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及老年视神经损伤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骏 杨柳 黄辰晔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8-963,共6页
背景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过Ⅲ期临床试验的评价,但其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应用注射用鼠NGF治疗儿童和老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背景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过Ⅲ期临床试验的评价,但其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应用注射用鼠NGF治疗儿童和老年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在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等为主要研究单位的全国100个研究中心纳入各种原因所致的视神经损伤患者2046例,根据年龄分为少儿组(<18岁)90例和老年组(>75岁)88例,并以18 ~75岁的中青年组1 868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鼠NGF肌内注射,每次30 μg,每日1次,连续注射21 d.记录和评价指标包括各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结束时血压、心率、眼压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少儿和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局部及全身不良事件. 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2046例,脱落189例(占9.23%),完成试验者1857例,其中资料完整者1834例.在脱落的病例中184例失访,均在用药3周以后;另外5例因出现局部疼痛和荨麻疹退出试验,各组病例脱落率均<10%.与用药前比较,少儿组、老年组及中青年组患者用药后眼压、心率、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57.78%、68.18%、60.01%,局部不良事件中,3个组均以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8.89%、59.09%、5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2,P=0.324);3个组间患者用药后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个组患者空腹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46%、23.73%、7.79%,老年组高于少儿组和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85,P=0.005;x2=27.720,P=0.000).结论 儿童及75岁以上老年患者对注射用鼠NGF的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注射 安全性 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铝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尹玉华 杨烁 +5 位作者 张天 郭红 张璐炜 刘赞 李新 张立丰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乳期间通过乳汁摄入铝,Control组母鼠饮用的是蒸馏水,而Al-L、Al-M、Al-H染毒组的母鼠分别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断乳后,染铝组子代大鼠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直至出生后第90 d,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子代大鼠模型。染铝结束后,穿梭箱实验检测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称量子代大鼠体重及海马重评估铝的染毒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子代大鼠海马NGF mRNA表达。结果:Al-H组子代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量组子代大鼠体重;在穿梭箱实验中,与Control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主动回避反应与被动回避反应,随染铝剂量的增加下降,表明染铝组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Control组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海马区NGF蛋白含量及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亚慢性铝暴露下调海马区NGF表达水平,可能导致子代大鼠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学习记忆 神经生长因子 子代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部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鸿安 张冬艳 +4 位作者 郝永红 李阔 林巧茂 徐文玉 穆德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0-1382,共3页
目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越来越多,但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手段仍很单一,近年来仅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得到商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且获得很好的疗效,它也是首个被发现... 目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越来越多,但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手段仍很单一,近年来仅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得到商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且获得很好的疗效,它也是首个被发现,研究最清楚的一个神经营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运动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 同部位 周围神经损伤 保护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改丽 徐四俊 +4 位作者 肖云 范银波 练海东 解玉军 高晓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和糖尿病组24只,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60mg.kg-1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玻璃体腔...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和糖尿病组24只,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60mg.kg-1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玻璃体腔生理盐水注射组(B组)12只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组(C组)12只,B组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次4μL,每周1次;C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4μL(0.5g.L-1),每周1次。A组、B组和C组分别在4周和8周时随机选取3只(6眼)处死摘除眼球做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光镜结构及3只(6眼)做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各组大鼠血糖值:4周时A组(6.42±0.43)mmol.L-1、B组(30.07±3.62)mmol.L-1、C组(29.34±4.56)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A组(5.78±0.47)mmol.L-1、B组(29.81±5.58)mmol.L-1、C组(31.26±4.03)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光镜观察结果:A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B组4周时,视网膜结构改变不明显,8周时视网膜变薄,内外颗粒层变薄疏松,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减少;C组4周、8周时无明显改变。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B组4周时视细胞外节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扩大,8周时视细胞膜盘间隙进一步扩大,排列紊乱,局部断裂,线粒体肿胀,并可见空泡变;C组较B组结构规则,4周时未见明显改变,8周时外节膜盘部分模糊,排列尚规则,间隙轻度扩大。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大 视网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辛林伟 唐际存 +2 位作者 李朝旭 李强 王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17-3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59例66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鞘膜内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鞘膜内注射组于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NGF 7.5μg。...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成活59例66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鞘膜内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鞘膜内注射组于神经鞘膜内一次性注射NGF 7.5μg。肌肉注射组术后每日臀部肌肉注射NGF 30μg,连续14 d。对照组局部及全身均未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术后3、6个月随访,测定患指指端两点分辨觉距离。