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少儿注意持续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广宏 梅峰 梁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9-741,共3页
目的:考察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少儿注意持续性的影响。方法:整班抽取五年级的五个班的143名学生为被试,按班级随机分为足球(中、小强度各一组(n=30,29))、乒乓球(中、小强度各一组(n=28,27))、对照组(n=29),锻炼为期12周,锻炼前后应用中... 目的:考察足球与乒乓球锻炼对少儿注意持续性的影响。方法:整班抽取五年级的五个班的143名学生为被试,按班级随机分为足球(中、小强度各一组(n=30,29))、乒乓球(中、小强度各一组(n=28,27))、对照组(n=29),锻炼为期12周,锻炼前后应用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对被试进行了注意持续性的测量。结果:乒乓球锻炼对少儿的注意持续性有影响(小强度训练前后注意等级得分分别为8·3±0·7/10·0±0·6,t=-2·22,P<0·05;中等强度训练前后均值为8·9±0·6/10·9±0·7,t=-2·47,P<0·05);不同强度的足球锻炼对少儿的注意持续性影响不明显;性别对注意持续性无显著影响(F=2·36,P(0·05)。结论:中小强度的乒乓球锻炼对少儿的注意持续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持续性 实验研究 少年儿童 足球 乒乓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注意低频波动的机制与干预
2
作者 王一峰 唐雨竹 +1 位作者 肖坤辰 荆秀娟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103,共13页
持续性注意是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日常活动和工作、学习的关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水平会不断波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持续性注意的正常发展及其在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 持续性注意是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日常活动和工作、学习的关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水平会不断波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持续性注意的正常发展及其在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中的异常波动发生在多个亚慢波频率。现有研究把持续性注意的波动简化为有限认知资源的权衡和分配,难以涵盖其多种认知成分、多个波动频率的复杂特征。本研究旨在探究持续性注意低频波动的认知神经机制,包括:(1)探究持续性注意核心认知成分波动的脑时空特征,建构持续性注意的认知成分波动假说;(2)通过亚慢波经颅电刺激,从频率(时间)和靶点(空间)两方面探索基于持续性注意成分低频波动特征的干预机制,并验证提出的持续性注意的认知成分波动假说;(3)考察持续性注意和注意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探索持续性注意的成分波动假说的外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持续性注意认知结构和神经波动时空特征的理解,并为持续性注意波动的精准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注意 脑时空特征 低频脑活动 亚慢波经颅电刺激 注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下不同睡眠类型持续性注意及HRV节律研究
3
作者 李敬强 张雪萌 +1 位作者 张焕晰 王庆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8-246,共9页
为明确睡眠类型差异对个体认知绩效的影响,利用睡眠类型互补性原则差异化、科学化设计早晚班、夜班团队成员的搭配,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效能。采用固定作息法对不同睡眠类型参与者进行30 h睡眠剥夺,测量其心率变异性(HRV)和持续性注意(S... 为明确睡眠类型差异对个体认知绩效的影响,利用睡眠类型互补性原则差异化、科学化设计早晚班、夜班团队成员的搭配,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效能。采用固定作息法对不同睡眠类型参与者进行30 h睡眠剥夺,测量其心率变异性(HRV)和持续性注意(SUA)水平。同时采用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早晨型-夜晚型问卷(ME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测量睡眠剥夺下不同睡眠类型的参与者疲劳程度。结果表明:在30 h睡眠剥夺中,夜晚型HRV时域指标差异更为明显(RMSSD=38.301±17.056,P<0.001),其波动和幅度更剧烈,周期性更显著。3种睡眠类型KSS分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间型KSS分值与HRV频域指标交叉相关性最高(LF/HF=0.769,P<0.05)。早晨型较高SUA水平保持在11:00—17:00,正确率线性回归系数绝对值在1.5×10-4~1.7×10-4,中间型保持在07:00—12:00,夜晚型与前两者相比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睡眠类型 持续性注意(SUA) 心率变异性(HRV)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俞国良 董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9-687,共9页
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发情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1)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 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发情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1)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2)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不良 情绪 选择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对高铁司机持续性注意影响机制的ERP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孜政 潘毅润 +3 位作者 吴志敏 肖琼 谭永刚 张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6,共6页
为探究驾驶作业疲劳对高铁司机持续性注意的损伤机制,基于动车模拟器平台,进行主任务为动车驾驶,次任务为随机信号检测的连续4 h动车模拟驾驶试验。全程采集20名高铁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和脑电信号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对高、低持续性注... 为探究驾驶作业疲劳对高铁司机持续性注意的损伤机制,基于动车模拟器平台,进行主任务为动车驾驶,次任务为随机信号检测的连续4 h动车模拟驾驶试验。全程采集20名高铁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和脑电信号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对高、低持续性注意水平下司机的行为绩效、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成分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第1阶段相比,第2阶段司机的行为绩效显著下降(对随机信号的反应时增加,有效检测率下降)。此外,ERP的P2成分波幅显著减小,N2b成分波幅显著增大、潜伏期显著延长,P3成分波幅显著减小、潜伏期显著延长。该结果表明,长时间连续作业将造成高铁司机的持续性注意水平下降,引起该水平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疲劳造成高铁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分类、评估,资源的调制、分配和认知控制等高级认知能力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司机 疲劳 持续性注意 事件相关脑电位(ERP) 动车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G的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PSO-SVM识别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孜政 吴志敏 +2 位作者 潘雨帆 余刚 张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为了对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予以有效识别,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指标构建了一种持续性注意水平识别方法.