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除尘器中带电粒子输运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毛程奇 白敏菂 +1 位作者 依成武 白希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针对目前电除尘技术尚属于经验工程的学科,由设计命中率决定的电除尘器技术性能难以达到烟气排放的新标准。为提高电除尘器的效率,根据电离连续方程及带电粒子运动方程,模拟电除尘技术中直流高电压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气压电晕... 针对目前电除尘技术尚属于经验工程的学科,由设计命中率决定的电除尘器技术性能难以达到烟气排放的新标准。为提高电除尘器的效率,根据电离连续方程及带电粒子运动方程,模拟电除尘技术中直流高电压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气压电晕电场中的带电粒子输运特性实验。当电晕放电电场强度为38.4 Td,粒子动量由72 ygm/s增加到1195 ygm/s时,负离子输运项(控制电离区域离子在输运过程中引起浓度变化的速率)则相应地由5.4×108/(cm3.s)升高到8.0×1010/(cm3.s),增加了2个数量级。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粒子动量解决现代电除尘器的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 电离放电 输运特性 注入能量密度 粒子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对小球藻破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若兵 傅贤 寇梅如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68-2674,共7页
含油微藻的破碎是微藻制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此,利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高压脉冲电源(THU-PEF4)系统,针对小球藻的光合活性和叶绿素质量浓度这2个生物量,重点考察了高压脉冲电场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电场极性及样品电导率... 含油微藻的破碎是微藻制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此,利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高压脉冲电源(THU-PEF4)系统,针对小球藻的光合活性和叶绿素质量浓度这2个生物量,重点考察了高压脉冲电场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电场极性及样品电导率对小球藻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双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对微藻细胞的穿孔破碎效果。研究发现高压脉冲电场强度和脉冲注入能量密度是影响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电场极性对小球藻的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当电场强度从2.5 MV/m增加到5.0 MV/m时,20 m S/m电导率下的小球藻细胞破碎率从17.21%增加至83.29%;当脉冲注入能量密度从8.9 k J/L增加到149.52 k J/L时,4.5 MV/m电场强度作用下的小球藻细胞破碎率从9.78%提高到8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叶绿素质量浓度 光合活性 细胞破碎 高压脉冲电场强度 脉冲注入能量密度 细胞电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可控电穿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若兵 徐国旺 +1 位作者 王昱婷 傅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54-2260,共7页
为实现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可控电穿孔技术,利用THU-PEF4(自制高压脉冲电源)系统,采用碘化丙啶PI和Sybr GreenⅠ对小球藻进行了荧光染色试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定性研究等效脉冲能量密度和电场强度对小球藻细胞穿孔率的影响;结合... 为实现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可控电穿孔技术,利用THU-PEF4(自制高压脉冲电源)系统,采用碘化丙啶PI和Sybr GreenⅠ对小球藻进行了荧光染色试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定性研究等效脉冲能量密度和电场强度对小球藻细胞穿孔率的影响;结合流式细胞仪对小球藻穿孔细胞进行计数分析,定量研究等效脉冲能量密度和电场强度对小球藻细胞穿孔率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小球藻细胞膜电穿孔率随场强和等效脉冲注入能量的增加而增加;230 kJ/L的脉冲注入能量密度下,2.5~4 MV/m场强区间内,电场强度每提升0.4~0.5 MV/m,小球藻细胞发生不可逆电穿孔的比例提升约15%;4 MV/m场强下,当注入能量〉230 k J/L时,小球藻细胞膜穿孔率〉89%;小球藻细胞的穿孔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随电场强度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等效脉冲注入能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场强度和等效脉冲注入能量密度来实现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可控电穿孔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小球藻 荧光染色 脉冲注入能量密度 电场强度 电穿孔 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