结果:术后3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鞘膜内注射组与肌肉注射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能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神经鞘膜内注射NGF早期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鞘膜内注射 感觉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失神经支配大鼠骨小梁形态计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润 刘吉林 +2 位作者 张素珍 励建安 陈文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NGF对大鼠失神经支配后骨结构的变化,说明NGF在神经源性骨质疏松的意义。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行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断术,其中1组注射NGF。结果:大鼠失神经支配后,NGF注射组与未注...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NGF对大鼠失神经支配后骨结构的变化,说明NGF在神经源性骨质疏松的意义。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行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断术,其中1组注射NGF。结果:大鼠失神经支配后,NGF注射组与未注射组相比具有较高的小梁骨量,大鼠失神经支配后局部注射NGF对骨小梁平均宽度影响显著(P<0.05),而对骨小梁体积密度、骨小梁连接点数、游离末端数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局部予以NGF治疗可明显减轻失神经支配后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结论:NGF在神经性瘫痪后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注射 神经支配 骨小梁形态计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晓东 郝权 +1 位作者 任彬彬 苏晓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8-1169,共2页
在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病例超过200万[1],幸存患者中,有25%丧失劳动能力,15%严重残疾,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上升... 在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病例超过200万[1],幸存患者中,有25%丧失劳动能力,15%严重残疾,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上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因此促进或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是康复治疗的基本任务.临床上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相对较快,而上肢运动恢复缓慢而且效果不理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多采用作业疗法、理疗、电针、电子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虚拟现实及机器人也有一定的应用.笔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常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 神经生长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前庭训练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开斌 吴小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8-569,共2页
小儿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大多伴有平衡障碍。前庭系统是维持人体和眼球在动态或静态运动中的主要平衡功能器官,临床上... 小儿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大多伴有平衡障碍。前庭系统是维持人体和眼球在动态或静态运动中的主要平衡功能器官,临床上报道各种疗法对脑瘫运动、语言和智力的观察比较多,针对前庭平衡治疗的报道不多,我们采用在风池、百会穴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简易前庭康复练习治疗脑瘫患儿平衡障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平衡功能 脑瘫患儿 前庭训练 穴位注射 运动功能障碍 平衡障碍 小儿脑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选择性减少黑质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岩 孙晓红 +2 位作者 刘玉军 雷慧萌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内慢性炎症对大鼠黑质部位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选择性。方法: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单次注入SD大鼠侧脑室制成脑内慢性炎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 目的:探讨脑内慢性炎症对大鼠黑质部位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选择性。方法: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单次注入SD大鼠侧脑室制成脑内慢性炎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在注射后的各个时间点分离出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并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GF在黑质和中缝背核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LPS注射后4周开始黑质中NGF的蛋白表达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一直持续到24周;而中缝背核中实验组N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一直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脑内慢性炎症可以选择性减少黑质中NGF的表达,提示可能与脑内慢性炎症选择性损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生长因子 黑质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减轻脊柱骨科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丽霞 张凡 +1 位作者 卢锦森 陈晓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2期464-466,共3页
[目的]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减轻脊柱骨科住院病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引起疼痛反应的发生率,探讨该法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名工作积极的脊柱骨科护理人员组成QCC活动圈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经验交流... [目的]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减轻脊柱骨科住院病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引起疼痛反应的发生率,探讨该法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名工作积极的脊柱骨科护理人员组成QCC活动圈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比较在QCC活动前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病人的疼痛反应,制定护理管理模式,落实疼痛护理措施,包括局部疗法应用不当、病人心理因素、注射操作方法、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设计疼痛原因分析表,计算目标值和改善幅度。[结果]QCC活动后,病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疼痛反应明显减轻,疼痛现况值下降46.63%,疼痛反应改善幅度39.47%,较实施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推行QCC活动,可有效减轻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病人的疼痛反应,从而提高护士对疼痛的护理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脊柱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肌肉注射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昕 雷刚 赵颜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资料完整的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激素、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14天;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听宫、听会、...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资料完整的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激素、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14天;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四个穴位给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ml,每日1次,连用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听力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30/41)和55%(22/40);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和83.87%(26/31);治疗组气导平均听力提高23.20±10.74dB,对照组提高15.45±9.03dB,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鼠生长因子辅助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与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青光眼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奉红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比较脑蛋白水解物与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小梁切除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组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脑蛋白水解物组给予... 