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合适疗程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光陵 伏洁 +6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付元凤 樊忠民 张连丰 任献国 高春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A620)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合适的疗程。方法 对242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A620)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合适的疗程。方法 对242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进行诊断和训练治疗,逐渐增加16—21Hz的B波,抑制4—8Hz的θ波,并观察θ/β比值的变化;结合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其ADHD表现的症状行为进行测评,主要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及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简称康氏表)进行评定,结果 242例ADHD儿童经1~4个疗程治疗后,各疗程与治疗前相比。脑电θ/β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2个疗程以上,CBCL、TRS及康氏袁评定分值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4个疗程后这3种量表评分值与治疗1个疗程时相比,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所测得的θ/β值对ADHD患儿有辅助诊断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不要过于强调θ/β值,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各种量表。以减少漏诊;经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治疗后患儿的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4个疗程及以上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伴多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 行为问题 θ/β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珏 魏娜 +2 位作者 张彤 兰海 姚凯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2-394,共3页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ADHD 儿童 精神疾病 心理行为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学习困难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黎 王玉凤 +1 位作者 何华 陈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患者、ADHD共患LD患者...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患者、ADHD共患LD患者及正常儿童各6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采集并分析处理三组儿童的脑电信号α波特点。结果:(1)单纯ADHD组:8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5.84%±14.81%)高于正常儿童(16.50%±11.42%,P=0.000),主频是10Hz,但α波能量分布均分散、低平。(2)ADHD共患LD组:8、13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分别为25.11%±11.88%,1.14%±1.14%)均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6.50%±11.42%,0.74%±0.97%,P值分别为0.000,0.009);10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7.80%±13.28%)低于正常儿童(36.06%±17.21%,P=0.011);主频是9Hz,α波能量分布均分散、低平;患者右脑及左侧顶、颞、枕部的熵值高于正常儿童,右侧颞、枕部的熵值高于单纯ADHD组(P均<0.05)。结论:伴与不伴LD的两组ADHD儿童具有不同的神经病理机制:单纯ADHD儿童脑发育迟缓;共患LD儿童脑波发育偏离正常,认知参量10Hz成分减少,脑有序度差,脑处于低功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学习障碍 Α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α波竞争图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孙黎 王玉凤 +1 位作者 何华 陈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ADHD共患ODD...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ADHD共患ODD及正常儿童各4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采集并分析处理三组儿童的脑电信号α波。结果:(1)单纯ADHD儿童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8.07%±15.57%)明显高于正常儿童(18.72%±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ADHD共患ODD组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4.78%±13.31%)与单纯ADHD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HD共患ODD组在右额、右中央、双侧枕部的熵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ADHD儿童脑发育迟缓,ADHD共患ODD儿童右脑有序度差,提示两组儿童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Α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全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测定智力正常,临床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ADHD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测定智力正常,临床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ADHD诊断标准,同时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测定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179例,由专职治疗医师指导,采用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为主的游戏运动训练疗法,训练时间为6个月。评价感觉统合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测定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9例ADHD患儿感觉统合训练治疗6个月后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中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学习能力和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治疗ADHD的有效辅助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脑电α波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黎 王玉凤 +1 位作者 何华 陈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4-58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其脑电α波的变化,及其用药后是否达到正常水平,探讨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所有ADHD儿童来自于北京...