可知:采空区在物性特征上表现为较低的电磁波吸收系数,注浆以后升高;地下水位之上的采空区表现为较高的电阻率,注浆之后降低,地下水位以下的采空区则反之。注浆前后采空区物探差异明显,本段落采空层的浆液充填效果较好,几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表明,采用全域检测的电测深和局部详查的电磁波CT相结合的物探方法,与钻探取心结果及检测孔后期注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对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进行有效检测和评价,可为类似采空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路基注浆效果透水率检测标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新红 郭永春 +2 位作者 王青海 孙金辉 彭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7,共7页
研究目的:透水率检测标准制约着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有效评价。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影响透水率检测标准应用的两个关键性基础问题:一是是否存在一个不产生潜蚀塌陷的界限裂隙;二是如果存在这个界限裂隙,那么界限裂隙的透水率特... 研究目的:透水率检测标准制约着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有效评价。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影响透水率检测标准应用的两个关键性基础问题:一是是否存在一个不产生潜蚀塌陷的界限裂隙;二是如果存在这个界限裂隙,那么界限裂隙的透水率特征值是多少。研究结论:临界裂隙开度是覆盖型潜蚀塌陷的关键控制因素,受覆盖层土质、密实度、临界水力梯度等因素的影响,覆盖型岩溶路基塌陷的临界裂隙开度约为2~4 mm;对溶蚀裂隙发育的可溶岩地基,当裂隙宽度小于等于3 mm(或地基透水率小于等于47 Lu)时,在自然水降条件下,不具备岩溶潜蚀塌陷条件,因此,建议以47 Lu作为潜蚀塌陷临界透水率值,以此为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注浆效果检测定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率 注浆效果 覆盖型岩溶 临界裂隙开度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中注浆效果的FLAC^(3D)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慎刚 赵文 +1 位作者 王成 蔡晓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3,共4页
应用FLAC3D,通过改变受注围岩体的力学性质,研究注浆后隧道及围岩体开挖时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地表沉降情况.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表明,注浆后加固体对于开挖隧道具有棚护作用,加固体两侧为应力集中区;按270°布置注浆孔,开挖... 应用FLAC3D,通过改变受注围岩体的力学性质,研究注浆后隧道及围岩体开挖时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地表沉降情况.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表明,注浆后加固体对于开挖隧道具有棚护作用,加固体两侧为应力集中区;按270°布置注浆孔,开挖引起沉降值最小,为22.3mm,实际工程监测值为27.1mm,应用FLAC3D进行注浆效果事前分析是可行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偏差与注浆施工的理想化有关,注浆时,应该逐渐增加注浆压力,并根据注浆终压和注浆量共同判断是否结束注浆,从而保证注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效果检测 FLAC3D 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注浆沉积压力特征与注浆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金华 孙冠临 +1 位作者 苏培莉 谷拴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注浆是解决矿井水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沉积压力特征与堵水效果,基于自主设计的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平台,开展了煤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灰比和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在煤岩体裂隙中的沉积压... 注浆是解决矿井水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沉积压力特征与堵水效果,基于自主设计的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平台,开展了煤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灰比和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在煤岩体裂隙中的沉积压力特征,提出一种裂隙动水注浆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沉积压力曲线可分为3类,当曲线呈平塬型分布时,注浆堵水效果最佳;呈山尖型分布时,堵水效果次之;呈台阶型分布时,堵水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裂隙 动水 沉积压力 曲线形态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水泥浆液最优配比及注浆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东明 谭霁爽 +1 位作者 肖正星 张艳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4,共9页