目的比较脑蛋白水解物与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小梁切除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组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脑蛋白水解物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鼠神经生长因子组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视力、眼压、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等。结果脑蛋白水解物组患者治疗前视力为0.38±0.40,治疗后1个月为0.51±0.38,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鼠神经生长因子组治疗前视力为0.46±0.33,治疗后1个月为0.48±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脑蛋白水解物组治疗后视力显著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脑蛋白水解物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平均视敏度、P100波振幅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0、0.028),视野平均缺损值、P100波潜伏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0、0.000);鼠神经生长因子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视敏度、P100波振幅显著高于治疗前(P=0.021、0.045),P100波潜伏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26)。脑蛋白水解物组治疗后的视力、平均视敏度、P100波振幅显著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组(P=0.046、0.003、0.012),视野平均缺损值、P100波潜伏期显著低于鼠神经生长因子组(P=0.036、0.032)。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可稳定患者视力,改善视野,促进部分视神经功能的恢复,但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作用明显优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玻璃体腔注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航 王启常 唐罗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NGF组,每组各6只,其中糖尿病模型组、PBS组...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NGF组,每组各6只,其中糖尿病模型组、PBS组和NGF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培养。PBS组及NGF组建模成功后4周玻璃体腔分别注射PBS和NGF(0.5μg/μl)各2μl,均取右眼为实验眼,每周注射1次,连续4周。给药4周后使用Phoenix Micron Ⅳ小动物视网膜成像系统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各组过量麻醉法处死1只大鼠眼球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取5只大鼠眼球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TUNEL法观察RGC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RGCbcl-2蛋白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轻,进食进水及尿量明显增多。各组大鼠造模后4周体质量和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2.352、148.444,均P<0.001)。早期糖尿病大鼠眼底照相显示,未见明显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糖尿病模型组及PBS组较正常对照组RGC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膜皱缩,细胞质浓缩,细胞器水肿,染色质边集明显,凋亡增加,NGF组RGC损害较糖尿病模型组及PBS组轻;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BS组和NGF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3.88±1.28)%、(92.56±1.58)%、(92.64±2.30)%和(59.34±3.89)%,各组凋亡指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4.554,P<0.001);糖尿病模型组RGC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NGF组RGC凋亡指数较糖尿病模型组及PBS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BS组和NGF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38.11±1.01、22.38±3.90、23.04±3.14和84.69±1.4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206,P<0.001)。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BS组和NGF组的bax蛋白表达量分别为4.22±1.89、56.59±6.67、56.30±8.51和26.19±2.44,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435,P<0.001)。糖尿病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GF组bcl-2蛋白表达较PBS组及糖尿病模型组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在眼底照相未发现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时就已经发生RGC超微结构的损害。玻璃体腔注射NGF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RGC的凋亡对视网膜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 神经保护 玻璃体腔注射 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针注射降低突发性耳聋病人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燕 侯冉 +1 位作者 刘瑞 张秀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639-3640,共2页
[目的]探讨双针注射降低突发性耳聋病人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86例病人,单日纳入研究的病人采用右臀部常规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双日纳入的采用左侧臀部同时双针注射法(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双针注射降低突发性耳聋病人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86例病人,单日纳入研究的病人采用右臀部常规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双日纳入的采用左侧臀部同时双针注射法(试验组),采用五指疼痛法对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针注射法有助于减轻突发性耳聋病人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神经生长因子 疼痛 肌内注射 双针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被引量:14
15
作者 夏永华 刘冬 +5 位作者 李素娟 郭金梅 李敏 付丹丹 李占国 田中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27-3228,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每日1支(>15000AU);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0mg联...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每日1支(>15000AU);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0mg联合维生素B12500μg肌注。均为14d,疗程结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疼痛减轻、消失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生长因子 后遗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子明 杨恒文 +1 位作者 李芳 曾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 ,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 :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10只 ,观察时间为10d。结果 :10d治疗...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 ,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 :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10只 ,观察时间为10d。结果 :10d治疗组动物的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 ,运动诱发电位(MEP)治疗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N1、P1、N2、P2各波的峰潜时均缩短(P<0.05 ,P<0.01) ,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低剂量与中、高剂量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结论 :NGF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 ,减轻神经继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骨神经损伤 诱发电位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焦光美 单海雷 +5 位作者 窦志杰 赵亮 张晓璇 康玲伶 马征 杨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2-576,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NGF对脑梗死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GF组,每...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NGF对脑梗死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GF组,每组18只。