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圣博 冯玲 +3 位作者 陈贝贝 姚芳 邢永生 刘艳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PCI术+rhBNP,研究组(n=34)PCI术+rh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检测对比两组血压、乳酸水平及机械并发症、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心肌酶学、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乳酸、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乳酸、LVESD、LVEDD、LVPWT、LVRI、Hcy、IL-6、c TnT、LDH、CK-MB、ox-LDL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较低,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机械并发症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rhBNP治疗,可缓解患者心室重构、心肌损伤,减轻炎性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胡立星 赵青 +4 位作者 赵智慧 罗勤 邓丽 蒋萍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421例,均在包括规范化肺动脉高压靶向药...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421例,均在包括规范化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传统利尿剂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尿量、摄入量、体重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电解质、血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治疗前与出院前比较)的变化,并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rhBNP治疗期间患者24小时尿量增多,体重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血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收缩压、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肌酐、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率为75.2%(227/302),下肢水肿改善率为66.9%(281/420)。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42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2/421)。结论:对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可有效增加尿量,减轻体重,改善部分预后指标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需严密监测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重组人脑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低下疗效及安全性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3
作者 宓亚平 刘芳 +1 位作者 叶明 孙淑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6,共7页
背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心功能低下的传统治疗药物有增加心脏氧耗等不良反应。在成人中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低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目前在儿童尤其是低年龄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探讨。目的评价rhBN... 背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心功能低下的传统治疗药物有增加心脏氧耗等不良反应。在成人中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低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目前在儿童尤其是低年龄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探讨。目的评价rhBNP治疗儿童CHD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单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CHD术后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3%]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盲法采用双盲法。(1)对照组:传统抗心功能低下治疗方案+生理盐水。(2)用药组:传统抗心功能低下治疗方案+rhBNP。比较两组疗效评价指标和和安全性评价指标。(1)疗效评价指标: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胸片心胸比例、中心静脉压(CVP);血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2)安全性评价指标:血压收缩压(SBP)、血压舒张压(DBP)、尿量、血肝肾功能指标、血电解质水平及乳酸值。由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负责入组以及实施研究。主要结局指标LVEF。结果共100例患儿入组,对照组和用药组各50例,均完成设计的实施和各指标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LVEF、SVI、CI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的差值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SVI、LVEDVI、心胸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下降的差值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CVP有效降低(P<0.05)。NT-proBNP、CTnI和sST2在用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尿量、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BNP治疗儿童CHD术后心功能低下有显著疗效并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重组人脑 心功能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1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铁骊 张卉 +2 位作者 张小方 李丽蓉 党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去甲乌头碱和人参皂苷)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疗效。方法将203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冻干rh BNP注射液,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去甲乌头碱和人参皂苷)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疗效。方法将203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冻干rh BNP注射液,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浆人脑利钠肽(BNP)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LVEF和LVF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LVEDD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治疗组低血压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rh BNP治疗ALHF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 重组人脑 急性左心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蔡宏文 杨兵生 +1 位作者 黄兆铨 毛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较之单用rhBNP,其临床症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肾功能、低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A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较之单用rhBNP,其临床症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肾功能、低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A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浆BNP水平、肾功能和低血压反应的变化,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血浆BNP水平较之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用rhBNP能进一步增强后者的抗心衰作用,并能避免rhBNP引发的肾功能损害和低血压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 重组人脑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57
6
作者 崔建国 梁淑芹 +7 位作者 齐洁 胡孟芬 赵洁 石斗飞 毛艳华 宓宝斌 马慧 张清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84-2989,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纽约心功能Ⅲ-IV级合并NT-proBNP显著升高及射血分数下降的1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常规+重组人脑利钠肽组(B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纽约心功能Ⅲ-IV级合并NT-proBNP显著升高及射血分数下降的1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常规+重组人脑利钠肽组(B组)及常规治疗组(C组),分别为47例、47例和48例。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应用利尿剂、地高辛及其他对症治疗。A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初始3 d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0.5 mg/d,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25 mg bid口服,根据血压水平滴定;B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初始3 d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C组为常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临床缓解时间,纽约心功能改善程度、6 min步行距离、血压改变及NT-proBNP下降程度等。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及NT-proBNP水平均较入院前显著下降(P<0.001)。A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均较入院时下降(P<0.001)。A组临床缓解天数均少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A组大于C组(P<0.001);出院舒张压在A组低于C组(P=0.006);治疗1周时NT-proB NP水平在A组均低于C组和B组(P<0.001);同时B组也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之间心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共发生院内死亡9例,每组3例。院内死亡患者平均年龄及入院时NT-proBNP均显著大于院内存活患者(均P<0.001);入院时心室率和EF值在院内死亡患者显著小于存活患者(均P<0.001)。结论早期小剂量联合应用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口服可较常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5
