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杨文明 张祥建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8-898,共21页
为规范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经多次讨论后制定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意见的制订... 为规范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经多次讨论后制定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意见的制订综合考虑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的证据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他相关因素;共识内容包括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化学成分、药理机制、用药时机、联合用药方案、疗效优势、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提供规范的指导,从而优化其临床疗效并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中西医结合 合理用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法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甘露醇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磊 温时媛 +3 位作者 王跃飞 王萌 潘桂湘 姜苗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85-2189,共5页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NMR)法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甘露醇的含有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Ⅲ6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谱图;质子频率为600.23 MHz;3-(三甲基硅烷)丙酸-d4钠盐为内标。结果迷迭香酸在...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NMR)法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甘露醇的含有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Ⅲ600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谱图;质子频率为600.23 MHz;3-(三甲基硅烷)丙酸-d4钠盐为内标。结果迷迭香酸在1.685~0.105 mg/m L(r2=0.999 3)、紫草酸在1.235~0.077 mg/m L(r2=0.999 4)、丹酚酸B在16.21~1.013 mg/m L(r2=0.999 7)、甘露醇在12.54~0.784 mg/m L(r2=0.999 5)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4%、105.6%、104.1%和102.5%,RSD值分别为1.5%、1.7%、2.3%和2.2%。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迷迭香 紫草 B 甘露醇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糖尿病大鼠脑卒中的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富江 何前松 +2 位作者 王金鑫 胡利民 王乔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糖尿病大鼠脑卒中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M+Sham)、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DM+MCAO/R)、依达拉奉组(6 mg·kg^(-1),ED)、丹参多酚酸治疗组(5.25、10.5、21 ...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糖尿病大鼠脑卒中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M+Sham)、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DM+MCAO/R)、依达拉奉组(6 mg·kg^(-1),ED)、丹参多酚酸治疗组(5.25、10.5、21 mg·kg^(-1),SLI),每组13只。缺血/再灌注3 h后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30 min后,分别用TTC染色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给药14 d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筛选出67个差异基因,其中41个上调,26个下调;丹参多酚酸(21 mg·kg^(-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基因有59个,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由聚类分析可得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有多种基因如Ly6i、Pax7、Irx2发现明显变化,通路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凝血止血、炎症、氧化应激、物质代谢、神经血管新生及信号传导等。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糖尿病脑卒中主要通过干预凝血止血、炎症、氧化应激、物质代谢、神经血管新生及信号传导等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糖尿病 脑卒中 基因芯片表达谱 聚类分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计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的颜色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君动 叶正良 +2 位作者 李德坤 许崇瑶 周大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利用色差计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颜色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XIA"溶液颜色检查法"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溶液的颜色。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3 h内色差值△E*的RSD值为1.28%... 目的:利用色差计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颜色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XIA"溶液颜色检查法"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溶液的颜色。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3 h内色差值△E*的RSD值为1.28%。测定的6批样品均小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Y3)。结论:相比目视法,该方法将溶液颜色进行了量化检测、数据直观准确,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溶液颜色测定的方法。通过色差法对中药注射剂质量进行控制将成为一种趋势,对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色差计 溶液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岩 李德坤 +3 位作者 周大铮 杨悦武 鞠爱春 叶正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4-498,共5页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各注射剂临床使用剂量,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理化指标及酚酸类成分含有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碳酸氢钠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各注射剂临床使用剂量,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理化指标及酚酸类成分含有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碳酸氢钠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颜色和p H值发生明显变化;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立刻产生沉淀,紫外图谱和指纹图谱发生明显变化;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接触后立刻产生沉淀,紫外图谱发生明显改变;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注射液不溶性微粒书超标和指纹图谱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与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可能会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隐患,应予以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注射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金花 杨春红 赵林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2期8-8,共1页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上常用于活血、化瘀、通脉,适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该药与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同时使用输液管内出现白色混浊。为确保用药安全,笔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普罗帕酮注射 配伍禁忌 液存 心绞痛患者 输液过程 用药安全 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调配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耿魁魁 刘圣 吴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0-222,共3页
