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羊书勇 杨维东 +5 位作者 雷德林 陈富林 唐立辉 陈希哲 杨连甲 毛天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索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髂骨骨髓细胞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0g/L藻酸钠溶液混合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 5×10 6/ml。将骨髓基质成... 目的:探索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髂骨骨髓细胞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0g/L藻酸钠溶液混合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 5×10 6/ml。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用氯化钙固化为凝胶体。结果:注射后4、8周注射物在裸鼠背部皮下形成硬结节,X线片均显示有明显成骨现象。组织学分析显示标本有大量新骨形成,并具有骨髓腔样结构。结论:应用藻酸钠复合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可以通过注射方式在动物体内形成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藻酸盐 注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松质骨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靳安民 姚伟涛 +2 位作者 张辉 王瑞 时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8-41,i001,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可注射的磷酸钙骨水泥,并测试该骨水泥的成分、理化学特性及其在松质骨内的生物降解和成骨特性,探讨该骨水泥在松质骨内的代谢情况.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合成一种含有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和纳米相羟基磷...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可注射的磷酸钙骨水泥,并测试该骨水泥的成分、理化学特性及其在松质骨内的生物降解和成骨特性,探讨该骨水泥在松质骨内的代谢情况.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合成一种含有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和纳米相羟基磷灰石的磷酸钙骨水泥,并用含藻酸钠的液相成分将该骨水泥调制成可用注射器和16号穿刺针操作的注射物.在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部钻取直径为2mm的骨洞,注入该骨水泥.在术后4、8、12、16周分别取标本,骨脱钙后石蜡包埋并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该骨水泥在松质骨内的降解及新骨再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骨-骨水泥界面的超微结构.结果:采用Gillmore双针法测试该型骨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5~30min,终凝时间为17~20h,扫描电镜发现该骨水泥的颗粒较小、孔隙率较高.术后切片见骨水泥在松质骨内相容性良好.4周时骨水泥在体内开始降解,12周为降解反应的高峰期,16周降解反应基本完成,降解同时有大量的骨小梁生成.结论:该型磷酸钙骨水泥可操作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有望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较好的填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 松质骨 骨替代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藻酸钙为载体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强 毛天球 +3 位作者 顾晓明 杨维东 雷德林 赵丽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研究藻酸钙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在有免疫动物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从兔髂骨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 2 5 g/L藻酸钠溶胶混合形成藻酸钠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 ,取其 2ml与 0 .17g硫酸钙粉末混... 目的 :研究藻酸钙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在有免疫动物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从兔髂骨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 2 5 g/L藻酸钠溶胶混合形成藻酸钠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 ,取其 2ml与 0 .17g硫酸钙粉末混合均匀 ,注射于新西兰兔背部皮下 ,观察成骨情况。 结果 :藻酸钙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兔皮下四周后有类软骨样组织形成 ,8周时有骨小梁、骨髓腔等骨组织结构。结论 :藻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钙 载体 注射性组织工程骨 研究 藻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负载富含血小板血浆和骨髓基质干细胞促进牙周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广升 惠光艳 +3 位作者 关继东 刘丽霞 陈丽洁 贾文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hitosan/β-glycero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C/GP)凝胶负载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 目的:观察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hitosan/β-glycero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C/GP)凝胶负载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只健康雄性杂种犬,制备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区共30颗牙的Ⅱ度根分叉区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C/GP)、C组(C/GP+PRP组)、D组(C/GP+BMSCs)和E组(C/GP+PRP+BMSCs组)。术中先严密缝合各组牙周缺损处组织瓣,将凝胶注射入B至E组相应牙周缺损模型处,A组不作处理。术后8周取材行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C、D、E组与A、B组相比均出现明显的牙周组织再生(P<0.05),E组与C、D组相比牙周组织再生最显著(P<0.05)。