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水稻景观游憩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俊宏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97-101,共5页
研究针对当前水稻景观游憩空间在设计和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体验,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水稻景观游憩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游憩空间的质量。结果显示,观赏游览类空间在远离性(2.60... 研究针对当前水稻景观游憩空间在设计和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体验,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水稻景观游憩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游憩空间的质量。结果显示,观赏游览类空间在远离性(2.60分)、丰富性(3.75分)和兼容性(4.32分)方面得分最高,表明此类空间在提供宁静、多样化的景观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次研究将注意力恢复理论应用于水稻景观游憩空间设计中,其能够有效提升游客注意力恢复,丰富了该理论在农业景观领域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恢复理论 水稻景观 游憩空间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
2
作者 吕奕慧 陈科颖 +2 位作者 陈昊瑜 杨湘雪 李怡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探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反馈作用,结合恢复性感知、幸福感等理论,运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恢复性感知的角度研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恢复性效应,具体探究森林公园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 为探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反馈作用,结合恢复性感知、幸福感等理论,运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恢复性感知的角度研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恢复性效应,具体探究森林公园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们在森林旅游得到的恢复体验与积极情绪较高,主观幸福感也有所增强。根据所得结果,概括归纳出森林公园与恢复性效应之间的相应模型,并对森林公园恢复性建设和提升的创新性可行路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恢复性环境感知 注意恢复理论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有意注意恢复及反思的复愈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聪 赖颖慧 吴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1-685,共5页
目的:基于注意恢复理论(ART)的假设,从有意注意恢复程度和给予反思机会两方面,考察自然环境、运动娱乐环境、日常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夜景4种不同性质环境的复愈性效果。方法:实验1采用混合设计,随机选取48名高三年级被试,随机分配到4种环... 目的:基于注意恢复理论(ART)的假设,从有意注意恢复程度和给予反思机会两方面,考察自然环境、运动娱乐环境、日常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夜景4种不同性质环境的复愈性效果。方法:实验1采用混合设计,随机选取48名高三年级被试,随机分配到4种环境组,每组12人,通过数字推理任务引发压力状态,以彩色数字辨认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体现被试有意注意变化的情况;实验2随机选取30名被试,让其对4种环境适宜反思的程度进行五点量表评定。结果:有意注意的恢复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城市夜景[(534.8±7.3)ms]、自然环境[(557.2±7.7)ms]、运动娱乐环境[(605.1±9.4)ms]和城市环境[(749.8±10.2)ms],前三种环境的复愈效果显著高于城市环境;在给予个体进行反思的机会上,自然环境和城市夜景优于运动娱乐及城市环境。结论:自然环境既促进注意资源的平衡和恢复,又提供给个体对重要经验和问题的反思机会。提示应努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复愈性功能,促进人们的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愈性环境 注意恢复理论 有意注意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生理传感器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复愈性环境注意力恢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同予 薛滨夏 +2 位作者 杨秀贤 张丽颖 王梓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7,共6页
基于卡普兰复愈性环境理论,运用脑机接口设备、智能腕带传感器等无线生理指标检测技术,测试大学生被试人群在沉浸式虚拟现实(VR)情境下,对4种复愈性环境及城市环境在注意力恢复和压力减轻方面的反应及其作用强度,获得被试在不同环境中... 基于卡普兰复愈性环境理论,运用脑机接口设备、智能腕带传感器等无线生理指标检测技术,测试大学生被试人群在沉浸式虚拟现实(VR)情境下,对4种复愈性环境及城市环境在注意力恢复和压力减轻方面的反应及其作用强度,获得被试在不同环境中脑电、心率、肌电的客观生理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被试在复愈性环境中较城市环境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其中具有逃离性和迷人性特征的自然环境,复愈效果最为明显;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观赏城市环境图片也具有一定的复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无线生理传感器 虚拟现实技术 复愈性环境 注意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城嚣”: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陈晓 王博 张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81,共12页
人类大部分进化时间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自然在人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3个主要的理论揭示了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亲生命性假设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并且会使人变得更健康和快乐;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处于自... 人类大部分进化时间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自然在人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3个主要的理论揭示了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亲生命性假设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并且会使人变得更健康和快乐;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处于自然中使用的无意注意能对有意注意疲劳起到恢复作用;压力恢复理论认为接触自然能够激活人类的积极情绪,从而对压力有缓解作用。目前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园艺疗法和自然环境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还可以从其他的心理学视角解释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可以关注真实自然环境和虚拟自然环境的作用差别,还可以考察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接触自然的作用,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考察自然积极作用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亲生命性假设 注意恢复理论 压力恢复理论 园艺疗法 自然环境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后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 被引量:37
6
作者 黄杰 黄安民 +1 位作者 杨飞飞 成汝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5,共15页
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和健康的重要环节,是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交融形成的综合性体验,是游客管理研究的新视角,但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积极效用还未得到深入理解。文章从注意恢复理论出发,应用Mehrabian-Rusel... 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和健康的重要环节,是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交融形成的综合性体验,是游客管理研究的新视角,但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积极效用还未得到深入理解。文章从注意恢复理论出发,应用Mehrabian-Rusell模型,探讨游客恢复性感知、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及游客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得到547个有效样本,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研究发现:游客功能类恢复性感知(一致性、新奇)正向影响情感类恢复性感知(迷人、兼容性、逃逸);兼容性比迷人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大;新奇比逃逸对游后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更大;兼容性与满意度在"一致性、新奇-游后行为意向"的结构中有多重链式中介作用;迷人、兼容性对满意度的影响受游客涉入的正调节。游客恢复性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过程表现为"环境刺激认知-情感-意向"三阶段传递机制。最后讨论了上述发现对目的地营销与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感知 游后行为意向 游客满意度 游客涉入 注意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满意度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广东南昆山为例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钢华 奚望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30,共14页