7
作者 付尧 杨光 +3 位作者 白小涓 贾大林 马玉龙 齐国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18例,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1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在...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18例,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1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在降低收缩压、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和肺动脉压方面差异显著(P<0.05),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实验组1例,对照组7例。。结论:rhBNP治疗CHF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 硝酸甘油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魏庆民 傅向华 +4 位作者 范卫泽 谷新顺 李世强 姜云发 段江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15-617,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发病12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于发病后1周、4周...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发病12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于发病后1周、4周和24周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计算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时LVEDVI、LVESVI、LVEF、RWMI、LVMI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24周时LVEDVI、LVESVI、LVEF以及治疗24周时RWMI、LVMI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BNP可进一步阻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改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尿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4
9
作者 储毓舜 孙婧 +3 位作者 张梅 张玲 王慧敏 姜铁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26-4128,共3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10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纠正水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10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托伐普坦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下肢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患者心、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24 h尿量显著增多,血清钠离子水平升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呋塞米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有助于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血清钠离子水平,不会引起肾脏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托伐普坦 冻干重组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田青 郭庆 +3 位作者 卫银芝 方帆 翟中良 赵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Excel 2007编写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 目的探讨左西孟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Excel 2007编写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左西孟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左西孟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血清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VEDD、LVEF、CI、SV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LVEF、CI、SV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ys-C、NT-proBNP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P、PCWP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P、PCW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的5.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西孟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的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Cys-C、NT-proBNP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坦 冻干重组人脑 老年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雅婷 王宇航 +3 位作者 汪雁博 石淼 陈建军 谷新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应用rhB NP组(n=18)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直接PCI术前分别给予rhB NP和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共维持72 h。所有患者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即刻、第7天及第1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积分(WMSI)术后即刻及术后第7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术后第7天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a)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术后第1个月SRs、SRe和SRa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较对照组肌钙蛋白I(cT nI)峰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9±16.88)ng/ml vs(63.24±18.60)ng/ml,P=0.036]。两组MACE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rhB NP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 应变率 局部心肌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谢昌联 孟素荣 +3 位作者 王蔚 陈少敏 李鹏 冯旭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9-842,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min、6h及24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min、6h及24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24h后液体的出入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其中硝酸甘油组使用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μg/min,每3~5分钟增加5μg/min,根据个体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rhBNP组使用rhBNP,首先以1.5μg/kg弹丸式静脉冲击,随后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72h。结果rhBNP组患者静脉给药后30min和6h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P值分别为0.042和0.019)和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P值分别是0.018和0.044)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24h后两组未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是0.192和0.179);用药24h后的尿量rhBNP组(1513.8±242.9)ml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1341.2±239.7)ml(P=0.015);用药24h时rhBNP组患者射血分数的增加以及肺动脉压和收缩压的降低均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P值分别是0.001、0.000及0.002),用药72h后rhBNP组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值分别是0.000、0.001和0.002)。结论rhBNP通过促进尿量的排泄、降低肺动脉压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等途径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以及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 硝酸甘油 心力衰竭 失代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心功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方 潘欣 +4 位作者 倪幼方 王涛 陆静 蒋锦琪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3-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0):先以rhBNP 1.5μg/kg静脉冲击后,再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n=20)...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0):先以rhBNP 1.5μg/kg静脉冲击后,再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n=20)静脉持续滴注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记录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全身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和Tei指数。