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碲基光纤的多路喇曼波长转换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巩稼民 刘建花 +3 位作者 郭翠 沈一楠 周雪艳 侯玉洁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中受激喇曼散射效应实现全光多路波长转换的理论方法,通过光纤中瞬态受激喇曼散射效应的分析理论,对碲基光纤6路喇曼波长转换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影响波长转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多路波长转换 受激喇曼散射 波长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S硫系光纤的喇曼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
2
作者 巩稼民 赵云 +2 位作者 姜小波 李晨 左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38,共3页
基于光纤中前向瞬态受激喇曼散射效应分析理论,对硫系光纤喇曼波长转换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研究分析了波长转换过程中待转换光波长和硫系光纤长度对转换后信号光获得增益及波长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探测光波长不变时,随着光纤... 基于光纤中前向瞬态受激喇曼散射效应分析理论,对硫系光纤喇曼波长转换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研究分析了波长转换过程中待转换光波长和硫系光纤长度对转换后信号光获得增益及波长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探测光波长不变时,随着光纤长度增加探测光获得增益和波长转换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得到最优光纤长度为23m,且获得的最大增益和最优转换效率为20.72d B和-23.087d B,为全光波长转换提供了新的可选方案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喇曼散射 全光波长转换 硫系光纤 增益 波长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路由WDM网络中“稀疏-部分”波长转换的建模与分析
3
作者 蔡伟祥 毛期俭 张治中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59,共3页
分析稀疏-部分波长转换网络的结构,论证了该结构在获得优秀的阻塞性能同时,能显著地节省波长转换器的数目。
关键词 波分复用 波长转换 波长转换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中受激喇曼散射效应的全光多波长转换耦合器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军华 冷斌 +3 位作者 李栋 赵云 巩稼民 惠战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9-1017,共9页
基于光纤中受激喇曼散射效应,运用级联同种光纤设计出全光多波长转换耦合器,使转换输出的各路信号光功率相等.建立了全光多波长转换设计方案的理论模型,给出了设计原理框图以及实现方法,并以1路泵浦信号光、4路连续探测光为例,通过OptiS... 基于光纤中受激喇曼散射效应,运用级联同种光纤设计出全光多波长转换耦合器,使转换输出的各路信号光功率相等.建立了全光多波长转换设计方案的理论模型,给出了设计原理框图以及实现方法,并以1路泵浦信号光、4路连续探测光为例,通过OptiSystem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光多波长转换耦合器能同时对4路探测光实现波长转换,转换输出的信号光码型和输入泵浦信号光码型基本一致;转换效率和消光比随着探测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34dB和36.68dB;Q因子随着探测光波长的增大而减少,最大值为128.29;在级联光纤之后,4路输出信号光峰值功率和消光比基本相等,Q因子整体数值相对于全光多波长转换后有所下降,最大值为89.5455,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非线性光学 级联光纤 受激喇曼散射 波分复用 全光多波长转换 转换效率 Q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中SRS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军华 赵云 +2 位作者 冷斌 巩稼民 惠战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2-888,共7页
提出利用光纤中非线性效应——受激喇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实现波长转换的原理方案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将经过放大后的信号光和连续探测光同时注入光纤,在光纤中进行SRS放大,实现信号之间的转换。... 提出利用光纤中非线性效应——受激喇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实现波长转换的原理方案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将经过放大后的信号光和连续探测光同时注入光纤,在光纤中进行SRS放大,实现信号之间的转换。结果表明:利用SRS可实现波长转换,可实现跨几个THz的波长之间的转换。得到最大转换效率和消光比分别为-17.3dB和15.7dB。通过改变探测光的波长,可实现相隔几个THz光信号的全光波长转换和可调谐波长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光学 受激喇曼散射 全光波长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外腔激光器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阈值转换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军山 耿健新 +1 位作者 陈高庭 方祖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81-984,共4页