以九龙煤矿-850 m水平运输(胶带)大巷破碎围岩为研究对象,从注浆效果入手,基于超细水泥浆液水灰比、水泥细度的变化,制作了多批次的标准水泥试块,进行流动性、析水率、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及注浆等实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细度下超... 以九龙煤矿-850 m水平运输(胶带)大巷破碎围岩为研究对象,从注浆效果入手,基于超细水泥浆液水灰比、水泥细度的变化,制作了多批次的标准水泥试块,进行流动性、析水率、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及注浆等实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细度下超细水泥浆液的各项力学特性和注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养护时间和温度等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超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增大时,析水率随之增大,单轴抗压强度随之减小,流动度总体减小,密度变化很小。当水灰比为1.4∶1、细度为1 250目时,超细水泥浆液的各项力学性能最平衡,注浆效果最好。在进行劈裂注浆实验时,用该配比的超细水泥浆液注浆后的试样在破坏前能够吸收更多能量,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和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水泥 水灰比 水泥细度 注浆效果 析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强 张可能 +2 位作者 彭环云 张云毅 汪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5,共5页
为了对高速公路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注水试验、触探试验、检查孔取芯与孔内电视摄像方法进行检测.注浆后注水试验法检测结果表明,地层透水率都低于47 Lu,能够防止上部软塑状粉质粘土沿溶洞、溶蚀裂隙产生流动与淘空;触探试验... 为了对高速公路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注水试验、触探试验、检查孔取芯与孔内电视摄像方法进行检测.注浆后注水试验法检测结果表明,地层透水率都低于47 Lu,能够防止上部软塑状粉质粘土沿溶洞、溶蚀裂隙产生流动与淘空;触探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后不同深度路基承载力的取值fak≥248 kPa;检查孔取芯结果表明,浆液在土体中形成纵横交错浆脉骨架的复合土体能大幅提高土体的强度;钻孔孔内电视摄像结果表明,注浆前土体空隙较大,注浆后土体中的空隙全部被水泥浆脉充填.4种检验方法表明注浆后效果良好,同时也表明综合评价法是评价注浆效果的有效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基 水试验 触探试验 孔内电视摄像 钻孔取芯 加固 注浆效果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检测地基注浆效果 被引量:14
11
作者 于景村 李志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51,共4页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检测新庄孜选煤厂地基注浆效果,对比地基注浆前、后进行探测结果,结果显示明显。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勘探地基等地质工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采空区 注浆效果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冻胀力模型试验及围岩注浆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焱 朱永全 董宇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为了研究寒区隧道衬砌背后积水位置不同时结构的受力变化规律和破坏形式,进行冻胀力的室内模型试验。模型试验采用不同水囊大小和分布位置来模拟衬砌背后积水情况,通过模型试验箱外界环境整体降温和隧道底部局部降温的方式,模拟隧道外... 为了研究寒区隧道衬砌背后积水位置不同时结构的受力变化规律和破坏形式,进行冻胀力的室内模型试验。模型试验采用不同水囊大小和分布位置来模拟衬砌背后积水情况,通过模型试验箱外界环境整体降温和隧道底部局部降温的方式,模拟隧道外界的低温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衬砌背后冻胀力在拱顶处较小,在边墙和拱脚处较大;在相同的冻胀压力作用下,拱顶处更容易破坏。最后采用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围岩注浆前后3种试验工况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可靠度。结果表明:仅靠提高衬砌结构的厚度和强度来预防或消除衬砌结构冻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富水区的寒区隧道采用围岩注浆加固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模型试验 冻胀力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壁后注浆材料配比及注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国峰 韩爱民 +2 位作者 苏明 李彤 岳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6-293,共8页
盾构壁后注浆浆液需根据实际工程,满足相应的工作性能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注浆效果。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各注浆材料掺比与浆液工作性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工程施工的浆液配比。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拱顶... 盾构壁后注浆浆液需根据实际工程,满足相应的工作性能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注浆效果。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各注浆材料掺比与浆液工作性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工程施工的浆液配比。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拱顶注浆效果好于边墙。应注意对壁后注浆效果不佳区域及时补注浆液,防止地层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壁后 液配比 注浆效果 雷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卵砾漂石地层注浆止水新型材料注浆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隽 刘士海 +2 位作者 王文正 张德华 朱雯蕾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8-786,共9页