A组和B组仅有少量的牙周组织再生,二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GP凝胶同时负载PRP和BMSCs可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性 壳聚糖 富含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干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立根 葛移繁 +3 位作者 李西荣 王镭 王琪 白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2年收治的56例病例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松解神经外膜及束间粘连,切除瘢痕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月~5年,疗效显著,优良率93%。结... 目的探讨儿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2年收治的56例病例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松解神经外膜及束间粘连,切除瘢痕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月~5年,疗效显著,优良率93%。结论儿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属医源性疾病,应尽量减少臀部注射,改变注射部位(三角肌,股外侧肌),禁用苯甲醇溶剂,能避免该病的发生;诊断明确,应及时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 病因 手术时机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粒度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流变性和可注射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娟娟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以等质量的磷酸氢钙(DCPA)和部分结晶磷酸钙(PCCP)组成的磷酸钙骨水泥粉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DCPA和PCCP粒度变化对骨水泥流变性和可注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A粒径的减小,骨水泥浆体的粘度和屈服应力有所增大,... 以等质量的磷酸氢钙(DCPA)和部分结晶磷酸钙(PCCP)组成的磷酸钙骨水泥粉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DCPA和PCCP粒度变化对骨水泥流变性和可注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A粒径的减小,骨水泥浆体的粘度和屈服应力有所增大,但对可注射性影响较小。而PCCP的粒度变化对骨水泥的流变性能和可注射性影响较大。随着PCCP粒径的减小,骨水泥浆体的粘度和屈服应力明显提高,可注射性则明显降低。综合考虑骨水泥的可注射性、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变化,在0.5的液固比下,当DCPA平均粒径为2μm左右和PCCP平均粒径为23μm左右时所配成的磷酸钙骨水泥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粒度 流变 注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性神经损伤的机制与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吕青 王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6期18-19,共2页
作者对注射性神经损伤的种类、发生机制及不同药物导致的神经损伤特点、临床表现等进行综述,并从防治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神经损伤 注射性 护理措施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药物 防治 作者 角度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锶量羟磷灰石无机骨水泥的制备及其对可注射性的影响
8
作者 陈德敏 孙兆瑶 傅远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35-3138,共4页
采用碳酸钙、碳酸锶和磷酸氢钙为起始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制备了不同含锶量(0、5%、10%、15%和20%(原子分数))的羟磷灰石无机骨水泥粉剂,以丙烯酸-衣康酸共聚液和柠檬酸的混合液为骨水泥固化液,探讨不同含锶量对骨水泥可注射性的影... 采用碳酸钙、碳酸锶和磷酸氢钙为起始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制备了不同含锶量(0、5%、10%、15%和20%(原子分数))的羟磷灰石无机骨水泥粉剂,以丙烯酸-衣康酸共聚液和柠檬酸的混合液为骨水泥固化液,探讨不同含锶量对骨水泥可注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15%(原子分数)含锶量试样组的物相结构为含锶的羟磷灰石和α-TCP。20%(原子分数)含锶量试样组的物相结构则为含锶的羟磷灰石和β-TCP,并且不具有水化凝固的特性。随着含锶量的增加,骨水泥的注射性能也变得更好。当粉液比采用1.8g/g时,0、5%、10%和15%(原子分数)试样组骨水泥的可注射率分别达到46%、74%、100%和100%,由此表明锶的掺入可以明显提高羟磷灰石无机骨水泥的可注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骨水泥 注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268例
9
作者 王君 侯玉义 +1 位作者 马树杭 孙文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提高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治疗水平。方法268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部分切除加切断或完全切除纤维化挛缩组织。结果随访6个月至8年,250例外八字步态消失,下蹲划弧征阴性,交腿试验阴性;16例遗留轻度的臀肌步态,下蹲划弧征阴性;2例畸... 目的提高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治疗水平。方法268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部分切除加切断或完全切除纤维化挛缩组织。结果随访6个月至8年,250例外八字步态消失,下蹲划弧征阴性,交腿试验阴性;16例遗留轻度的臀肌步态,下蹲划弧征阴性;2例畸形改善不大。结论手术切除加切断所有挛缩组织是目前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理想的方法,年龄越小,手术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 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品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的手术配合
10
作者 高杨 郑三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466-1466,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移植术 动脉瘤切除 手术配合 注射性 毒品 人工血管感染 术后患者 肢体坏死 动脉瘤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麻痹症瘫痪误认为注射性瘫痪一例
11
作者 庄晓荣 李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3-94,共2页