使用半导体激活介质的增益饱和效应 ,描述了激光器型全光波长转换器波长转换机制及其阈值转换特性 .实验研究了基于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阈值转换特性 ,结果表明以此器件作为波长转换器可以将信号的消光比由 5d ... 使用半导体激活介质的增益饱和效应 ,描述了激光器型全光波长转换器波长转换机制及其阈值转换特性 .实验研究了基于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阈值转换特性 ,结果表明以此器件作为波长转换器可以将信号的消光比由 5d B提高到 3 0 d B,并可将信号的强度起伏抑制到 0 d B,可实现部分信号数字再生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波长转换 外腔激光器 增益饱和 阈值转换 光纤光栅 WDM 强度起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配合物荧光及在农用光波长转换塑料薄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曼丽 张肖会 +1 位作者 尹洪宗 徐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9-1013,共5页
选择荧光效应强的稀土元素铽,以磺基水杨酸作为第一配体,以聚乙烯醇、聚乙二醇2000等为协配体,对乙醇溶液和水溶液两个体系中形成的配合物荧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铽、磺基水杨酸以及聚乙烯醇、聚乙二醇2000为优良协配体的最佳用量... 选择荧光效应强的稀土元素铽,以磺基水杨酸作为第一配体,以聚乙烯醇、聚乙二醇2000等为协配体,对乙醇溶液和水溶液两个体系中形成的配合物荧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铽、磺基水杨酸以及聚乙烯醇、聚乙二醇2000为优良协配体的最佳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不同配合物的荧光均会产生增强效果,十二烷基磺酸钠效果最好;同时探索了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对于获得的铽-磺基水杨酸-聚乙烯醇配合物,其荧光激发波长为342nm,而荧光发射波长为545nm,将该配合物以适当比例掺加到农用塑料薄膜中,制备出可以使太阳光的紫外部分转换为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的绿光的稀土光转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配合物 聚乙烯醇 波长转换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腔DFB半导体激光器非简并四波混频波长转换效率 被引量:5
8
作者 卢洪斌 王向朝 +2 位作者 步扬 陈高庭 方祖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本文从理论上计算了长腔 DFB-LD中基于非简并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效率 ,由耦合波方程的数值解 ,得出波长转换效率与腔长、泵浦光功率、增益系数、DFB-L D谐振光与注入光的频率失谐量等的关系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通过提高泵浦光功率。
关键词 DFB 半导体激光器 非简并四波混频 波长转换效率 耦合波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受激拉曼散射全光波长转换研究(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巩稼民 孟令贺 +2 位作者 杨萌 郭涛 郭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基于光纤中前向瞬态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分析理论,利用光子晶体的高非线性特性,对光子晶体光纤拉曼波长转换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建立了全光波长转换设计方案的理论模型,给出了设计原理框图及实现方法。用OptiSystem对四路探测光进行波长转换... 基于光纤中前向瞬态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分析理论,利用光子晶体的高非线性特性,对光子晶体光纤拉曼波长转换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建立了全光波长转换设计方案的理论模型,给出了设计原理框图及实现方法。用OptiSystem对四路探测光进行波长转换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同时对四路探测光实现波长转换,转换输出的信号光码型和输入泵浦信号光码型一致,并且所得到的眼图线迹清晰,"眼睛"张开度良好。论证了该设计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受激拉曼散射效应 全光波长转换 高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智能光网络波长转换器配置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建勇 沈建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路由与波长分配(RWA)是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受到波长一致性约束(WCC),RWA算法中需要引入波长转换器以解决波长冲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光网络动态RWA机制,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链路空闲率作为约束条件,... 路由与波长分配(RWA)是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受到波长一致性约束(WCC),RWA算法中需要引入波长转换器以解决波长冲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光网络动态RWA机制,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链路空闲率作为约束条件,分析并讨论了基于改进算法的波长转换器配置策略。针对规则MESH网络与NSFNET网络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ijkstra+首次命中算法相比,在相同网络负荷情况下,改进算法的网络阻塞率与通道利用率性能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光网络 路由波长分配 波长转换 蚁群算法 波长转换器配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波长转换受限WDM网络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诗源 刘贤德 金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0-1142,共3页
本文基于分层图模型,提出了在节点波长转换范围受限和波长转换器数目受限情况下,解决WDM网络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的一种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本算法的性能以及这两种波长转换受限情况对网络阻塞率的影响.