在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中,采用传统的注浆浆液进行止水,浆液极易在地层内大量流失,且注浆后浆液扩散不均、多呈"糖葫芦"状扩散,无法保证注浆效果。针对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的地质特点,针对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配比试验,并通... 在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中,采用传统的注浆浆液进行止水,浆液极易在地层内大量流失,且注浆后浆液扩散不均、多呈"糖葫芦"状扩散,无法保证注浆效果。针对富水厚卵砾漂石地层的地质特点,针对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配比试验,并通过注浆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进行卵砾漂石地层的注浆材料研究。试验表明:在厚卵砾漂石地层中,采用2种新型浆液即CD-SCA(水泥+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水玻璃+硫酸铜+明矾)浆液和PC-SCA(磷酸-水玻璃+硫酸铜+明矾)浆液,注浆浆液呈柱状均匀扩散,扩散半径满足设计要求,地层的渗透性明显改善,满足了帷幕止水墙的止水效果,为今后同类地层注浆止水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材料 注浆效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对渗透性反演的富水砂岩注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宾 赵立权 +3 位作者 胡惠华 姚盛丹 赵延林 刘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79,87,共8页
针对富水破碎砂岩注浆止水效果难以逐点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声波测井反演渗透性,对细部止水效果进行评价。基于Wyllie-Clemenceau波速-孔隙率公式以及Kozeny-Carman渗透方程,建立了富水砂岩波速-渗透率理论模型。以湖南某地基注浆工程... 针对富水破碎砂岩注浆止水效果难以逐点检测的问题,提出采用声波测井反演渗透性,对细部止水效果进行评价。基于Wyllie-Clemenceau波速-孔隙率公式以及Kozeny-Carman渗透方程,建立了富水砂岩波速-渗透率理论模型。以湖南某地基注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试验、声波测井以及压水试验,获取了注浆前、后岩心及岩层的波速和渗透率,通过拟合岩心数据,验证了波速-渗透率模型,并发现其存在以下规律:波速与渗透率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变化率分界点;注浆影响骨架波速与岩性指数。将测井波速反演的各测点计算渗透率与压水试验渗透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在工程中的可靠性。以计算渗透率为基础,建立了富水砂岩注浆效果定量评价体系,并对案例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岩 注浆效果 波速 渗透性 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RSR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军涛 李文昕 +3 位作者 薛峰 王凯 张呈祥 宋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91-199,共9页
注浆效果评价是注浆防治水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注浆技术手段的成熟,传统注浆效果评价方法主观性强、客观性不足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的缺陷日益显著。以山东省白庄煤矿8901工作面注浆工程作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注... 注浆效果评价是注浆防治水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注浆技术手段的成熟,传统注浆效果评价方法主观性强、客观性不足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的缺陷日益显著。以山东省白庄煤矿8901工作面注浆工程作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注浆终压、渗透系数、吸水率以及吨水干料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注浆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依据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一种以层次分析法(AHP)结合CRITIC客观赋权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方式,通过组合主观与客观权重提高了指标赋权的客观性;基于组合赋权方式建立了以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进行排序、秩和比法(RSR)辅助分档的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价结果转换为可视化分区图,与工程实际评价结果及注浆后检测工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效果 渗透系数 吸水率 组合赋权模型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县某石灰岩采石场帷幕止水工程及注浆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振 蒋小珍 +3 位作者 陈立根 雷明堂 马骁 吴晟堂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8,共12页
龙门县石灰岩储量丰富,是广东省最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采石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某石灰岩采石场前期对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研究程度不足,在开采过程中意外揭穿断裂F1控制的岩溶导水裂隙带,北侧地下... 龙门县石灰岩储量丰富,是广东省最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采石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某石灰岩采石场前期对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研究程度不足,在开采过程中意外揭穿断裂F1控制的岩溶导水裂隙带,北侧地下水向采坑排泄,涌水量约3000m^(3)∙d^(-1)。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矿区北部陆续产生17处岩溶塌陷,引起多座房屋开裂,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威胁。文章基于地面岩溶水文地质调查,运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方法,探明该区域地下岩溶发育分布特征,制定帷幕止水方案,并采用综合检测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钻孔抽芯、压水试验和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对帷幕的注浆效果进行评价。