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其脑电α波的变化,及其用药后是否达到正常水平,探讨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所有ADHD儿童来自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正常儿童来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附近学校,各110例。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ncephaloflutuographtechnology,ET),对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的患儿在服用哌甲酯前及服药后(10mg)2h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用药后:主频明显变快[(8.97±0.94)Hz vs.(9.40±0.99)Hz,P=0.000];各导联8Hz优势几率明显下降[(27.08±13.04)% vs.(23.50±13.66)%,P<0.05];全脑10Hz平均优势几率呈上升趋势[(28.83±14.90)% vs.(30.64±16.66)%,P=0.06];全脑11Hz平均优势几率明显上升[(12.35±10.50)% vs.(13.90±12.73),P=0.047];全脑平均熵值(Qm)明显降低[(0.72±0.11) vs.(0.69±0.12),P<0.001]。(2)用药后,主频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9.40±0.99)Hz vs.(9.67±0.92)Hz,P<0.001],8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仍高于健康对照[(23.50±13.66)% vs.(18.19±12.27)%,P<0.001],10Hz各脑区平均优势几率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4±16.66)% vs.(34.24±17.13),P>0.05],总熵值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0.69±0.12)vs.(0.65±0.11),P<0.05]。结论:通过观察ADHD患儿单次服用哌甲酯前后两种状态脑功能的变化,提示单剂量哌甲酯可使ADHD患儿脑电图趋向正常,可使其脑有序度提高、低功效状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甲酯 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 Α节律 自身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杨 杨金伟 +3 位作者 周郁秋 曹建琴 杨军 贾祥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00-3605,共6页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采用便利抽取法对黑龙江省某市选取5所公立小学1~4年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s父母问卷(PSQ)、儿童气质问卷、Ruteer儿...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采用便利抽取法对黑龙江省某市选取5所公立小学1~4年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s父母问卷(PSQ)、儿童气质问卷、Rute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调查。根据PSQ多动指数得分≥1.5分,判断为ADHD初筛阳性,并经由ICD-10确诊ADHD 132例,作为试验组,按照同质性原则进行匹配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 280份,回收有效问卷5 7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4%。352例ADHD初筛阳性,初筛阳性率为6.1%,确诊132例,患病率为2.3%。两组气质问卷中趋避性、情绪本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气质问卷中活动度、规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uteer儿童行为问卷得分低于试验组(t=47.98,P<0.001)。两组CSHQ中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睡眠呼吸障碍、日间困倦、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SHQ中睡眠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均低于试验组,母亲情感温暖得分高于试验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活动度、趋避性、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严厉为ADH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DHD患儿存在较多的问题行为,且存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儿童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病的年龄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莉 吉宁 +3 位作者 管丽丽 陈芸 钱秋谨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在较大样本中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共患病的年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方法:采用半定式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1 002例门诊ADHD患者的精神障碍现患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共患率的差异。结果:各年龄段ADHD... 目的:在较大样本中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共患病的年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方法:采用半定式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1 002例门诊ADHD患者的精神障碍现患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共患率的差异。结果:各年龄段ADHD患者所患有的破坏性行为障碍(DBD)、心境障碍、抽动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共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DBD和心境障碍:12~14岁组的共患率(分别为124例,51.5%;18例,7.5%)明显高于6~8岁组(分别为160例,41.7%;9例,2.3%;P<0.05);15~17岁组的共患率(分别为29例,72.5%;8例,20.0%)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抽动障碍:12~14岁组的共患率(50例,20.8%)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6~8岁组51例,13.4%;9~11岁组42例,12.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学习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困难的共患率逐渐增高,9~11岁组的共患率(106例,31.5%)明显高于6~8岁组(80例,20.9%;P<0.01),12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的共患率(12~14岁组164例,68.0%;15~17岁组28例,70.0%)均显著高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P<0.01)。(4)无共患病者:12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中,无共患病的ADHD患者(12~14岁组29例,12.0%;15~17岁组4例,10.0%)均明显少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6~8岁组126例,32.8%;9~11岁组110例,32.6%;P<0.01)。在男孩中上述年龄特征仍然存在。