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刘立军
王立中
张增惠
孙崎
白田增
-
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81,共3页
-
文摘
常规测试的渗透率与数值模拟及压后测试的渗透率比较明显偏低 ,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层割理中存在游离气 ,形成贾敏效应 ,因此采用常规测试解释方法解释单相注入测试压力降落分析不能求出正确的地层渗透率值 ,所求得的值小于地层的真实渗透率。根据EXDOS数值模拟软件模拟 ,当游离气饱和度为 0 .0 5 %~ 0 .15 %时 ,计算出的渗透率比原来小了近 6 0 %~ 90 %。本文在考虑游离气影响 ,存在贾敏效应的情况下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注入压降测试分析的新数学模型 ,根据数值模拟软件模拟 ,计算出的渗透率接近实际的渗透率。应用新模型解释 4 0多井次的结果与压后生产实践和地质评价结果分析 ,符合煤层的实际情况 。
-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注入压降试井技术
饱和度
渗透率
贾敏效应
测试解释方法
-
Keywords
Coal-bed gas, Well test, Pressure-drop with injection, Free gas, Jiamin effect
-
分类号
TD8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注入压降试井在低能井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彭波
刘鹏程
王鑫敏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技术发展处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1,共3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编号:2011ZX05006-004-07)
-
文摘
近年来,低品位油藏大量投入开发,成为老区增产和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能井的比例逐年增加。造成低能井的原因有多种,需要对低能井进行分类,然后再制定诊治措施。低能井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储层因素和流体因素。试井技术是油井诊断的重要手段,低能井的供液能量严重不足,普通的试井技术不能满足需要。注入压降试井技术是向油井注入流体使储层压力增高,克服储层供液能量不足的限制,注入压降试井技术适用于低能井的诊断。对研究区A19-47井实施注入压降试井,利用现代试井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储层表皮系数为5.24,储层伤害较严重。对该井采取酸化措施,措施前平均日产油0.3 t,措施后平均日产油2.2 t,酸化效果显著。
-
关键词
低能井
注入压降试井
油田开发
表皮系数
-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测试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陈志胜
廉有轩
-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环境工程系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
文摘
根据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中注入 /压降试井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 ,结合多年从事煤层气井试井工作的实践经验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对试井设计、施工工艺及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
-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注入/压降试井
技术问题
探讨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well
injection/fall off well test
technical problem
discussion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4
-
-
作者
方世跃
许哲
何建琴
陈跃
马东民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科学院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7-232,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JM40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1-005-002)
-
文摘
为更好地指导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设计、施工和解释,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设备工艺与试井解释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测试设备与工具、测试工艺、试井解释理论与方法、试井解释参数选取与结果检验4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未来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重点发展方向是注入/压降试井在套管射孔井中应用研究、设备工艺优化技术、室内试验模拟研究、数值试井技术等4个方面。从试井设计、资料录取、模型选择、数学算法等方面减少多解性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注入/压降试井
设备与工艺
试井解释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well
injection/pressure drop test well
equipment and technique
explanation of test well
-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煤层气井祼眼与套管注入/压降测试渗透率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张奉东
-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
文摘
我国煤层气井渗透率测试方法目前广泛采用注入/压降试井。通过对试验井的裸眼测试和套管测试发现,套管测试渗透率是裸眼测试的9.82倍,裸眼测试渗透率明显偏低。裸眼测试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注入和关井时间较短,未出现径向流。由于我国煤层气区块大多处于勘探阶段,且多采用裸眼注入/压降方法,开展区块裸眼和套管注入/压降的对比测试,可以获取区块标准井的注入时间和关井时间,提高渗透率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渗透率
注入/压降试井
裸眼测试
套管测试
径向流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well
permeability
injection/fall off test
open hole test
casing test
radial flow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不同完井方式下注入/压降煤储层参数法测试结果对比
被引量:5
- 6
-
-
作者
景兴鹏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学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研究所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0-003)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3ZD008
+1 种基金
2013QN006
2014MS007)
-
文摘
为了得到煤储层参数,采用注入/压降试井法对裸眼、套管、套管内射孔、压裂等不同完井方式下的煤储层参数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井筒稳定情况下,应首选裸眼井试井方式;在井筒稳定性较差的情况下,应采用套管内测试,而套管内射孔后注入/压降测试次之;裸眼井测试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煤储层特征,压裂测试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煤层气井初期的排采工作;套管内射孔后测试由于受到固井、射孔等工序的影响,测试结果没有裸眼井和压裂井测试结果准确;套管内试井应该延长测试时间和注入压力等可控因素,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测试结果。
-
关键词
注入/压降试井
煤层气井
储层压力
渗透率
完井方式
-
Keywords
injection and pressure drop test well
coalbed methane well
reservoir pressure
permeability
well completion method
-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煤层气干扰试井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郝临山
邱锋
-
机构
瑞华通正非常规油气技术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2,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3)
-
文摘
为了研究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现象及干扰规律,获得优势渗流通道,在不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前提下,选取4个井组进行煤层气"一源一汇"干扰试井测试,通过对激动井注水、观察井开井生产的模式,在井间形成压力降,应用压降叠加理论,定量研究分析了煤层气排采降压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现象。结果表明:在选取的4个干扰试井井组中,西南方位部署的2口生产井压力上升明显,显示为连通,井间连通优势方位与试井区域最大地应力方向基本吻合,从实际注水情况看,显示压裂裂缝方向与储层连通方向是一致的,说明西南方向为该煤层气储层的优势渗流通道,井间合理间距为300 m。证实煤层气井间干扰作用可为判断井间连通性及评价井网部署提供有效依据。
-
关键词
煤层气
注入/压降试井
干扰试井
优势通道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injection/pressure drop logging
interference test well
dominant channel
-
分类号
TE1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