小儿麻痹症(简称儿麻)在麻痹期出现瘫痪。注射性瘫痪是指由于注射部位错误直接损伤坐骨神经或是注射药剂对坐骨神经刺激所造成的瘫痪,晚期注射性瘫痪与儿麻瘫痪后遗症均可表现下肢萎缩畸形,如果注射性瘫痪前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 小儿麻痹症(简称儿麻)在麻痹期出现瘫痪。注射性瘫痪是指由于注射部位错误直接损伤坐骨神经或是注射药剂对坐骨神经刺激所造成的瘫痪,晚期注射性瘫痪与儿麻瘫痪后遗症均可表现下肢萎缩畸形,如果注射性瘫痪前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则与儿麻瘫痪的前驱期症状相同,所以二者有时不易区分,引起纠纷要求法医鉴定,鉴别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性瘫痪 小儿麻痹症 误认 坐骨神经刺激 损伤坐骨神经 前驱期症状 注射部位 下肢萎缩 感染症状 上呼吸道 法医鉴定 鉴别要点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儿童臀部坐骨神经注射性损伤治疗临床探讨
12
作者 邵长敏 韩建梅 孙华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臀部坐骨神经注射性损伤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人次注射性晕厥病人的分析与护理
13
作者 姜翠莲 武进霞 张桂英 《山西护理杂志》 1993年第3期33-35,共3页
我院注射室于1988~1991年,共完成静脉、肌肉、皮内、皮下注射256200人次,发生晕厥者97人次。1990年初,注射室对1988~1989年的135600人次中出现62人次晕厥患者进行了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后,总结出了发生晕厥的一般规律,采取了相应的... 我院注射室于1988~1991年,共完成静脉、肌肉、皮内、皮下注射256200人次,发生晕厥者97人次。1990年初,注射室对1988~1989年的135600人次中出现62人次晕厥患者进行了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后,总结出了发生晕厥的一般规律,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使1990~1991年的120600人次注射患者中,仅出现晕厥患者35人次;发生率由前两年的0.46‰下降为0.29‰,降低了37%;并能对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与注射性晕厥患者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和恰当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注射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微粉基耐火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苏建斌 王甲春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4,114,共5页
以废弃贝壳粉替换传统水泥基材料,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建材成本。采用反应釜水热法制备了贝壳微粉基耐火水泥,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光谱、水泥稠度仪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贝壳微粉加入量对贝壳微粉基水泥... 以废弃贝壳粉替换传统水泥基材料,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建材成本。采用反应釜水热法制备了贝壳微粉基耐火水泥,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光谱、水泥稠度仪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贝壳微粉加入量对贝壳微粉基水泥形貌、物相组成、可注射性及凝固性、溶胀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贝壳微粉的水泥内部可见层片层堆叠形态,整体较为疏松,而贝壳微粉的加入有助于水泥获得更加致密、稳定的内部结构,且贝壳微粉的加入不会影响半水硫酸钙结晶。贝壳微粉的加入会改变水泥基浆料的凝固特性,并使得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分别延长6.5~16.2 min和8.2~21.4 min,可注射时间最大可延长至(9±1.5)min。在水泥中加入贝壳微粉后,水泥的内部结构会因为贝壳微粉与体系中的半水硫酸钙交互反应而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贝壳微粉加量为12%时复合水泥的溶胀率最大。加入贝壳微粉后水泥的压缩强度有不同程度减小,且随着贝壳微粉加量为12%时,对水泥的压缩强度影响最小。研究结果为贝壳微粉应用于耐火水泥材料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微粉 水泥 加入量 注射性及凝固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人骨形成蛋白纳米微粒的制备与性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道澄 万明习 +2 位作者 张胜 吴红 胡蕴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用乳液聚合法制得注射用人骨形成蛋白 -2 (rh BMP-2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 ,考察其体内外生物活性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 ;用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微粒的形态和大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 BMP-2含量与包裹率 ;四唑盐比色法... 用乳液聚合法制得注射用人骨形成蛋白 -2 (rh BMP-2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 ,考察其体内外生物活性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 ;用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微粒的形态和大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 BMP-2含量与包裹率 ;四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用碱性磷酸酶 (ALP)染色法测定rh BMP-2纳米微粒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rh BMP-2纳米微粒形态规整 ,平均粒径 (1 0 7± 1 2 ) nm,rh BMP-2的包裹率为 78% . 4℃存放 6个月生物活性无变化 .体外缓释试验表明纳米微粒中 80 %的 rh BMP-2在前1 0 d释放 ,向培养基中加入 rh BMP-2纳米微粒可以明显提高骨髓基质细胞 (MSC)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且与rh BMP-2及空白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说明注射用 rh 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生物活性好 ,具有确定的缓释作用 ,可作为注射性骨诱导制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聚氰苯丙烯酸正丁酯 包封 纳米微粒 骨生长诱导剂 注射性制剂 治疗 骨骼疾病 界面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型海藻酸钙-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凝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华明 曹阳 +1 位作者 徐龙 卢凌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3,共3页