NGF组大鼠腹腔注射50μg·kg^-1 NGF,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栓线)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3和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F-15阳性细胞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造模后7dNGF组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程度较低,细胞间质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程度均较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NGF组大鼠造模后1、3和7d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GDF-15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3和7d时NGF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各时间点GDF-15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各时间点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NGF可上调大鼠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达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生长因子 生长分化因子15 神经功能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宇 谢鹏 +1 位作者 朱晓峰 蔡志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将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单独及联合应用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观察NGF和N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NGF对自体和移植NSCs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BrdU标记... 目的将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单独及联合应用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观察NGF和N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NGF对自体和移植NSCs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BrdU标记。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MCAo组)、B组(MCAo+NGF组)、C组(MCAo+NSCs组)及D组(MCAo+NGF+NSCs组),每组16只,移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用免疫组化行BrdU、槽蛋白检测,分析结果。结果移植后的2周、4周神经功能评分显示D组显著好于其他3组(P<0.05),B组与C组显著好于A组(P<0.05)。B组的槽蛋白及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A组(P<0.05),D组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C组(P<0.05)。结论NSCs移植和NGF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作用,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NGF对自体NSCs的激活、增殖有促进作用,对移植NS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移植 大脑中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突发性耳聋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19
作者 王淑芳 张莉 +1 位作者 张雯雯 耿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在突发性耳聋中的治疗效果,了解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突发性耳聋中疗效,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科住院救治的患者84例,将所有患者随...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在突发性耳聋中的治疗效果,了解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突发性耳聋中疗效,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科住院救治的患者8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鼠神经生长因子+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及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2组,每组42例,每组按低中频下降、中高频下降及平坦与全聋各分为三小组,对照组行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受损频率听力体力提高幅度及并发耳鸣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80.95%,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4.28%,χ2=6.323,P=0.02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突聋患者听力提高幅值(23.87±15.50)d B高于对照组(15.48±13.84)d B,见表2;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在各型突发性耳聋中均有疗效;且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听力提高幅度高于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聋的有效性。2.实验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低中频听力下降听力提高值均优于中高频下降及平坦及全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高频下降与平坦及全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低中频下降听力提高效果优于中高频及平坦与全聋型。实验组听力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增加突聋治疗的有效性。见表3;3中高频听力下降伴耳鸣发生率最高94%,平坦及全聋伴耳鸣次之73%,低中频听力下降伴耳鸣发生率最低4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型听力下降伴耳鸣实验组的有效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金纳多注射液、长春西汀及激素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疗效显著,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增加治疗突聋伴耳鸣的有效率。组间比较见表4。结论 1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在各型突发性耳聋中均有疗效;且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在突发性耳聋听力提高幅度上高于单纯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西汀及激素,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2通过组间比较说明低中频下降听力提高效果优于中高频及平坦与全聋型。实验组听力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增加突聋治疗的有效性。见表3;3说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金纳多注射液、长春西汀及激素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疗效显著,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增加治疗突聋伴耳鸣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银杏叶提取物 长春西汀 激素 突发性 耳聋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志坚 王益光 +4 位作者 鲁洪 王玉良 唐可欣 王忠伟 郭顺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实验性急性颅脑损伤后大鼠神经病学评分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27只急性颅脑损伤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NGF、胞磷胆碱钠(CS)和生理盐水(NS)治疗,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实验性急性颅脑损伤后大鼠神经病学评分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27只急性颅脑损伤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NGF、胞磷胆碱钠(CS)和生理盐水(NS)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查动物的神经病学评分改变。②再将65只急性颅脑损伤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30只)、对照组(30只)和正常组(5只)。实验组急性颅脑损伤后即刻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在脑损伤后1h、3h、6h、8h、24h断头取脑,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O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NGF和CS组治疗后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盐水对照组比较,NGF和CS组治疗后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P<0.05)。②大鼠脑皮质中NOS活性在伤后1h、3h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与盐水对照组比较,NOS含量在脑损伤后1h、3h、6hNOS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NGF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NGF可通过抑制急性脑损伤后NOS的升高,抑制了一氧化氮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病学评分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