结论:ADHD患者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心理障碍增多,在青春期后期,这一状况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年龄分布 共病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5-羟色胺R2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友芳 农清清 +5 位作者 覃健敏 韦宏旷 郭尧平 范誉 班彩霞 李慕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广西儿童ADHD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筛查出的ADHD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8例为病例组,另在与ADHD患儿同一聚居区非ADH...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广西儿童ADHD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筛查出的ADHD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8例为病例组,另在与ADHD患儿同一聚居区非ADHD者中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159例为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根据Hap Map提供的存在于中国人群5-HT 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数据,及国内外相关文献,选择14个SNPs进行研究,并设计引物序列。PCR扩增,于反应终点判读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s2770304、rs985934和rs631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不同,病例组CC/C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关联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45837、rs3742279和rs2296972位点两两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和r2均大于0.95),rs2770304、rs985934和rs4941573位点两两间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rs2070040与rs6313、rs6311位点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病例组单体型CCA、ACC频率高于对照组,单体型TTG、GTT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 R2A基因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多态性及单体型CCA、ACC、TTG、GTT可能与儿童ADHD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5-羟色胺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帅澜 杨莉 +1 位作者 曹庆久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及改善的程度。方法:采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Rey复杂图形测试、数字广度、连线测试、汉诺塔和言语流畅性任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及改善的程度。方法:采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Rey复杂图形测试、数字广度、连线测试、汉诺塔和言语流畅性任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9例ADHD患儿应用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的各个层面进行评估,并与24例正常男孩(年龄相匹配)的执行功能相比较。结果:治疗后,ADHD患儿的Stroop 1试错误数、2和4试的耗时及错误数,Rey复杂图形记忆任务即时记忆和延迟回忆的结构及细节得分,数字字母连线时间和转换用时,汉诺塔的耗时、操作次数、犯规次数的测验成绩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DHD患儿汉诺塔的起始思考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结论:哌甲酯控释剂可以改善ADHD患儿的执行功能,包括抑制、视觉工作记忆、定势切换和计划能力;除抑制能力外,其余各项均可达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哌醋甲酯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商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及其它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秋谨 王玉凤 +4 位作者 杨莉 管丽丽 陈芸 吉宁 刘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rs4680)多态性及其它相关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对238例ADHD男性患儿进行韦氏智力测评和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检测。比较高活性COMT基因型(ValVal)组和中...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rs4680)多态性及其它相关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对238例ADHD男性患儿进行韦氏智力测评和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检测。比较高活性COMT基因型(ValVal)组和中低活性基因型(ValMet和MetMet)组间智商的差异,同时对影响智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高活性基因型组的总智商(FIQ)和操作智商(PIQ)明显高于中低活性基因型组(t=1.98,P=0.049;t=1.99,P=0.048)。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相应地将患儿分为3组:初中及以下组(第1组),高中以上组(第2组),大学本科及以上组(第3组)。结果显示,以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分组时,3个患儿组FIQ及VIQ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P=0.04;F=4.33,P=0.01);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分组时,3个患儿组FIQ、VIQ及PIQ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9,P=0.001;F=7.41,P=0.001;F=4.95,P=0.008)。结果显示,随父母文化程度升高患儿的IQ升高。经多因素分析,COMT基因型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进入回归方程,二者对患儿的FIQ有影响(P值为0.04和0.03)。结论提示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ADHD男性患儿的智商相关,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基因 智力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钱秋谨 杨莉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8,共6页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息态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庆久 臧玉峰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特点。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名混合型(ADHD-C)、9名注意缺陷型(ADHD-I)ADHD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的功能...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特点。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名混合型(ADHD-C)、9名注意缺陷型(ADHD-I)ADHD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作为测量指标,探讨ADHD两种亚型之间以及ADHD与正常对照之间脑功能的差异。