以驾驶行为绩效为客观测评指标,提出了一种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驾驶员EEG波段(θ(4~8Hz)、... 为了对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予以有效识别,基于脑电(EEG)信号特征指标构建了一种持续性注意水平识别方法.以驾驶行为绩效为客观测评指标,提出了一种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驾驶员EEG波段(θ(4~8Hz)、α(8~13Hz)、β(13~30Hz))的频谱幅值及其组合指标(α+β)β、α/β、(θ+α)/(α+β)、θ/β、(α+β)/θ作为特征指标,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构建了驾驶持续性注意水平识别算法.最后,基于驾驶模拟器实验数据对该模型予以试算.结果表明模型识别平均正确率可达93.02%.该方法可用于对驾驶员持续性注意水平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驾驶持续性注意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司机持续性注意水平的脑电测评指标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孜政 吴志敏 +3 位作者 肖琼 潘雨帆 潘毅润 张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对22名动车组司机进行4h的模拟驾驶试验,采集参试司机完成动车驾驶及对随机信号的反应2项试验任务过程中在16~46和210~240min这2个时段内的主观疲劳测评数据、行为绩效数据和脑电数据,验证了将这2个时段分别作为动车组司机高、低持续... 对22名动车组司机进行4h的模拟驾驶试验,采集参试司机完成动车驾驶及对随机信号的反应2项试验任务过程中在16~46和210~240min这2个时段内的主观疲劳测评数据、行为绩效数据和脑电数据,验证了将这2个时段分别作为动车组司机高、低持续性注意水平时段的合理性;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别提取4~8,8~13和13~30Hz这3个频段脑电数据的平均幅值,进行脑电熵的计算;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Relief算法,选取差异性最显著或权重最大的脑电熵作为动车组司机持续性注意水平的敏感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第1时段相比,动车组司机在第2时段(210~240min)的疲劳程度显著增加,对列车运行速度的控制能力和对随机信号的反应能力显著下降;在贴于头皮上的FP1和F7电极处频段为13~30 Hz的香农熵以及FZ电极处频段为8~13Hz的样本熵对动车组司机持续性注意水平的影响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司机 持续性注意水平 脑电熵指标 香农熵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首发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天诚 顾秀华 +1 位作者 陈强 蒋彩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首发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特征。方法 对 3 4例精神分裂症 (SP)和 3 0例抑郁症(DP)首发患者进行持续性操作测验 (CPT) ,并以 3 2名精神正常者 (NC)作为对照。结果 SP组无论在简单 (反应时间分测验 )还是...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首发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特征。方法 对 3 4例精神分裂症 (SP)和 3 0例抑郁症(DP)首发患者进行持续性操作测验 (CPT) ,并以 3 2名精神正常者 (NC)作为对照。结果 SP组无论在简单 (反应时间分测验 )还是复杂 (X分测验 )操作中 ,所有的CPT指标 (舍弃数、漏答数、误答数、平均反应时间及变异系数 )均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 0 0 0 1) ;DP组简单操作中的所有指标与SP组相仿 ,但高于NC组 (均P <0 0 0 1) ;复杂操作中则半数指标介于SP和NC组之间 (P <0 0 5~ 0 0 0 1)。SP组PANSS得分、DP组HAMD得分与CPT指标均无显著相关。精神药物等效剂量与CPT指标多无显著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首发患者中存在着明显的持续性注意缺陷 ,但两者有所不同。由于这一现象难以完全用临床症状或药物影响等因素来加以解释 ,提示持续性注意缺陷有可能是这些疾病内表型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持续性注意功能 视觉性靶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幼儿持续性注意的发展:基于时间进程的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莉 耿达 +1 位作者 柳铭心 张兴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6,共9页
持续性注意是注意功能的基础,对幼儿的适应性行为、社交能力及学业成绩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21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连续作业任务从整体特点和在时间进程中的变化特点两个方面考察幼儿持续性注意的发展,结果发现4~6岁幼儿持续... 持续性注意是注意功能的基础,对幼儿的适应性行为、社交能力及学业成绩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21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连续作业任务从整体特点和在时间进程中的变化特点两个方面考察幼儿持续性注意的发展,结果发现4~6岁幼儿持续性注意的反应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短,感受性和击中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其中4~5岁是持续性注意的快速发展期;在整体发展和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均未发现4~6岁幼儿持续性注意存在性别差异;就任务进程来看,4~6岁幼儿的持续性注意随着时间过去不断衰减,击中率在阶段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5分钟是一个重要的波动转折点,并且不同年龄组在阶段间的波动差异显著。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持续性注意的特点及波动规律,恰当地安排课程及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持续性注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注意 注意功能 注意保持 注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监控岗位员工选拔中持续性注意力的测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淑珍 于园园 帅静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9-493,共5页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涉及人-机交互,对这类岗位应聘人员的持续性注意力(即警戒能力)的有效测评是员工选拔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领域.基于警戒减缩函数,采用信号检测理论对目标监控岗位应聘人员持续性注意力的测评进行了研究,认为个体警戒水...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涉及人-机交互,对这类岗位应聘人员的持续性注意力(即警戒能力)的有效测评是员工选拔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领域.