休闲旅游是游客与目的地环境互动的过程,使游客得以休息和放松,从而实现心理恢复,度假旅游是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旅游度假区的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本文以广东南昆山这一典型的... 休闲旅游是游客与目的地环境互动的过程,使游客得以休息和放松,从而实现心理恢复,度假旅游是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旅游度假区的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本文以广东南昆山这一典型的森林山地旅游度假区为例,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发现:(1)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2)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直接正面影响游客游后行为意向。(3)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可通过满意度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游客的游后行为意向。文章最后讨论了上述研究发现对现有研究及目的地营销与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注意恢复理论 满意度 游后行为意向 南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研究——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奚望 陈钢华 胡宪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99,共21页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但发展均较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为样本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SEM)就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检验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地方依赖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所有维度,且地方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地方认同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除物理远离以外的维度;(3)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心理逃离、迷恋维度影响心理恢复;(4)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心理逃离或迷恋间接影响心理恢复;(5)地方认同直接影响心理恢复,也可通过迷恋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心理恢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旅游度假区 注意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校园生活区种植场景环境恢复性效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家杰 黄菊清 萧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03,共7页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加剧了城市居民尤其是长期处于压力下的大学生群体罹患各类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当前,高校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研究成为促进城市公共健康的重要课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压力缓释理论与拉塞...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加剧了城市居民尤其是长期处于压力下的大学生群体罹患各类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当前,高校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研究成为促进城市公共健康的重要课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压力缓释理论与拉塞尔情绪模型,在高校校园生活区的情境下,将高校大学生作为受试人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生理反馈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主效应分析、箱图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6.0软件探究种植场景的植被复杂度、种植方式、植被空间对比度3个因子对环境恢复性效益的感知恢复性、情绪效价与生理应激恢复3个维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植被复杂度、种植方式、植被空间对比度对环境恢复性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被复杂度较高、群落中的植物体型对比度适中、采用分散式种植方式的种植场景具有最佳的环境恢复性效益。结合虚拟动态三维场景对植物设计要素的量化和精细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旨在提升高校校园环境恢复性效益的种植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虚拟现实技术 恢复性环境 注意恢复理论 压力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改善认知和运动任务中的抑制性与坚持性自我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丹阳 张力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4,共14页
以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和注意恢复理论为基础,通过4项实验,探讨个体在完成认知性和运动性任务时,自然环境对抑制性和坚持性自我控制的恢复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Stroop任务和“神经激活逆反应”任务,探究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 以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和注意恢复理论为基础,通过4项实验,探讨个体在完成认知性和运动性任务时,自然环境对抑制性和坚持性自我控制的恢复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Stroop任务和“神经激活逆反应”任务,探究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中抑制性自我控制的影响;实验3和实验4分别使用不可解迷宫任务和wall-sit任务,探索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中坚持性自我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控制组,自然环境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和运动任务中的抑制性与坚持性自我控制,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这一发现表明,安全温和的自然环境具有强健的复愈能力,可以为恢复自我控制和改善操作表现提供便捷省力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恢复理论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 自然环境 抑制性自我控制 坚持性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投入少、收益大的健康设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威廉·苏利文 瑞秋·开普兰 +3 位作者 何雪雁(译) 吴文丽(译) 郑青青(译) 陈筝(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5,共4页
随着医护模式的转变,自然这一投入小、收益大的设施在提升人们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护环境空间设计越来越关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介绍了减压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结合相关测试、对比实验,探究自然在医护环境中所产生的... 随着医护模式的转变,自然这一投入小、收益大的设施在提升人们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护环境空间设计越来越关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介绍了减压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结合相关测试、对比实验,探究自然在医护环境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接触自然越多,压力减少越多,注意力恢复越快。鼓励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自然干预实验,扩大人与自然的联系,以期为现代医护环境设计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医护环境 自然和健康 减压理论 注意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植被群落结构对老年人心理疗愈感知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12
作者 刘泉灵 邱玲 《园林》 2025年第9期108-115,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城市化程度持续推进,老年人群在城市环境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亲近自然与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也在支持其心理恢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城市化程度持续推进,老年人群在城市环境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亲近自然与开展日常活动的空间,也在支持其心理恢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西安市5座典型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融合注意力恢复理论与深度感知理论,基于水平—垂直结构维度对植被群落类型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构建“植被结构合理性—心理疗愈感知”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植被群落结构合理性得分与老年人心理疗愈感知呈显著正相关,4个恢复性环境维度的感知强度依次为迷人性、一致性、逃离性与相容性。其中,结构合理性高的“半开敞—灌木—亚乔”组合类型在促进心理恢复方面表现最为显著。揭示城市绿地内部植被结构与老年人心理疗愈体验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构建老龄友好型城市绿色空间提供理论支撑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老年人 植被结构合理性 心理疗愈感知 注意恢复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