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低压注水过程松散层沉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柴敬 朱磊 +5 位作者 张丁丁 李毅 孙鑫 张广文 杨建华 张广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0-1727,共8页
为改善因水位降而导致的地层持续沉降,采用多孔联合长期注水的方法使松散层失水沉降得到控制。用地层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对地层应变进行实时监测,提出了松散层压缩量计算的应变量模型,由此可以掌握注水对地层沉降的影响效果。介绍了编号Z2... 为改善因水位降而导致的地层持续沉降,采用多孔联合长期注水的方法使松散层失水沉降得到控制。用地层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对地层应变进行实时监测,提出了松散层压缩量计算的应变量模型,由此可以掌握注水对地层沉降的影响效果。介绍了编号Z2,Z4,Z5,Z6四个注水孔在深度138.80~171.40 m区间的注水过程,以及编号Q下-1,Q下-3,Q下-4,Z1四个水文观测孔在深度114.00~176.40 m区间的水位变化,和对应地层应变的光纤光栅监测的结果。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松散层压缩状态得到改善,由压应力向拉应力状态发展,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变化与同层位的水位变化趋势具有同步对应关系,注水量每增加1 000 m3,松散层微应变增大1.715。监测表明,注水单孔流量3.79~6.00 m3/h,年注水量达到132 973.23 m3,可以控制松散层的沉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沉降 注水过程 光纤光栅监测系统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润湿性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姚凤英 陈晓军 +1 位作者 宗习武 吴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8-60,共3页
以胜利油区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油层为例 ,研究了油层原始润湿性及其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探讨了含油饱和度、韵律非均质性对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证明 ,原始亲油油层 ,含油饱和度下降 10 %时 ,开始转向亲水 ;原始亲水油层 ,含油饱和... 以胜利油区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油层为例 ,研究了油层原始润湿性及其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探讨了含油饱和度、韵律非均质性对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证明 ,原始亲油油层 ,含油饱和度下降 10 %时 ,开始转向亲水 ;原始亲水油层 ,含油饱和度下降 8%时 ,亲水性开始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油田 注水开发过程 润湿性 润湿指数 含油饱和度 韵律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启团 刘素民 陈彩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8-609,共2页
关键词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 储层伤害 微观机理 环境扫描电镜 ESEM 油气工业 多级真空系统 气体二次电子探测器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处理用粘土稳定剂的优选 被引量:14
4
作者 崔付义 马兴芹 +2 位作者 张云芝 任卓琳 靳保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7,80,共4页
油井转注水前必须对油层进行防膨处理,而选择合适的粘土稳定剂是关键。由于粘土稳定剂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以及现场使用存在随意性,因此建立了优选粘土稳定剂的系统评价方法。即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经不同浓度的粘土稳定剂浸泡过的Ca蒙... 油井转注水前必须对油层进行防膨处理,而选择合适的粘土稳定剂是关键。由于粘土稳定剂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以及现场使用存在随意性,因此建立了优选粘土稳定剂的系统评价方法。即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经不同浓度的粘土稳定剂浸泡过的Ca蒙脱石的晶面间距,确定粘土稳定剂最佳的使用浓度;采用乙二醇蒸汽饱和法、水洗实验法、水浸泡实验法评价粘土稳定剂防膨效果的稳定性和耐水冲刷能力;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经最佳浓度的粘土稳定剂处理后的Ca蒙脱石晶面间距,了解粘土稳定剂的稳定性能;使用研究区块岩心并模拟注水过程进行岩心流动实验,优选出适合于具体区块注水前预处理用的粘土稳定剂。在低渗透油田河146区块,采用优选的粘土稳定剂对河2-斜4井处理后,平均注水量为60.2m3/d,注水油压为18NPa;而没有采用优选的粘土稳定剂的河146-63井,在油压为29MPa时还注不进水。实践表明所建立的粘土稳定剂的系统评价方法是有效的,对油田粘土稳定剂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稳定剂 注水过程 区块 优选 油井 低渗透油田 油层 晶面间距 流动实验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注水“五讲究”
5
作者 薛华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鱼池注水 夏季高温季节 鱼类生长 水质调控 注水过程 摄食量 水质量 水环境 优质 池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注水有讲究
6
作者 柳富荣 《湖南农业》 2005年第8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鱼池注水 高温季节 鱼类生长 水质调控 注水过程 摄食量 水环境 水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注水五技巧
7
作者 洪学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鱼池注水 鱼池水质 注水过程 养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利用新型多氢酸体系提高增注效果
8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0,共1页
为有效解决常规酸液的弊端和在注水过程中存在的储层伤害问题,增强酸化效果,吐哈油田自主开发了新型多氢酸体系,形成了低排量缓速酸化工艺技术。 新型多氢酸为多级弱酸,氢离子具有逐级缓慢释放的特点,延缓了氢氟酸的生成速度,从... 为有效解决常规酸液的弊端和在注水过程中存在的储层伤害问题,增强酸化效果,吐哈油田自主开发了新型多氢酸体系,形成了低排量缓速酸化工艺技术。 新型多氢酸为多级弱酸,氢离子具有逐级缓慢释放的特点,延缓了氢氟酸的生成速度,从而可降低酸化反应速度,延长酸化距离和受效时间。新型多氢酸体系具有大幅度降低酸岩反应速度、避免二次沉淀物污染等优点,因而可有效解决常规酸液存在的一些弊端,降低注水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形成的低排量缓速酸化技术,需严格控制注酸排量及施工压力,可提高施工成功率和增注效果;同时,该工艺可有效降低酸窜风险,降低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氢酸 增注 利用 储层伤害 酸化效果 注水过程 酸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缩膨增注技术试验成功
9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4,共1页
在注水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微粒运移都会对油层造成伤害,致使注水压力上升快、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注水量减少。为解决这一难题,胜利油田开展了缩膨技术研究及缩膨剂室内试验。缩膨剂是一种高分子、阳离子化合物,它通过与... 在注水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微粒运移都会对油层造成伤害,致使注水压力上升快、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注水量减少。为解决这一难题,胜利油田开展了缩膨技术研究及缩膨剂室内试验。缩膨剂是一种高分子、阳离子化合物,它通过与粘土矿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粘土晶格改性,使其遇水后不膨胀;已膨胀的粘土晶格,通过化学反应使晶格缩小,从而避免粘土矿物遇水膨胀、运移给地层带来伤害,可以提高油气开发效果,并节省大量的地层改造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注技术 胜利油田 试验成功 物理化学反应 地层孔隙度 粘土矿物 遇水膨胀 注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lectric response of porous media in water and grout injection processes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强 刘盛东 +1 位作者 姜春露 王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40-4645,共6页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pontaneous potential and exciting currents are observed during water and grout injection in a simulated porous media. Obvi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page flow field and the electric field ...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pontaneous potential and exciting currents are observed during water and grout injection in a simulated porous media. Obviou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page flow field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porous media are identified.In this work, a detailed experimental study of geoelectric field variation occurring in water migration was reported by analyzing water and grout injection processes in a simulated porous media. The spontaneous potential varies linearly with the thickness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Very interestingly, the spontaneous potential generated in the second grout injection exhibits some"memory" of previous grouting paths. The decreases in spontaneous potential observed during grout injection is very probably due to that the spontaneous potential variations are primarily caused by electro-filtration potential, as indicated by the far larger viscosity of grout compared to that of water. The geoelectric response can be utilized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grouting paths in water-bearing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stone water injection spontaneous potential electro-filtration poten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