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剥脱性皮炎1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崔向丽 赵燕 +1 位作者 陈慧英 赵志刚 《中国药物警戒》 2008年第3期181-181,184,共2页
病例:患者,女,64岁。因“高热、畏寒、咳嗽、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气促3日”于2008年1月10日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40℃,心率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听诊右下肺... 病例:患者,女,64岁。因“高热、畏寒、咳嗽、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气促3日”于2008年1月10日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40℃,心率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听诊右下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左肺呼吸音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拉西 致剥脱性皮炎 他唑巴坦钠 肺呼吸音 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右下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急剧下降2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东辉 李晓辉 薛凤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1期223-224,共2页
报告了2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急剧下降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拉西钠/他巴坦钠 血小板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3
作者 王洪明 许学丽 +2 位作者 邵晓玮 李玉平 时敬亭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哌拉西林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2))为0.9970,预测相关系数(R_(P)^(2))为0.9988,校正均方差(RMSEC)为2.13,预测均方差(RMSEP)为2.20;他唑巴坦模型的R_(C)^(2)为0.9975,R_(P)^(2)为0.9989,RMSEC为1.35,RMSEP为1.42。采集6批未参与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模型进行验证,两种成分的平均误差率均小于近红外快速检测的限度要求5%。本法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可同时实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检测,该法准确、快速,能够实现样品无损检测,可用于该种药品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注射用拉西他唑巴坦钠 定量模型 样品集划分 特征波段筛选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盖香娟 徐青妹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4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4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口服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是(9.48±1.75)d,咳痰消失时间是(7.43±1.16)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是(5.66±1.86)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是(7.36±1.59)d,咳痰消失时间是(5.46±1.2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是(3.15±0.97)d。观察组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穴位贴敷 注射用拉西他唑巴坦钠 中药口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张胜利 张晓柯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56-57,63,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各40例,对比两...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TL-1)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也能减轻炎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他唑巴坦钠 重症肺炎 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陈铁柱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盐城市阜宁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盐城市阜宁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参考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参照组比,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2、降钙素原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比,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拉西他唑巴坦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下肢疼痛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彭官良 韩勇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3期190-190,共1页
病例:患者,女,80岁,因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血常规:WBC6.58×109/L、RBC 3.09×1012/L、中性粒细胞0.313,尿常规:WBC 2+,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肝、肾功能正常,根据药敏结果给予... 病例:患者,女,80岁,因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血常规:WBC6.58×109/L、RBC 3.09×1012/L、中性粒细胞0.313,尿常规:WBC 2+,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肝、肾功能正常,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拉西 他唑巴坦钠 下肢疼痛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 大肠埃希菌 肾功能正常 尿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合用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智然 梁海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170-171,共2页
观察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合用致过敏反应。分析1例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引发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其引发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与药物联合应用有关。针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 观察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合用致过敏反应。分析1例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引发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其引发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与药物联合应用有关。针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应用产生的过敏反应,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他唑巴坦钠 清开灵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培树 顾学宁 +2 位作者 高仪 甘永康 郝文立 《天津药学》 2018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3.375 g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8 h 1...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3.375 g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8 h 1次,疗程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溶酶注射液200 IU加入到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等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及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白细胞、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优于单纯应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毒 纤溶酶 拉西他唑巴坦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的含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洁 彭韪 +1 位作者 梁小宁 翁娟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的含量。采用 C1 8柱 ,以甲醇 -水 - 10 %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 (45 0 :5 35 :15 ,用磷酸调节 p H至 3.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30 nm,线性范围分别为哌拉西林 0 .0 8~ 1.6 mg/ ml...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的含量。采用 C1 8柱 ,以甲醇 -水 - 10 %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 (45 0 :5 35 :15 ,用磷酸调节 p H至 3.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30 nm,线性范围分别为哌拉西林 0 .0 8~ 1.6 mg/ ml,他唑巴坦 0 .0 2~ 0 .2 m g/ m l,回收率分别为 99.7% ,10 0 .1% ,RSD分别为 0 .8% ,0 .9% (n=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拉西 他唑巴坦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小儿重症药疹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扣柱 陈艳华 洪远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9期568-569,共2页