关键词 波分复用网 波长转换 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 分层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端SOA波长转换器的消光比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建绩 张新亮 +2 位作者 王颖 刘德明 黄德修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一种基于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型 (XGM)全光波长转换器结构建立了动态理论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抽运光功率、探测光功率、剩余反射率、转换波长转换间隔、注入电流对转换后探测光的输出消光比的影响。结果表... 对一种基于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型 (XGM)全光波长转换器结构建立了动态理论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抽运光功率、探测光功率、剩余反射率、转换波长转换间隔、注入电流对转换后探测光的输出消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端SOA实现波长转换比普通SOA实现波长转换将获得更好的输出消光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全光波长转换 消光比 交叉增益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离效应对级联和频与差频波长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传红 孙军强 +2 位作者 管爱红 朱广耀 李彦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71,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双脉冲泵浦情况下的级联和频与差频的二阶非线性效应,探讨了走离效应对波长转换的影响。由于不同波段的光脉冲之间的群速度失配导致光脉冲之间的走离,使和频光脉冲随波导长度不断产生并展宽,结果表明在...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双脉冲泵浦情况下的级联和频与差频的二阶非线性效应,探讨了走离效应对波长转换的影响。由于不同波段的光脉冲之间的群速度失配导致光脉冲之间的走离,使和频光脉冲随波导长度不断产生并展宽,结果表明在走离效应的影响下和频光脉冲移出非线性效应作用区带走能量,作用区的能量平衡关系被破坏;差频转换效率受到和频转换效率较低的遗传而下降;同时转换脉冲波形受到和频脉冲展宽的影响而发生了畸变。研究还表明,双泵浦波长同时变动时泵浦带宽很宽,而单一泵浦波长变动时泵浦带宽很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转换 和频效应 差频效应 走离效应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端耦合SOA的波长转换器啁啾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董建绩 张新亮 黄德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5-2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的交叉增益调制型 (XGM)全光波长转换器结构,并针对这种结构建立了动态理论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输出消光比、输入消光比对转换后信号啁啾的影响 结果表明利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的交叉增益调制型 (XGM)全光波长转换器结构,并针对这种结构建立了动态理论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输出消光比、输入消光比对转换后信号啁啾的影响 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结构的波长转换器实现波长转换,在提高输出消光比的同时也降低了转换光的啁啾,较传统的波长转换器是一种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全光波长转换 啁啾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波长转换的OBS竞争解决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毅 潘浩 范戈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0,共4页
对下一代光互联干线网最有前景的交换方式,光突发交换的现状及未来商用化的挑战进行了简单介绍,针对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网络分析和建模,并从全网预先的资源规划方面,提出了竞争解决方案的初步设想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光突发交换 波长转换 波长连续性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散位移光纤中交叉相位调制的波长转换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祖兴 叶志清 +1 位作者 桑明煌 聂义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7-589,共3页
为了研究全光波长转换的实现方法,采用色散位移光纤中脉冲光和连续波间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使得连续波产生频移和展宽,然后利用光纤光栅滤波,得到了重复频率为57.97MHz、脉冲宽度为2ns的转换脉冲,这与抽运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基本相... 为了研究全光波长转换的实现方法,采用色散位移光纤中脉冲光和连续波间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使得连续波产生频移和展宽,然后利用光纤光栅滤波,得到了重复频率为57.97MHz、脉冲宽度为2ns的转换脉冲,这与抽运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基本相同,而且连续波可调范围是1537nm^1560nm。结果表明,基于色散位移光纤中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波长转换具有较宽的波长转换范围和较快的转换速度,是一种简单、高效和通用的波长转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波长转换 交叉相位调制 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转换受限条件下的最优组播波长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浩 张奭 +1 位作者 刘增基 张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6-860,共5页
扩展了静态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引入了范围受限的波长转换器,改进了优化目标,新的优化目标为整个组播连接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最少,同时保证源节点到每个组播成员的路径上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均小于指定值.利用动态规划,在两种连... 扩展了静态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引入了范围受限的波长转换器,改进了优化目标,新的优化目标为整个组播连接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最少,同时保证源节点到每个组播成员的路径上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均小于指定值.利用动态规划,在两种连接建立策略下对问题进行了求解,所得解可用于衡量启发式组播波长分配算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网 范围受限波长转换 组播 波长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波长转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军强 张新亮 +2 位作者 陈娟 黄德修 易河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8-20,14,共4页
本文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转换作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波长转换效率与半导体光放大器特性参数以及注入泵浦光功率等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学模拟表明,波长转换效率受到泵浦光功率和饱和功率等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波长转换 四波混频 半导体光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波长转换中的噪声抑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亚斌 张汉一 +2 位作者 戴无惧 宗磊 郑小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6期20-23,41,共5页
利用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波长转换实验。静态转换后的波长可以在 6 0nm范围内连续调谐 ,并实现了 155Mb/s和 6 2 2Mb/s速率信号的动态波长转换。对激光器型波长转换器的噪声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由于输入和输出存在... 利用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波长转换实验。静态转换后的波长可以在 6 0nm范围内连续调谐 ,并实现了 155Mb/s和 6 2 2Mb/s速率信号的动态波长转换。对激光器型波长转换器的噪声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由于输入和输出存在阈值特性 ,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输入信号“1”上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噪声抑制 波长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bit/s交叉增益型全光波长转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新亮 孙军强 +5 位作者 徐文超 李猛 刘德明 黄德修 龚威 易河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对交叉增益型波长转换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现了速率为 2 .5Gbit/s的 1549.8nm到 1562 .6nm波长上转换。比较了不同调制格式、不同泵浦功率条件下的转换输出功率、消光比和噪声特性 。
关键词 全光波长转换 交叉增益调制 半导体光放大器 平均泵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