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低瓦斯自燃采空区注氮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尚国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编号:52174226)。
-
文摘
为了分析注氮口埋深和注氮流量对采空区氧化带范围的影响,优化低瓦斯自燃煤层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模拟了未注氮,注氮流量为设计量且注氮口埋深为15 m、30 m、45 m、60 m和75 m,注氮口埋深为45 m且注氮流量为0.50倍、0.75倍、1.00倍、1.25倍、1.50倍和1.75倍设计量时采空区氧化带范围;现场实测了注氮口埋深为45 m且注氮流量为设计量时采空区氧化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氮口埋深增加氧化带面积逐渐减小,注氮口埋深分别为15 m、30 m、45 m、60 m和75 m时,氧化带面积为未注氮时的100.8%、96.1%、90.5%、95.0%和79.1%;随着注氮流量增加,氧化带面积逐渐减小,注氮流量为0.50倍、0.75倍、1.00倍、1.25倍、1.50倍和1.75倍设计量时,氧化带面积为未注氮时的95.8%、93.4%、90.5%、87.1%、83.3%和79.2%;增加50%的注氮流量,氧化带面积减小7.9%,减少50%的注氮流量,氧化带面积增加5.9%。现场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对于9202工作面,合理的注氮口埋深为30~60 m,最佳注氮口埋深为45 m,注氮流量为设计量的1.00~1.50倍比较合适,最优注氮流量为设计量的1.25倍。
-
关键词
低瓦斯
自燃
注氮口
注氮流量
模拟
实测
-
Keywords
low ga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nitrogen injection port
nitrogen injection flow rate
simulation
on-site measurement
-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刘庄矿综采工作面动态注氮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余聪
唐明云
张睿卿
戴广龙
-
机构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4009
51774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592034)
-
文摘
为了研究注氮对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基于"O"型冒落压实和Bachmat非线性渗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刘庄矿171101工作面采场的漏风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工作面风量分布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组分输运模型,对不同注氮位置下的采空区内多组分气体浓度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注氮前、后的采空区内氧气浓度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注氮口附近,氧气浓度降低较为明显;甲烷浓度无明显变化。通过多方案比较,优化得到注氮口设置在距离工作面在10~30 m,注氮效果较佳。
-
关键词
采空区
煤自燃
注氮口
氧气浓度场
数值模拟
“O”型圈
-
Keywords
goal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nitrogen injection port
oxygen concentration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0" type circle
-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D7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