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27
1
作者 乐洪波 马树华 +7 位作者 程晓玲 王兆新 胡治国 张慧红 丘春柳 李惠 张龚巍 廖玲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组)20名。选取在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方面与抑郁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0名。采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负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应用注意偏向研究中常用的线索-靶子任务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被试线索效应、注意施加、注意解除得分。结果: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21.73msvs.3.91ms,P<0.01);抑郁组注意施加得分大于对照组(17.25msvs.1.64ms,P<0.001);对照组与抑郁组注意解除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0msvs.0.57ms,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信息缺乏保护性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线索-靶子任务 重度抑郁症 注意施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