rhBNP的安全性评估采用治疗药前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复查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并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治疗72 h后rhBNP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治疗后EF无显著差异(P>0.05)。rhBNP组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rhBNP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临床状况,较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缩短Tei指数,提高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重组人脑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东明 严华 +2 位作者 符春晖 陈丽媛 黄军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对照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普钠(SNP)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给予rhBNP与SNP,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液体出入量、全... 目的:对照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普钠(SNP)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给予rhBNP与SNP,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液体出入量、全身临床状况、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用药过程所有不良事件。结果:给药24h后试验组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1623.5±210.6vs1398.6±186.2,P<0.01);治疗72h后,试验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vs50.0%,97.5%vs72.5%,P<0.01);试验组血氧饱和度的增加及中心静脉压的降低在1、6h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BNP是治疗AHF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 硝普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明琰 陆东风 +2 位作者 何文凯 卜彤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79-1580,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1]。难治性心衰又称顽固性心衰,指应用一般纠正心衰的治疗,包...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1]。难治性心衰又称顽固性心衰,指应用一般纠正心衰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利尿剂应用而无明显疗效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衰 重组人脑 心力衰竭患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治疗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慢性心衰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珊珊 张毅刚 曹秋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MCP-1、LVESD及LVEDD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 炎性因子 神经内分泌激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醛固酮及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尧 白小涓 +2 位作者 杨光 贾大林 齐国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5例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其中实验组18例,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1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5例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其中实验组18例,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17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浆K+、Na+、醛固酮(ALD)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来探讨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组在降低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和肺动脉压方面、降低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1浓度方面、升高K+浓度、降低Na+浓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0.01)。结论: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内皮素-1的释放有关,是一种既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又可以拮抗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 慢性心力衰竭 醛固酮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贵洲 徐荣和 +7 位作者 周琳洁 蔡志雄 郑海生 郭海森 许志浩 陈钢彬 倪楚民 王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720-272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PCI)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与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汕头市中心医院CCU并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应用I...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PCI)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与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入住汕头市中心医院CCU并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应用IABP、rhBNP情况分为三组:A组采用IABP联合rhBNP,B组仅采用IABP,C组仅采用rhBNP。分析三组之间的心功能、心肌酶指标、平均住院日、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结果(1)三组患者血cTNI峰值、血CKMB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NT⁃proBNP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血NT⁃proBNP峰值低于B组与C组(P<0.05);(2)三组患者入院24 h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后6个月,A组的LVDD较B组、C组均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的LVDD较基线水平缩小且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及C组出院后6个月的LVDD及LVEF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期间发生需住院的心衰:A组为1例(2.17%)、B组为5例(17.86%)、C组为1(5.88%),三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再次血运重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联合应用IABP与rhBNP可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并降低出院后发生需住院心衰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9
作者 罗苑苑 林新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率(PNN50)、低频功率(频率为0.04~0.15Hz,LF)、高频功率(频率为0.15~0.40Hz,H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rhBNP加心衰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RV,从而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甲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心衰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大植 丁江山 +3 位作者 金振一 秦孝智 关立克 崔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3-726,共4页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甲胺(MCA)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和血浆BNP浓度的变化。方法:将54例心功能(NA)Ⅲ-Ⅳ级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Ⅰ组用常规治疗,Ⅱ组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甲胺(MCA)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和血浆BNP浓度的变化。方法:将54例心功能(NA)Ⅲ-Ⅳ级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Ⅰ组用常规治疗,Ⅱ组用常规治疗+MCA,Ⅲ组用常规治疗+MCA+rhBNP。结果:①临床疗效,Ⅰ组、Ⅱ组及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1%、77.8%和88.9%;Ⅱ和Ⅲ组的总有效率均优于Ⅰ组,且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Ⅰ组(P<0.05)。②血流动力学变化,3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作功指数(CⅠ)、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但以Ⅱ、Ⅲ组升高显著(均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Ⅱ、Ⅲ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的比值(E/A)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③血浆BNP浓度的变化,3组治疗后BNP浓度均降低,但以Ⅱ、Ⅲ组降低显著(P<0.01,P<0.001);与Ⅱ组比较,Ⅲ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CA联合rhBNP治疗冠心病心衰有效、安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甲胺 重组人脑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