目的优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调配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调配过程中溶媒体积、震荡时间、震荡强度、溶媒类型对成品输液不同粒径微粒数目的影响。结果影响成品输液微粒数主次因素为溶媒类型>震荡强度>震荡时间>溶媒体积... 目的优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调配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调配过程中溶媒体积、震荡时间、震荡强度、溶媒类型对成品输液不同粒径微粒数目的影响。结果影响成品输液微粒数主次因素为溶媒类型>震荡强度>震荡时间>溶媒体积。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最佳调配工艺为使用3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解溶媒注入药品西林瓶中,震荡4 min,震荡强度1 000 r/min,溶解液再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溶媒中,溶解效果最好。结论在最佳调配工艺下配制的成品输液微粒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正交实验 调配 成品输液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定位的四维度设计 被引量:23
8
作者 成冯镜茗 王连心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6,12,共7页
现代中西药联合用药中,中医药一直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为了证明中药的精准定位,研究者应当采用多维度的设计,解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后药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评价精准定位为例,对四维... 现代中西药联合用药中,中医药一直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为了证明中药的精准定位,研究者应当采用多维度的设计,解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后药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评价精准定位为例,对四维度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设计思路予以介绍,探索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价值。首先,从HIS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发现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然后使用系统评价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发现二者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着共同的信号通路,有疗效增强和相加作用。最后,在前期3个维度的研究基础上,采用PRCT优效性试验设计,以血栓弹力图的检测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验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期本范例为中药药品上市后疗效评价精准定位提供范例,供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冠心病心绞痛 精准定位 循证评价 多维度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血栓弹力图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金玲 王丽 田长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18-3322,共5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 目的: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2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水平、肱动脉内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67%比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增殖细胞、迁移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辅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血管内皮祖细胞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肱动脉内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卒中后抑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文 王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脑血管损伤后发生的一种最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它会增加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与复发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PSD病因学尚不明确,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机制,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等... 卒中后抑郁(PSD)是急性脑血管损伤后发生的一种最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它会增加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与复发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PSD病因学尚不明确,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机制,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等可能均发挥重要作用,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并可改善抑郁行为,将有望成为治疗PSD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炎性反应 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 细胞凋亡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娇红 李小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ET-1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ET-1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χ2=4.153,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分别为26.15±1.01、18.62±3.15、0.81±0.12,对照组分别为26.52±0.91、18.24±3.31、0.82±0.16,P>0.05;治疗后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改善幅度更大,干预组分别为10.76±0.51、36.55±5.99、1.45±0.24,对照组分别为15.11±1.24、22.15±5.41、1.01±0.37,P<0.05。干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发生率均为8.00%,差异不显著,χ2=0.000,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分别为5.72±0.67、11.25±0.71、1.92±0.42、74.01±6.22,对照组分别为5.67±0.61、11.21±0.81、1.94±0.41、74.01±6.21,P>0.05;治疗后干预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干预组分别为4.21±0.51、9.22±0.26、1.53±0.19、61.55±1.59,对照组分别为5.43±0.29、10.45±0.22、1.82±0.34、67.48±4.34,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ET-1水平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促进ET-1水平降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保护作用 ET-1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致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
12
作者 孙娇娇 贺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26,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身高168 cm,体质量73 kg。2020年12月3日因“手脚麻木,左下肢活动障碍10余天”入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既往病史: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年,自述规律使用药物,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身高168 cm,体质量73 kg。2020年12月3日因“手脚麻木,左下肢活动障碍10余天”入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既往病史: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年,自述规律使用药物,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88次·min-1,呼吸21次·min^(-1),血压145/78 mmHg(1 mm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减少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谱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彦 陈加容 +2 位作者 安闵生 邓利 赵洪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招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招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次/d,连续2周,比较两组疗效,并采集治疗前后血标本,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及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统计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治疗情况的变化,记录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分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TC、TG、LDL-C、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AST、CK、CK-MB、cTnI、LDH降低,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AST、CK、CK-MB、cTnI、L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高,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安全性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血脂 血流动力学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