将海藻酸钠滴入壳聚糖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合成了海藻酸钙/壳聚糖(SA/CS)复合水凝胶材料,采用IR和SEM对其进行表征。讨论了壳聚糖分子量和含量对复合凝胶材料凝胶可注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A和CS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凝胶... 将海藻酸钠滴入壳聚糖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合成了海藻酸钙/壳聚糖(SA/CS)复合水凝胶材料,采用IR和SEM对其进行表征。讨论了壳聚糖分子量和含量对复合凝胶材料凝胶可注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A和CS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凝胶表面分布着网格,内部呈多孔结构;壳聚糖对复合凝胶的可注射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壳聚糖 注射性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膏的制备与排龈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晓华 祝小鹏 +2 位作者 宁天云 刘巍 李全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材料的膏剂。方法将吸水膨胀性高分子载体基质与高岭土、氯化铝等药物机械混合,获得一种膏剂材料。采用ExpasylR作为对照,体外评价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吸水膨胀性能,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排龈效果...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材料的膏剂。方法将吸水膨胀性高分子载体基质与高岭土、氯化铝等药物机械混合,获得一种膏剂材料。采用ExpasylR作为对照,体外评价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吸水膨胀性能,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排龈效果。结果新型排龈膏体外吸水膨胀,但是可以维持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崩解。动物实验也显示无论在牙龈高度退缩和龈沟宽度变化方面都有良好的排龈效果。结论获得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可注射吸水膨胀性、遇水不崩解的排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龈材料 注射性 吸水膨胀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EG基粘结剂的注射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笃信 曲选辉 +2 位作者 黄伯云 李益民 林健凉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新型PEG基热塑性粘结剂的注射料性能。结果表明 :新型PEG基粘结剂与Fe - 2Ni粉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混合均匀性好 ,且粉末装载量高 ,注射料注射成形性好。用新型PEG基粘结剂和Fe- 2Ni粉所制备的注射料是一种假塑... 研究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新型PEG基热塑性粘结剂的注射料性能。结果表明 :新型PEG基粘结剂与Fe - 2Ni粉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混合均匀性好 ,且粉末装载量高 ,注射料注射成形性好。用新型PEG基粘结剂和Fe- 2Ni粉所制备的注射料是一种假塑性流体 ,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 ,粘结剂各组元用量及粉末装载量使注射料的粘度、非牛顿指数、粘流活化能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PEG基粘结剂 注射 注射成形 流变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银离子的可逆温敏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世宽 张弘妹 +2 位作者 戚鹏飞 曹张军 邢彦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6-1042,共7页
以壳聚糖(CS)和AgNO_(3)为主要原料,通过CS与Ag^(+)的超分子络合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可逆温敏CS-Ag水凝胶,采用FTIR、XRD、XPS、SEM和EDS对CS-Ag水凝胶的结构和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同时调节AgNO_(3)用量和体系pH可制备具有... 以壳聚糖(CS)和AgNO_(3)为主要原料,通过CS与Ag^(+)的超分子络合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可逆温敏CS-Ag水凝胶,采用FTIR、XRD、XPS、SEM和EDS对CS-Ag水凝胶的结构和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同时调节AgNO_(3)用量和体系pH可制备具有相同凝胶温度的CS-Ag水凝胶。当CS用量为0.60 g、AgNO_(3)用量为0.19 g、体系总体积为21 mL、保持水凝胶pH=4.24时,制备的CS-Ag-19水凝胶凝胶温度为50℃,具有最佳的热可逆性能,至少可循环相变5次,具有室温避光保存5个月的稳定性,并表现出对大肠杆菌良好的抗菌性能。CS-Ag-19的溶胶-凝胶转换是由CS的氨基在不同温度下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控制,H^(+)和Ag^(+)在温度、浓度变化的驱动下,对游离氨基的竞争反应(质子化和络合作用)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水凝胶具有温敏可逆性。CS-Ag-19水凝胶的可注射和温敏凝胶性能使其具有作为水凝胶抗菌敷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温敏水凝胶 壳聚糖 银离子 抗菌 注射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载Co/Fe/Cu透钙磷石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20
作者 张开丽 裴正军 +3 位作者 李光大 李晓玉 赵三团 米镠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9-6176,共8页
以含Co、Fe、Cu三种离子的磷酸钙为原料,制备载Co、Fe、Cu可注射透钙磷石骨水泥(CFC-Bru)。对CFC-Bru的固化时间、可注射、抗溃散、显微结构、降解性、抗菌性及细胞相容性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FC-Bru固化时间约30 min;可注射系数达90%... 以含Co、Fe、Cu三种离子的磷酸钙为原料,制备载Co、Fe、Cu可注射透钙磷石骨水泥(CFC-Bru)。对CFC-Bru的固化时间、可注射、抗溃散、显微结构、降解性、抗菌性及细胞相容性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FC-Bru固化时间约30 min;可注射系数达90%;抗溃散性良好;主晶型为透钙磷石和磷酸二氢钙;表面形貌于对照组变化显著。平板抑菌实验显示CFC-Bru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铜绿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达到了11、15和25 mm;肉汤抑菌实验表明,材料浓度为10 mg/mL时可完全抑制铜绿杆菌生长;为20 mg/mL时可完全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为50 mg/mL时可完全抑制金色葡萄球菌生长。细胞实验显示,CFC-Bru对人成骨肉瘤MG-63无细胞毒性;材料与细胞复合培养3和7天后,细胞可在其表面黏附,生长。该材料具有作为抗菌骨修复材料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透钙磷石 抗菌 注射性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