结果:经多重比较校正发现,三组的ReHo值在双侧额叶、右楔叶及右侧颞下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C左侧额叶及右侧颞下回的ReHo值降低,ADHD-I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右侧小脑的ReHo值降低,双侧枕叶及右侧顶下叶的ReHo值增高;两组ADHD患者之间的静息态脑功能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患者的基线状态脑功能存在异常;两种亚型ADHD患者之间的基线状态脑功能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适剂量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莉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在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研究系统哌甲酯剂量滴定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疗效影响因素,寻找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设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给... 目的:在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研究系统哌甲酯剂量滴定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疗效影响因素,寻找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设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给予系统的哌甲酯剂量滴定,达到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最适剂量。以教师填写的ADHD评定量表(ADHD-RSⅣ-)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教师填写的简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填写的ADHD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的差异。收集潜在的疗效影响因素资料,包括就诊时症状严重程度、智商、感觉统合能力、学习成绩等。对于连续型变量采用相关分析,对二分变量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各因素对行为量表减分的影响。结果:完成剂量滴定患者的最终处方日剂量平均为(17.3±7.7)mg,以体重计算平均为(0.45±0.11)mg/(kg.d)。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教师ADHD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在治疗前为30.25±9.16,治疗后为19.87±10.03,P<0.001)。无论是哌甲酯日剂量还是体重剂量均与疗效无关。在所有研究的因素中,就诊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疗效呈正相关(r=0.437~0.567,P<0.001);韦氏智商C因子与教师量表减分呈弱的正相关(控制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后,偏相关系数r’=0.235~0.309,P<0.01);对于共患学习困难的患儿,教师评定量表各项减分(总分7.35±7.67,注意分4.85±4.54,多动冲动分2.50±4.12)均低于无学习困难者(总分12.33±10.42,注意分6.96±6.00,多动冲动分5.32±5.37,P<0.05);家长评分中,有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患儿的多动冲动分的改善(6.34±5.72)优于前庭平衡功能正常者(3.98±4.84,P<0.01),而在教师评分中,注意分的改善较差(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者5.34±5.70,正常者7.43±5.51,P<0.05)。结论:哌甲酯系统剂量滴定方案治疗汉族儿童ADHD安全有效。疗效的个体差异与剂量无关。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包括治疗前症状的严重程度、韦氏智商C因子、共患学习困难和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多 哌醋甲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波θ/β比值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伏洁 刘光陵 +7 位作者 夏正坤 高春林 付元凤 高远赋 樊忠民 张连丰 任献国 徐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不同年龄段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78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判标准的不同年龄段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用A62...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不同年龄段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78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判标准的不同年龄段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用A620型脑电生物反馈仪测定其脑电θ和β波,对脑电波θ/β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8例ADHD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均值为(4.1±2.4),不同年龄段ADHD患儿的脑电波θ/β比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θ/β比值随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结论ADHD患儿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国际通用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综合诊断为主,在脑电波辅助诊断上,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制定不同年龄段脑电波θ/β比值的诊断标准,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脑电生物反馈 诊断 θ/β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生态学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英 曹庆久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研究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影响,探讨执行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 目的:研究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影响,探讨执行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6名8~14岁的ADHD患者使用哌甲酯控释剂(18~54 mg/d)治疗4~6周,以父母填写的简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及ADHD-Ⅳ父母问卷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家长填写的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评价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的情况。结果:经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BRIEF执行总分,元认知指数及其所属的工作记忆和监控因子、抑制因子条目的原始平均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t=2.763~3.380,P<0.05);BRIEF抑制因子减分率与症状最大减分率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IEF元认知指数及其所属5个因子的减分率与ADHD-Ⅳ父母问卷中注意缺陷因子的最大减分率呈中度相关(r=0.415~0.640,P<0.05)。