病例:患儿,男,1岁8月。因“呕吐半天”以胆总管囊肿收入院。患儿家长否认患儿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和过敏性疾病史。查体:体温36.7℃,呼吸24次/分心率100次/分体重12 kg。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 病例:患儿,男,1岁8月。因“呕吐半天”以胆总管囊肿收入院。患儿家长否认患儿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和过敏性疾病史。查体:体温36.7℃,呼吸24次/分心率100次/分体重12 kg。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听诊呼吸音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诊呼吸音 胆总管囊肿 重症药疹 过敏性疾病 注射用拉西他唑巴坦钠 患儿家长 浅表淋巴结 药物过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含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喆 邹巧根 张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 ,以缓冲液 (取四丁基氢氧化铵 13 2ml,加水稀释至 90 0ml,用 1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 5 0 ,加水稀释至 10 0 0ml) 乙腈 (65∶3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 目的 :建立RP HPLC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 ,以缓冲液 (取四丁基氢氧化铵 13 2ml,加水稀释至 90 0ml,用 1mol/L磷酸溶液调节pH至 5 0 ,加水稀释至 10 0 0ml) 乙腈 (65∶3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3 0nm。结果 :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回收率分别为 99 71%和99 91% ,RSD分别为 1 13 %和 0 45 %。结论 :该法简便 ,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注射用 拉西 巴坦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梦斐 窦欣 陈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2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丹毒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裸... 目的:分析应用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丹毒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裸花紫珠颗粒治疗,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症状体征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6、PCT、hs-CRP水平及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花紫珠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肢丹毒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丹毒 裸花紫珠颗粒 注射用拉西他唑巴坦钠 不良反应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丽 罗圣平 谭秋红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5期313-314,共2页
病例:患者,男,26岁。因"高处跌落致颅脑损伤"入院。因颅脑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2014年3月11日予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华北制药,批号:F4013401)4.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8h 1次抗感染。3月12日血常规:白细胞6.... 病例:患者,男,26岁。因"高处跌落致颅脑损伤"入院。因颅脑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2014年3月11日予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华北制药,批号:F4013401)4.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8h 1次抗感染。3月12日血常规:白细胞6.02×10~9·L^-1,血小板275×10~9·L^-1。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呼吸道症状体征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唑巴坦钠 拉西 华北制药 氯化注射 肺部感染 症状体征 白细胞计数 静脉滴注 药物变态反应 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细胞减少1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阿明 吴慧 +2 位作者 王红霞 张琳琳 卞海林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6期379-380,共2页
病例:患者,男,48 岁。因“突发意识模糊4 小时”于2017 年1 月17 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小时前突发畏寒、寒战,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约100 mL 左右,后出现言语不能,烦躁明显,随即出现意识模糊,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遂入本院治... 病例:患者,男,48 岁。因“突发意识模糊4 小时”于2017 年1 月17 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小时前突发畏寒、寒战,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约100 mL 左右,后出现言语不能,烦躁明显,随即出现意识模糊,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遂入本院治疗。既往有2 型糖尿病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37.8℃,精神萎,昏睡,言语不清,伸舌不对称,颈部轻度抵抗,肢体肌力检查不配合,腱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两侧深浅感觉不配合,其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 他唑巴坦钠 拉西 注射用 意识模糊 恶心呕吐 入院查体 大小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芝兰 李国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 目的 探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值、氧分压(PO_(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PO_(2)(95.33±6.45)mm Hg(1 mm Hg=0.133 kPa)、PCO_(2)(36.55±4.21)mm Hg、pH值(7.36±0.33)均优于对照组的(80.56±6.23)mm Hg、(46.23±6.25)mm Hg、(7.0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性、应用价值、可行性较高,可以帮助老年肺炎患者改善血气指标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实现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拉西他唑巴坦钠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注射 老年肺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价值
17
作者 赵媛 宁欣 刘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病症改... 目的探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病症改善情况(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痛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肌肉痉挛、皮疹、腹泻、发热)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计数、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38±0.36)d、止咳时间(3.51±0.47)d、咽痛缓解时间(3.89±0.67)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3.86±0.60)d均短于对照组的(3.19±0.46)、(5.11±0.59)、(5.69±0.73)、(5.72±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6、12.368、10.593、12.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6.06±0.80)×10^(9)/L、CRP(6.51±1.28)mg/L、PCT(0.34±0.04)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70±1.12)×10^(9)/L、(8.59±2.07)mg/L、(0.59±0.10)ng/ml,CD4^(+)(42.12±2.62)%、CD4^(+)/CD8^(+)(1.28±0.29)均高于对照组的(36.80±2.94)%、(1.1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3^(+)、CD8^(+)、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以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恢复白细胞计数,降低炎性反应,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他唑巴坦钠 老年 呼吸道感染 炎症因子 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儿童的用药安全性
18
作者 高宇 王立丹 +3 位作者 王伟美 张媛媛 脱鸣富 张亚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儿童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儿童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病例资料,以发生ADR的患者为病例组,描述性分析ADR...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儿童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儿童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病例资料,以发生ADR的患者为病例组,描述性分析ADR发生率、临床表现及转归,以性别和感染部位1∶1在未发生ADR的患者中匹配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DR危险因素。结果:纳入5212例患儿,247例患儿发生271例次ADR,ADR发生率为4.74%。年龄<3岁、有基础疾病、联用万古霉素、联用中药注射剂、用药种类数>3种的患儿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用药≤72 h的ADR发生率较高。ADR主要涉及9个器官(组织)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和泌尿系统损害常见,分别占21.40%、18.08%和13.65%,主要表现为局部皮疹、恶心呕吐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3岁(OR=2.118)、联用万古霉素(OR=3.642)和用药种类数>3种(OR=2.516)是发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4%,年龄<3岁、联用万古霉素和用药种类数>3种的患儿应警惕A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钠/他巴坦钠 儿童 用药安全 影响因素 真实世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和青霉素G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利梅 何旭 +1 位作者 肖政祥 李月香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比较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和青霉素G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G钠进行治疗,疗程为5~10 d... 目的:比较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和青霉素G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G钠进行治疗,疗程为5~10 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69%,高于对照组5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93.55%,高于对照组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好,细菌的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他唑巴坦钠/拉西 青霉素G 新生儿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消炎利胆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胆囊炎对患者肝胆功能的改善效果
20
作者 陈志荣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胆囊炎对患者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胆囊炎患者中选择55例为对象,使用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0例,按照消炎利胆片+哌拉...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胆囊炎对患者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胆囊炎患者中选择55例为对象,使用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0例,按照消炎利胆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肝胆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肝功能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胆功能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消炎利胆片+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胆囊炎,可以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肝胆功能,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消炎利胆片 拉西他唑巴坦钠 肝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