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秒激光电离分子团簇产生高离化离子的激光波长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冬梅 李海洋 +1 位作者 罗晓琳 肖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4-858,共5页
利用脉冲分子束-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在10^9~10^12W·cm^-2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考察了Nd:YAG激光器输出的1064,532,266nm波长的激光与苯、氨、硫化氢等团簇的相互作用。发现1064nm的激光可以电离分子束产生高离化态的C^... 利用脉冲分子束-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在10^9~10^12W·cm^-2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考察了Nd:YAG激光器输出的1064,532,266nm波长的激光与苯、氨、硫化氢等团簇的相互作用。发现1064nm的激光可以电离分子束产生高离化态的C^4+,N^5+,S^6+等离子;波长为532nm的激光则电离产生价态较低的C^3+,C^2+,N^3+,N^2+,S^4+.S^3+以及S^2+等离子;在266nm波长条件下进行实验,没有产生任何高价离子。提出了一个“多光子电离引发-逆轫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模型来解释高价离子的产生。激光场下电子在团簇内部的逆轫致加热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电子被加热的速度正比于激光波长的平方。这可以解释为何长波长的激光有利于更高价态离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离子 激光电离 团簇 波长效应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强激光中乙腈团簇增强的高价电离及其波长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士勇 肖雪 李海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YAG1064nm和532nm激光,在10^10~10^11W·cm^-1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乙腈分子柬激光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均发现高价态的原子离子,N^q+(q=1~5)和C^q+(q=1~4),但两种激光场中的高价离子规律明...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YAG1064nm和532nm激光,在10^10~10^11W·cm^-1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乙腈分子柬激光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均发现高价态的原子离子,N^q+(q=1~5)和C^q+(q=1~4),但两种激光场中的高价离子规律明显不同。实验结果表明,高价离子可能来源于乙腈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提出一个多光子电离引发,逆韧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模型来解释高价离子的产生。在这个模型中,波长越长越有利于电子能量的逆韧致吸收,导致高价电离与波长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腈团簇 高价离子 多光子电离 库仑爆炸 波长效应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光热光谱中波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3
作者 李斌成 邓延倬 程介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14,25,共5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脉冲光热光谱中波长效应。讨论了波长调谐对脉冲光热光谱信号的峰值和时间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波长效应 脉冲光热光谱 波长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光场下原子团簇产生高离化Kr离子的激光波长效应
4
作者 罗晓琳 王峰 +4 位作者 薛模根 韩裕生 葛传文 张瑾 赵瑞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2-766,共5页
利用不同波长和光强的纳秒激光,对Kr原子团簇进行了激光电离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观察到Kr高价离子价态显著地依赖于激光波长,当分别用波长为1064,532,355和266nm的激光照射Kr原子团簇时,可分辨的离子最高价态分别为+17,+11,+4和+2价;然... 利用不同波长和光强的纳秒激光,对Kr原子团簇进行了激光电离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观察到Kr高价离子价态显著地依赖于激光波长,当分别用波长为1064,532,355和266nm的激光照射Kr原子团簇时,可分辨的离子最高价态分别为+17,+11,+4和+2价;然而离子价态与激光功率密度的依赖关系并不明显。实验结果支持"多光子电离-逆轫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三步电离模型,表明电子碰撞电离是高价离子产生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原子团簇 库仑爆炸 高价离子 波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强激光中乙腈团簇增强的高价电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士勇 肖雪 李海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18-2223,共6页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YAG1064nm的激光,在1010~1011W·cm-2的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乙腈分子束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利用氦气作为载气,乙腈分子束采用扩散和脉冲两种方式进样,当扩散束进样时,乙腈分子的谱峰可用...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YAG1064nm的激光,在1010~1011W·cm-2的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乙腈分子束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利用氦气作为载气,乙腈分子束采用扩散和脉冲两种方式进样,当扩散束进样时,乙腈分子的谱峰可用多光子电离来解释,而当脉冲分子束进样时,实验中产生了外层价电子高剥离的Nq+(q=2~5)和Cq+(q=1~4)信号谱。实验中同时发现,激光波长增大时,高价离子的谱强度也趋向于增大。激光延迟及谱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高价离子可能来源于乙腈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提出一个多光子电离引发,逆韧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模型来解释高价离子的产生,对高价离子伴随的波长效应也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乙腈团簇 库仑爆炸 高价离子 波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型式对40 m简支梁磁浮车致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珍 胡启凯 +1 位作者 王渝文 王党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型式的40 m简支梁在中低速磁浮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影响机理,基于40 m简支梁梁轨一体方案和梁上梁方案两种型式,考虑PID主动悬浮控制,采用模态综合理论,建立精细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简支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并基于... 为研究不同型式的40 m简支梁在中低速磁浮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影响机理,基于40 m简支梁梁轨一体方案和梁上梁方案两种型式,考虑PID主动悬浮控制,采用模态综合理论,建立精细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简支梁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并基于长沙磁浮试验进行可靠性验证。对两种型式的40 m简支梁在低速磁浮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及对比,探讨不同桥梁型式对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梁上梁方案,梁轨一体方案的竖向动挠度更大、加速度更小,车体竖向位移更大、加速度相近,梁上梁方案更优;桥梁型式对主动悬浮控制系统的影响较微弱;梁上梁方案中简支梁存在丰富的高频局部振动模态,会增大桥梁变形和桥梁、车体的振动优势频率;桥梁型式的不同会通过波长效应、局部振动等影响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的耦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简支梁 波长效应 局部振动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