结论:哌甲酯控释剂有望改善ADHD患者的生态学执行功能水平;ADHD患者抑制缺陷的改善与核心症状的改善可能不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哌醋甲酯 执行功能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秋谨 王玉凤 +5 位作者 杨莉 李君 管丽丽 陈芸 吉宁 刘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系统5-HT2A受体基因(HTR2A)-1438A/G、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单胺氧化酶A(MAOA)30 bp-VNTR多态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对485例汉族ADHD患...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系统5-HT2A受体基因(HTR2A)-1438A/G、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单胺氧化酶A(MAOA)30 bp-VNTR多态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对485例汉族ADHD患儿进行韦氏智商评定和HTR2A-1438A/G、COMT基因Val158Met和MAOA基因30 bp-VNTR多态性的检测,比较各基因型组间智商的差异,同时对影响智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经过C-WISC测试后,MAOA基因两组基因型FIQ上的差异趋于有统计学意义,低活性组(男3R,女3R3R)的得分高于高活性组(男4R,女3R4R/4R4R)[(102.6±12.4)vs(100.3±11.7),P=0.078];COMT基因两组基因型FIQ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活性组(ValVal)的得分明显高于中低活性组(ValMet和MetMet)[(103.5±13.6)vs(100.5±11.5),P=0.036];HTR2A3组基因型FIQ和VIQ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GG基因型组的得分分别明显高于GA和AA组[FIQ:(106.9±10.7)vs(100.7±12.3)vs(101.7±12.9),P=0.003;VIQ:(110.1±10.6)vs(103.5±12.1)vs(105.1±13.2),P=0.00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患儿的FIQ、VIQ及PIQ均相关。经多因素分析,保留在FIQ和VIQ模型中的自变量有2个:HTR2A基因型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保留在PIQ模型中的自变量有1个,即HTR2A基因型。结论:提示5-HT系统的HTR2A基因-1438A/G多态以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中国汉族ADHD患儿智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基因 智力 血清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岳玲 钱秋瑾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The progno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is poor,and approximately two third patients still have obvious symptoms when they grow up into adults,thus interfering with their social functions includ... The progno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is poor,and approximately two third patients still have obvious symptoms when they grow up into adults,thus interfering with their social functions including work,study,famil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etc,and even causing the mental disorders and/or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adult outcome of ADHD include genetic,environmental and clinical factors.This review deals with the adult outcome and its predictive factors,and explores the severes harmfulness against individual,family and society brought by ADHD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 an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健红 周才 +1 位作者 司徒坚墉 罗有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43-2444,共2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的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28例ADHD患儿和95例健康儿童进行末梢全血Zn、Cu、Fe、Ca、Mg、Pb水平分析。结果:ADHD组儿童全血中的Zn、Cu、Fe、Ca、Mg、Pb水平分别为(72.24&...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的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28例ADHD患儿和95例健康儿童进行末梢全血Zn、Cu、Fe、Ca、Mg、Pb水平分析。结果:ADHD组儿童全血中的Zn、Cu、Fe、Ca、Mg、Pb水平分别为(72.24±7.03)μmol/L、(14.97±3.51)μmol/L、(7.64±0.59)mmol/L、(1.69±0.16)mmol/L、(1.49±0.13)mmol/L、(108.70±32.67)μg/L。Zn、Fe、Ca、Mg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P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u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Zn、Fe、Ca、Mg、Pb等微量元素的失调与儿童ADH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神经递质 儿童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患学习困难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帅澜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共患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以年龄、ADHD亚型相匹配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LD,单纯ADHD和正常对照各22例男孩为研究对象,采用Stroo... 目的:探讨共患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以年龄、ADHD亚型相匹配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LD,单纯ADHD和正常对照各22例男孩为研究对象,采用Stroop色词命名、Rey复杂图形记忆、数字广度、连线测试、汉诺塔和言语流畅性任务,对研究对象执行功能的各个层面进行评估。结果:(1)两病例组在数字字母连线时间及错误数、转换耗时,言语流畅性重复数的测验成绩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差,但两病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共患组在Stroop1试和2试的耗时及错误数、4试耗时、字义干扰时,Rey复杂图形即时记忆和延迟回忆的细节得分,数字连线时间,汉诺塔犯规次数的测验成绩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差。(3)共患组和单纯组在Stroop4试的错误数显著多于正常组,且共患组的错误数显著多于单纯组。结论:单纯ADHD组和ADHD共患LD组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反应抑制、工作记忆、定势切换和言语流畅性的执行功能层面上存在明显受损;共患LD组与单纯ADHD组相比,其执行功能受损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伴多 学习障碍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