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绥中36-1油田试验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及稠油油田注水模式初探 被引量:14
1
作者 柴世超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绥中 36 1稠油油田试验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结果表明 ,吸水能力随井组含水上升增大并呈指数递增关系。据此设计了注水模式 ,其特点为 :地饱压差较小的稠油油田应早期注水 ;注水初期应采取较小的注水强度 ;注水强度应随含水上升逐渐增... 绥中 36 1稠油油田试验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结果表明 ,吸水能力随井组含水上升增大并呈指数递增关系。据此设计了注水模式 ,其特点为 :地饱压差较小的稠油油田应早期注水 ;注水初期应采取较小的注水强度 ;注水强度应随含水上升逐渐增大 ;保持地层压力在泡点压力以上。该注水模式与传统注水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重视对注水井动态资料的管理与分析 ,在考虑到注水起始时间和压力保持水平的同时 ,根据地层实际吸水能力确定配注量。开采实践证明这种注水模式行之有效。该注水模式对其它油层多、厚度小的稠油砂岩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能力 稠油油田 注水模式 注水 注水强度 绥中36-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52
2
作者 荣元帅 李新华 +1 位作者 刘学利 李小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1,115,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试注阶段出现见效井组少、有效期短和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前期现场注水试验并结合室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模式,即保压、多阶段、立体注水开发。...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试注阶段出现见效井组少、有效期短和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前期现场注水试验并结合室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模式,即保压、多阶段、立体注水开发。保压开发是指保持地层压力开发,减缓由于能量衰减而造成的递减或抑制底水锥进;多阶段开发是指在不同注水开发阶段,采用不同的注水方式、注采参数及配套技术进行开发,注水受效前适当大排量试注验证连通性并建立注采关系,受效后至效果变差前期采用温和注水,后期则适当提高排量周期注水,并考虑换向注水及注水调剖;立体注水开发是指根据缝洞发育规律、剩余油分布以及连通状况,建立立体开发的注采井网,实行双向或多向注水、分段注水、低注高采、缝注洞采等注水开发方式及配套技术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多井缝洞单元 注水开发模式 保压开发 多阶段开发 立体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1 位作者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时机 注水模式 超前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单元注水开发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勇 李杰 潘登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9,共4页
塔河油田岩溶缝洞型油藏储量达到10×108t,是目前国内最大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受能量下降和油井含水快速上升的影响,采收率只达到15%。近年来通过与国内外石油公司、研究院(所)和大学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初... 塔河油田岩溶缝洞型油藏储量达到10×108t,是目前国内最大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以天然能量开发为主,受能量下降和油井含水快速上升的影响,采收率只达到15%。近年来通过与国内外石油公司、研究院(所)和大学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初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缝洞型油藏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系列。认识到了缝洞单元是开发的基本单元,建立了缝洞单元的描述技术,形成了以缝洞单元为基础的差异化开发技术,逐步摸索出了酸压、侧钻、堵水、单井注水替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开展了单元注水开发先导试验,通过注水各缝洞单元能量不同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缝洞单元 注水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32-6稠油油田注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柴世超 杨庆红 +2 位作者 葛丽珍 张鹏 廖新武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幅度较为平缓,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油水关系复杂,投产初期生产状况差,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在没有海上同类油田注水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和生产动态特...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幅度较为平缓,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油水关系复杂,投产初期生产状况差,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在没有海上同类油田注水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和生产动态特点对秦皇岛32-6油田实施了注水开发。注水井选择原则为静态上考虑砂体展布及水驱程度,动态上考虑地层压降及转注井生产状况,用低效井替代设计注水井;注水模式为“早期温和注水,注水强度逐渐增强,在饱和压力附近达到注采平衡”。秦皇岛32-6油田实施注水后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秦皇岛32-6油田 稠油 注水模式 注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如杰 陈利新 +4 位作者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压扩容注水 注采动态 注水模式 敏感性 流体交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耦合数值模拟新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康志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4-516,共3页
首次提出洞穴内两相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洞穴与溶孔间的界面处理方法,创建了缝洞型油藏洞穴-溶孔耦合型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有限体积数值解法,编写了计算机应用程序,成功地应用于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驱油机理研究,首次提出了... 首次提出洞穴内两相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洞穴与溶孔间的界面处理方法,创建了缝洞型油藏洞穴-溶孔耦合型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有限体积数值解法,编写了计算机应用程序,成功地应用于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驱油机理研究,首次提出了多井缝洞单元的注水开发模式,现场实施后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缝洞单元注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