基于警戒减缩函数,采用信号检测理论对目标监控岗位应聘人员持续性注意力的测评进行了研究,认为个体警戒水平与警戒减缩是该项人才测评的关键指标,并为有效实施目标监控岗位应聘人员的持续性注意力测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流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选拔 目标监控岗位 持续性注意 警戒减缩函数 信号检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焦虑对持续性注意控制的影响:自我损耗程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驰 张力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通过1个预试验和2个正式试验探讨自我损耗程度对状态焦虑影响持续性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预试验检验不同程度自我损耗对自我控制的影响,采用顺序任务范式,通过控制自我损耗任务的持续时间以达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损耗(高、中、低、无),结... 通过1个预试验和2个正式试验探讨自我损耗程度对状态焦虑影响持续性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预试验检验不同程度自我损耗对自我控制的影响,采用顺序任务范式,通过控制自我损耗任务的持续时间以达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损耗(高、中、低、无),结果显示,自我损耗任务持续时间越长,在后续自控任务上的表现越差。试验一检验自我损耗程度对状态焦虑影响持续注意认知任务(Visual-CCPT)的调节作用。参与者在完成不同持续时间的自我损耗任务后,在低、高状态焦虑下完成持续注意认知任务,结果显示,状态焦虑对认知任务表现有促进作用,且与低、无自我损耗相比,状态焦虑的促进作用在参与者处于中、高自我损耗程度下更大。试验二检验自我损耗程度对状态焦虑影响持续注意运动任务(投掷飞镖)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状态焦虑对飞镖任务表现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自我损耗程度的调节作用消失了,可能原因是,飞镖任务的敏感性不如认知任务。研究结果提示,状态焦虑存在动机作用,处于高程度自我损耗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动机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注意控制 持续性注意 状态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注意下执行控制和冲突监测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胜男 生晶 +2 位作者 陈杰 邢伟 董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正常成人持续性注意下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对16例健康成人进行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测试,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定位。结果:所有受试者右侧扣带回(ACC...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正常成人持续性注意下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脑功能情况。方法:对16例健康成人进行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测试,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定位。结果:所有受试者右侧扣带回(ACC)、左侧背外侧额叶(DLPFC)、脑干及纹状体激活。结论:扣带回和背外侧额叶是执行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基础,在冲突监测和反应抑制中形成反馈环路;背外侧额叶同时又是执行控制脑区。此外在持续注意状态下,执行反应控制依赖脑干和新纹状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注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晓波 庞维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6,共7页
旨在从实证角度对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干预训练。研究一通过SART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了粗心型和细心型学生在持续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方面的差异。研究二通过对粗心型学生进行自我解释训练,... 旨在从实证角度对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干预训练。研究一通过SART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了粗心型和细心型学生在持续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方面的差异。研究二通过对粗心型学生进行自我解释训练,探讨该方法在矫正粗心现象中的实际效用。结果显示:(1)细心型学生在选择性注意上显著优于粗心型学生,但在持续性注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2)自我解释训练对于克服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具有一定效果,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这表明,难以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是导致粗心的重要原因,短期的自我解释训练并不能显著提高粗心型学生的数学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心 持续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自我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环境审计、注意力配置与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叶邦银 徐怀宁 李辛熠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企业及政府层面的环境注意力强度与环境注意力持续性是政府环境审计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微观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会影响政府环境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当企业拥有较多环保背景高管、环境责任履行更积极时,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若政府干预较少且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则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活动。此外,在政府环境审计的支持下,高质量的绿色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绿色创新质量 注意力强度 注意持续性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注意力与环境治理效率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志娟 殷方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以部分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契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试点后,环境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以部分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契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试点后,环境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环境注意力强度和持续性,进而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因官员变更、任期、年龄、制度环境以及地理区位的差异,审计试点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了异质性影响;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官员晋升概率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更多表现为实职晋升。研究结论对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完善环境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环境治理效率 注意力强度 注意持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