帷幕两侧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可以综合反映止水效果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议保留监测设备,继续做好监测工作。检测结果表明,浆液基本完成对帷幕轴线方向上溶洞、岩溶管道、裂隙的填充,帷幕两侧形成稳定的水位差,涌水点的流量明显减小,帷幕的止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帷幕 注浆效果检测 地下水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富水断层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标准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民庆 孙国庆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高压富水软弱地质条件下钻孔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标准,以期对今后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P-Q-t曲线分析法、钻孔出水量分析法、注浆量分析法、检查孔出水量测定、检查孔稳定分析是高压富水... 研究目的:研究高压富水软弱地质条件下钻孔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方法及标准,以期对今后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P-Q-t曲线分析法、钻孔出水量分析法、注浆量分析法、检查孔出水量测定、检查孔稳定分析是高压富水断层注浆效果检查评定的必测方法。其中,钻孔出水量分析法和检查孔出水量测定是对堵水作用的检查,P-Q-t曲线分析法、注浆量分析法和检查孔稳定分析是对加固作用的检查。对于检查孔允许出漏水量标准,通过齐岳山隧道F11高压富水断层现场试验以及多个注浆循环的检验证明,采用2 L/m in·m是可行的、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富水断层 注浆效果 检查评定 方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物探模型试验的岩溶注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圣东 陈俊生 +3 位作者 徐梓舒 刘亚威 刘叔灼 马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在岩溶发育的城市地区,通常采用注浆充填的方法填补空洞,但注浆时所使用的普通水泥浆液重度大,稳定性差,凝结时间长。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在原普通水泥浆液的基础上加入硅灰、铝粉膏等新材料进行多次试验调整,获得改良岩溶注浆材料,将浆... 在岩溶发育的城市地区,通常采用注浆充填的方法填补空洞,但注浆时所使用的普通水泥浆液重度大,稳定性差,凝结时间长。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在原普通水泥浆液的基础上加入硅灰、铝粉膏等新材料进行多次试验调整,获得改良岩溶注浆材料,将浆液的性能测试分析与高密度电法检测注浆情况的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分析岩溶注浆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浆液相比,改良岩溶注浆材料析水率更低,凝结时间更早,浆液的膨胀性显著,所形成的结石体密度与强度均得到有效提高,整体注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高密度电法室内模型试验能够很好地反映注浆效果,对注浆效果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注浆效果 模型试验 岩溶材料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壳混凝土管节组合结构注浆效果扫描成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寅 车爱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48-154,共7页
钢壳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其在防渗、结构抗震、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功应用于大型沉管隧道等土木工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性能等原因,施工时导致结构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脱空现象,影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 钢壳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其在防渗、结构抗震、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功应用于大型沉管隧道等土木工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性能等原因,施工时导致结构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脱空现象,影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等性能。针对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注浆效果评价问题,基于弹性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结合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组合特征,提出一种扫描成像快速评价方法。首先详细描述了扫描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采集工艺及成像方法,提出脱空厚度和连续脱空体积两个参数作为注浆效果的评价指标。针对脱空厚度的定量评价问题,开展了不同脱空厚度的模型试验,建立了脱空厚度与响应能量放大系数之间的关系。为验证方法在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管节工程应用中的适应性、有效性,开展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脱空厚度大于0.50 cm的区域为检测区域的20%,脱空主要集中在构件处,最大的连续脱空体积达到1 042.5 cm^3。可以认为,通常的注浆方式有可能导致组合构件处发生注浆不密实等问题。并通过预设缺陷等方式,验证该方法在注浆效果评价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响应能量 扫描三维成像 脱空厚度 连续脱空体积 注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